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當中,有個很美好的姓氏——郝,讀音為[hǎo],源自于商朝王族姓氏子姓。
稀有姓氏中,還真有“好”姓,不過讀音卻不讀[hǎo],而讀作[hào]。
好姓在古時候的讀音為[zǐ] ,和郝姓同源于子姓,後分出為一支獨立的姓氏。
最早見于史料記載的好姓第一人,是甲骨文蔔辭記錄的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
《通志》記載:“好氏,火報切(讀音[hào]),見《纂要》。”
好姓,今天多分布在山西大同、晉城、沁源、洪洞,甘肅臯蘭,江蘇金湖,河北安新、唐縣、安平,雲南盈江、保山,河南信陽,海南瓊山,京津一帶、台灣屏東等地。
《後漢書·種暠傳》中記載了一個叫好因的人,他曾擔任南陽郡吏。
中華姓氏無奇不有,有姓“好”的,也有姓“壞”的。
不過,壞姓還真的讀作[huài],同好姓一樣,也是罕見的稀有姓氏。
《新編千家姓》收錄了壞姓,但其源流不詳。
壞姓人口不足千人,排名在第三千四百九十一位,位列崋姓(和華姓不同)之後,喚姓之前。
順便再說一個和“壞”姓相類似的姓氏——“孬”姓。
“孬”姓同樣是稀有姓氏,讀音也真的為[nāo],也被收錄在《新編千家姓》之中,同樣也是源出不詳。
孬姓人口少于千人,分布于貴州省。
孬姓和啞、癬、騷、罪、屎、尿、廁、髒、冢等怪異姓氏加在一起僅有八千餘人。
這些姓氏大多源出不詳,但都屬于古老姓氏。
期待考古學家在不久的将來,能夠考證出這些姓氏的來源,讓我們能夠了解這些稀有姓氏獨特的姓氏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