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盧溝橋紀錄片?“嗚——”一聲火車鳴笛穿透八達嶺山谷,列車由“人”字形軌道開出,駛向西北1909年,第一條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幹線鐵路京張鐵路建成,青龍橋車站在這守護了113年,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勿忘盧溝橋紀錄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嗚——”一聲火車鳴笛穿透八達嶺山谷,列車由“人”字形軌道開出,駛向西北。1909年,第一條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幹線鐵路京張鐵路建成,青龍橋車站在這守護了113年。
8月下旬北京出現強降雨,部分地區發布滑坡等地質災害預警,原本已經可以退休回家的楊存信一直住在站裡。“有預警時必須守着”,已經成了他的條件反射。
屬于楊家父子和青龍橋的故事,可以随着時間追溯。71年前,父親楊寶華調來青龍橋站工作;60年前,楊存信在距離青龍橋站不到300米的小平房裡出生;31年前,接班父親,楊存信也成了這裡的站長。
事實上,不到20歲的楊存信初來站裡工作時也心有不甘,“從小在鐵路旁長大,難不成還要在這裡守一輩子?”沒想到,從扳道工、助理值班員、值班員、行車調度員到站長,竟一待就是41年。
曾經的京張鐵路是北京連通西北部的主要幹線,最多時一天要走64趟列車,青龍橋站裡,接發車、扳道岔、打旗語、售票、辦理行包業務……忙得一刻不停。
父親交班前曾叮囑楊存信,“别怕吃苦”。他自小就對鐵路工作有認知:天黑了要去挂煤油燈做信号、天亮了再摘下,有時還要徒步30裡到延慶縣城買煤油續火;即便家就在站台外兩三百米,父親也常常因工作忙碌而無暇回家吃飯。“從事了這份工作,你就沒有不好好做的理由。”楊存信這樣告誡自己。
保證行車安全是第一使命,楊存信從不敢怠慢。31年的站長任期裡,責任區域内未發生一起嚴重安全問題,雨季來臨時整月住在站裡也是常有的事。“31年都堅持下來了,不能在最後幾天裡松了神。”楊存信表情嚴肅地說。
他坦言,年輕時自己并不是個好脾氣的孩子,“現在脾氣也不是太好”,但工作後尤其做站長之後,自控能力變強了。“我們工作特殊,規章制度時時刻刻需要有人落實保障,管理方面也總有得罪人的地方。”但楊存信總是盡心盡力去做,“還好沒給老一輩人丢臉。”
2008年8月,京張鐵路旅遊專線——北京市郊鐵路S2線開通,青龍橋站停止辦理客運業務。這個曾經忙碌的站點,轉變為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車站每天僅進出8趟列車,隻在這裡完成變道。變道任務也早已改為電動遠程控制,無需扳道工。
随着業務縮減,站内工作人員減少。孤獨,是這個深山小站裡的常态。楊存信說,自己是個沒什麼嗜好的人,旅遊、打牌、釣魚……這些同齡人的喜好,他常常提不起興趣。天光漸暗時,山間蟲鳴就愈發響亮起來。同時值班的隻有兩人,到崗前先買好菜,在這裡“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度過一個又一個漫漫長夜。
京張鐵路的設計者詹天佑的銅像就立在站旁。從小就看着銅像的楊存信在工作十多年後,逐漸認識到青龍橋站和京張鐵路的重要價值。他開始翻閱資料、請教專家、研究站史、收集與青龍橋站有關的老物件,并在首都博物館的支持下完成了站房的修繕複原。
2019年12月30日,就在這座百年老站地下4米的深處,一輛時速350千米的列車疾馳而過。中國第一條智能化高鐵——京張高鐵開通了,在北鬥導航系統的加持下,列車可實現自動駕駛。
一百多年前,在八達嶺的崇山峻嶺間,萬裡長城和京張鐵路的交會,完成了一次中國曆史文化與西方工業文明的融合;如今,智能京張高鐵與百年京張鐵路在這裡進行着又一場跨時空的相交。仍在運行的青龍橋站,像一座活的博物館,保存和記錄着中國鐵路的發展曆程。
駛入青龍橋站的車次越來越少,楊存信深知,“車站的曆史價值已經遠遠大于它的使用價值”。但他還是希望青龍橋站能夠繼續運行,“哪怕一天隻走一趟,它也是活的。”
“我這一生當中也許幹不成一件大事,但我會滿懷熱情做好每一件小事。”對于退休生活,楊存信充滿期待,“終于可以松下這口氣了,接下來希望用自己對青龍橋的感情和認知,把這裡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這座山間小站一直‘活’下去。”
新京報記者 馬瑾倩 李欣侗 趙亞楠 王方傑 周博華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劉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