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子張原文及賞析

論語子張原文及賞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5:46:52

子張,即颛孫師(前503-),字子張,孔門弟子之一。春秋末陳國陽城(今河南登封)人。出身微賤,且犯過罪行,經孔子教育成為"顯士"。雖學幹祿,未嘗從政,以教授終。孔子死後,受到曾子,顔路的排擠。被迫離開魯國,獨立招收弟子,宣揚儒家學說,是"子張之儒"的創始人。子張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聽聞子張死訊,曾子穿齊之衰服譏之,幸樂之情溢于言表也。

論語子張原文及賞析(論語中的子張)1

1、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阙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阙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2、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與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3、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愠色。

4、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迹,亦不入于室。”

5、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谮,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谮,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6、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以祗以異。”

7、子張 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8、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9、子張曰:“書雲: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于冢宰,三年。”

10、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雖州裡行乎哉?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11、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12、 子張問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3、子張曰:“士見危緻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14、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5、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16、子張問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得仁,又焉貪?君子無衆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

17、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18、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19、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諺。(圖片來源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