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上杭連續五年經濟十強縣

上杭連續五年經濟十強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7 11:15:35

上杭連續五年經濟十強縣(五張面孔看共富)1

《福建日報》2023年2月16日第01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放眼全國縣域經濟競速賽道,不少城市因資源而興,亦因資源而衰。如何扭住“高質量發展”這一關鍵,居安思危培育、塑造新的發展動力?近日,記者走進老區上杭一探究竟。

從縣城城郊一路向北,記者驅車連續采訪了上杭三大工業園區:金銅新材料産業園、白砂新材料科創谷、蛟洋省級化工園。從地圖上看,三大園區從上杭西南縱貫上杭西北,三點成線,串起當地産業發展鍊條。

在這條工業走廊上,锂電新材料、半導體新材料、儲能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崛起,撐起了上杭的産業“脊梁”和未來。

開辟新賽道

資源衰竭期仍實現經濟“加速跑”

新春伊始,科創谷内建設正酣。剛投産不久的紫金锂元一期項目,春節期間全力保障安全環保,生産線保持平穩運行。

上杭連續五年經濟十強縣(五張面孔看共富)2

紫金銅業一角。福建日報記者 嚴順龍

“紫金锂元是省重點項目,去年4月份開工、12月投産,達産後年産2萬噸正極材料,産值30億元,創造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産的上杭速度,全部建成後規模可達10萬噸,産值超150億元。”科創谷籌建辦副主任陳冬華自豪地說。

記者了解到,一期規劃3000畝的科創谷已“無地可用”,用當地幹部的話說就是“剛開張就沒地了,項目都談好了”。

科創谷為何搶手?“我們堅持社會化建設模式,由縣屬國企興杭國投的全資子公司開發建設,後期引入專業團隊共同運營,并設立總規模5億元的新材料産業基金,推動資本人才産業深度融合。”陳冬華說,預計5至10年,科創谷将打造锂電、半導體等産值超500億元的産業鍊條,“未來上杭的新動能在科創谷”。

“金礦基本采完了,現在以采銅礦為主。”紫金山常務副礦長王培武介紹,雖然紫金山面臨資源衰竭問題,但是上杭經濟增速連續五年排名龍岩第一。

在資源衰竭期能夠實現經濟“加速跑”,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這與上杭縣居安思危,前瞻性布局以锂電池材料、半導體材料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産業,全力開辟新賽道,密不可分。

早在5年前,上杭就前瞻性布局新材料領域,吉利、巴斯夫、甯德時代、傳化、貴州磷化等一批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産業項目陸續聚集,推動上杭經濟華麗轉身,2022年新材料産業實現産值243億元,近3年年均增速超過50%,成為發展主要引擎。

锂電新材料、半導體新材料、循環産業正紅紅火火,近兩年上杭縣又悄然開始布局儲能産業,謀求搶占産業發展制高點。

記者在科創谷看到,備受關注的龍淨儲能項目也在做開工的最後沖刺。“以紫金锂元磷酸鐵锂正極材料項目為牽引,白砂新材料科創谷孵化了龍淨儲能等一批重點項目,着力打造上杭經濟新引擎。”陳冬華說。

循環低碳,推進産業綠色轉型,是上杭跑出的另一條新賽道。

蛟洋工業區管委會一樓大廳的電子屏幕上,産業鍊“樹狀圖”清晰可見。管委會副主任陳星炜詳細介紹了園區如何“循環”起來,打造出3條産業鍊:一是依托年産40萬噸陰極銅、20噸黃金和400噸白銀等資源,發展銅及貴金屬加工産業鍊;二是依托年産100萬噸硫酸資源,引入貴州甕福集團磷精礦和周邊螢石礦資源,發展锂電新材料和半導體新材料産業鍊;三是依托紫金銅業年産60萬噸含鐵尾渣、1萬噸固體危廢和甕福紫金150萬噸磷石膏等資源,發展新型建築材料和有價物質回收産業。

上杭連續五年經濟十強縣(五張面孔看共富)3

上杭縣紫金銅業陰極銅生産線,技術人員正在檢查出産的陰極銅闆。福建日報記者 王毅/攝

“這些相互關聯的産業,形成了緊密相連、環環相扣的循環經濟産業鍊。”陳星炜表示,目前園區企業上下協作,滿負荷運行,資源利用上實現了“吃幹榨盡”、變廢為寶。蛟洋工業區的“循環”實踐,也為其赢得了省級循環經濟園區、省第二批綠色園區的榮譽稱号,成為我省循環經濟園區發展的标杆。

在上杭縣采訪,一種“全力以赴、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撲面而來:有招商任務的幹部人手一冊招商圖譜,對全縣每個産業“現在有什麼、下遊能做什麼、未來能發展什麼”做到心中有數,精準謀劃強鍊、延鍊、補鍊,不斷開辟新的賽道。

塑造新優勢

以人才和創新為重要戰略支撐

上杭地處閩西南山區,區位條件并不占優。那麼,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何而來?

“資源型地區因資源而興,往往也因資源而衰,擺脫資源依賴,走上創新驅動發展之路才是上杭的根本出路。”對此,上杭縣委書記王波十分清醒。

走進蛟洋工業區内的德爾科技全資子公司天甫電子材料有限公司,隻見一罐罐含氟電子氣體、濕電子化學品整箱待發。“含氟電子氣體和濕電子化學品都是半導體芯片的前端材料,純度分别達到99.9999%和99.9999999999%,成功解決芯片制造中刻蝕、清洗環節的卡脖子問題。”德爾科技董事會秘書、董事長助理林德榮自豪地表示。

上杭連續五年經濟十強縣(五張面孔看共富)4

福建德爾科技。福建日報記者 嚴順龍

從2007年開始,德爾科技先後精準引進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台灣(巴斯夫、杜邦)、浙江大學等6個人才團隊,成功研發、生産出電子化學品領域13個關鍵卡脖子材料,以颠覆性技術創新填補國内半導體關鍵材料領域空白。目前,集團已完成B輪融資,估值175億元。

德爾科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是上杭企業重視人才、重視創新的一個縮影。2022年3月,在科技部首屆全國颠覆性技術創新大賽中,德爾科技獲總決賽最高獎,是我省唯一獲獎企業;今年2月下旬即将在杭州舉行的第二屆全國颠覆性技術創新大賽總決賽上,來自上杭的晶旭半導體成為入圍全國總決賽的我省兩家企業之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上杭縣縣長羅劍表示,縣财政将繼續每年投入5000萬元用于支持企業技術攻關和平台建設,建設一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平台,持續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同時,緊盯行業風口,用好5億元的新材料産業基金,發揮縣屬國企擁有1300萬噸碳酸锂資源效益,赢得發展“先手棋”“主動權”。

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上杭産業發展已來到了山腰,如何勇攀高峰、搶占山頂?羅劍表示,上杭将圍繞産業鍊布局創新鍊,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延伸拓展金銅産業,發展壯大新材料産業,圍繞下一代半導體、光刻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關鍵技術領域,加快布局一批重大産業項目,以創新資源集聚推動産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力争金銅産業産值突破2000億元、新材料産業産值突破1000億元。

上杭依托資源但不依賴資源,堅持主動轉型,大力發展制造業、新興産業,對紫金山金銅礦的财政依賴下降至6.5%,對紫金礦業集團的财政依賴也已從十年前的80%左右,下降到如今的40%左右。

“2012年到2021年,上杭縣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速達到10.3%,位列全省縣域第一,是我省縣域經濟中位次提升最多的縣份。”當地幹部群衆自豪地說道。

上杭連續五年經濟十強縣(五張面孔看共富)5

德爾科技電解車間。福建日報記者 嚴順龍

催生大“裂變”

優勢産業與新興領域齊頭并進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要鞏固優勢産業領先地位,構建一批新的增長引擎。上杭因國企而興,也深知國有資本、優勢産業在過去和未來發展中的重要性。

上杭的特色資源,是紫金山金銅礦。上層是金礦、下層是銅礦,紫金山也被形象地稱為“銅娃娃戴着金帽子”,是當地人的緻富“金娃娃”。

30年來,上杭縣緊抓這一特色資源,以紫金山為龍頭,大力發展礦産冶金産業,不斷延伸産業鍊條,打造出從資源開發到冶煉産品、精深加工,再向終端應用産品衍生的、較為完整的千億級金銅産業集群。數據顯示,金銅産業産值從2005年的18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1316.7億元、增長73倍、年均增長28.7%,産值億元以上企業27家、納稅24.9億元,成為全省千億産業集群和閩西三大主導産業之一。

如何鞏固優勢産業?

上杭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每季度聽取一次紫金礦業工作專題彙報,研究解決重大事項,已成為工作慣例。而作為紫金礦業的大股東,上杭縣充分授權,主要把方向、管幹部、守底線,不直接參與企業經營,不代替企業做事務性決策。

上杭縣鼓勵紫金礦業在積極實施“走出去”的同時,加大本土投資,立足上杭産業基礎,發揮龍頭效應,參與“建鍊、延鍊、強鍊、補鍊”工程,進一步完善金銅、新材料的産業鍊條,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為縣域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春節假期剛結束,在上杭汀江大廈基金聚集區,閩西興杭國有資産投資經營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林聰就和團隊成員圍坐一起,謀劃推進新一年工作。自挂牌成立以來,基金集聚區已有26家私募股權公司進駐,資金規模達115.4億元,帶動一批優質企業落戶上杭。

“我們将持續加強在金銅和锂電、半導體等新材料産業的投資,放眼全國,把更多好項目引入上杭。”林聰介紹,未來公司将以打造産業資本投資平台為核心發展戰略,以産業直接投資和基金股權投資的雙輪驅動為抓手,不斷拓展和加強上杭核心産業、新興産業的廣度與深度。

上杭連續五年經濟十強縣(五張面孔看共富)6

晶旭半導體。福建日報記者 嚴順龍

在上杭“三點一線”工業走廊,紫金礦業、興杭國投等縣屬國有企業采用“建設—運營—管理”一體化模式,主導建設金銅新材料循環産業園、新材料科創谷,引來了一大批上下遊企業。

當年動工、當年投産的火熱場面,在上杭工業走廊上比比皆是。以用地為例,2021年上杭報批土地約6100畝,占龍岩全市一半;2022年報批6193畝,占龍岩全市48%,全省排名第四。

産業裂變,勇争上遊;老區不老,風華正茂。

在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年度榜單中,上杭縣連續7年沖進經濟實力“十強”縣(市),位列第七。去年,上杭首次入選全國縣域綜合競争力百強縣,全國97個原中央蘇區縣中唯一入選,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探索出産業高質量發展的上杭經驗。

“我們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全力支持紫金礦業和興杭國投等縣屬國企做大做強,以此引領和撬動民營企業發展,推動要素聚變,實現産業裂變。”王波表示,上杭将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紮實開展“深學争優、敢為争先、實幹争效”行動,努力在推動産業發展、加快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上先行示範,特别是把産業“蛋糕”做大做好,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全力打造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縣域樣闆。

點評 >>>

産業興 縣域興

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蔣淞卿

縣域作為我國公共治理和經濟發展的基本單元,具有相對自主性,是推進落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石。縣域經濟作為承接城市經濟和鄉村經濟的關鍵一環,是聯結彙聚各類要素的重要紐帶,而産業發展居于縣域經濟的核心地位,隻有打牢産業發展的根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才能成為有源之水、有根之樹。産業興、縣域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從國家級貧困縣到全國百強縣,上杭驚豔華麗蛻變的二十多年發展經驗告訴我們,縣一級經濟要在人才、技術、資金、交通等發展關鍵要素相對較弱的情況下,實現産業的有效、高速發展,有幾個方面需要重點把握:

一是突出發展特色。在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要實現發展,必須要突出特色,突出比較優勢,根據當地的發展禀賦和基礎,選準賽道,力争在細分領域實現突破。

二是堅定發展方向。在選好發展賽道的基礎上,要保持好發展的定力。産業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隻有保持好戰略定力,抛棄短期思維,久久為功,才能推動産業由小及大、由弱變強,成為帶動當地發展的主體和動力。

三是适時推動轉型。任何一個産業的發展都不是恒久不變的,如何在堅持産業選擇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技術創新的變革、産業發展趨勢的變動,及時地調整産業發展的模式、方向、動力,推動産業及時轉型升級,是保持産業發展活力的關鍵所在。特别是在數字經濟發展的浪潮中,在新一代科技革命加速變革的大背景下,要保持産業發展的長久生命力,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浪潮,帶動全産業鍊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提升,為産業打造新優勢。

根據民政部官網信息,截至2022年4月底,我國縣級行政區共2843個,其中縣級市394個、縣1301個,縣和縣級市的面積加起來占全國960萬平方公裡的90%,除市轄區外的縣級行政區有1866個。這些縣一級的行政單位在交通區位、發展階段、資源禀賦、人口基礎等衆多方面都千差萬别,從而也決定了在發展方向和模式選擇上必然是各有差異。但不管道路如何選,方向如何定,發展産業始終都是關鍵之要、固本之土。縣域經濟要發展,必須堅定堅守實體經濟,突出強化特色優勢,走具有當地特色的産業強縣的高質量道路,才能在激烈的競争中脫穎而出,譜寫中國式縣域現代化的新篇章。

來源:福建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