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的盛放,離不開沃土的孕育和滋養。在鶴壁市淇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一場場理論宣講活動春風化雨,一個個課堂沁人心脾,一支支志願服務隊伍引領風尚……不斷讓文明向善之風浸潤人心,把“淇”心向善、“濱”彬有禮的願景照進現實。
陣地“建”起來,300餘個文明實踐場所提供精神文化服務。淇濱區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主抓手,承擔着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通過力量聚合、資源整合、渠道融合,着力打造成集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平台。
走進淇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大廳,寬敞整潔的環境讓人耳目一新。順着指示牌往裡走,市民教育室、理論宣講室、科普宣傳室、圖書閱覽室、法治宣傳室、心理咨詢室……各種各樣的功能服務區可為群衆提供全方位的精神文化服務。
為形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合力,淇濱區在鄉鎮、街道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村、社區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小區、廣場、商業街等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截至目前,淇濱區已構建起“1 10 130 N”的四級全覆蓋工作格局,建成了300餘個文明實踐陣地。“具體來說就是1個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0個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30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N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淇濱區社科聯副主席仇正莉說。
仇正莉介紹道,在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的過程中,淇濱區積極探索與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治理中心相嵌入,與道德講堂、文化活動場所等宣傳陣地相融合的共建共融模式,實現了文明實踐與基層黨建同向發力、融合共進。
服務“活”起來,文明實踐活動精準對接群衆需求。陣地有了,群衆休閑娛樂有了好去處。采訪時,在區文明實踐中心内,群衆在各個功能區内或練字、或健身、或讀書……處處一派其樂融融的場景。
除了文明實踐站的基本功能外,“我們堅持服務‘活’起來,群衆需求在哪兒,我們的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兒。”仇正莉說。
在區文明實踐中心大門口處,文明實踐活動的課程表上書法練習、戲曲大舞台、健康知識講座、防災減災公益課堂等豐富多樣的活動日日更新,滿足群衆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另外,淇濱區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推出一系列精彩紛呈的特色活動,讓文明之風撫潤人心,讓文明意識深入人心。
“社會科學普及周”期間,淇濱區開展了内容豐富、形式多樣、貼近群衆的系列社會科學普及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舉辦河南首屆全民閱讀大會鶴壁分會場開幕式,通過經典誦讀、好書推薦、主題演講、閱讀分享等系列活動,在全區掀起“愛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熱潮;中秋節假期舉辦“你來拍我來曬,曬中秋慶團圓”中秋文明實踐活動,國慶假期舉行“同吃國慶面、共築中國夢”活動,“喜迎二十大,詩歌頌祖國”詩歌朗誦快閃活動、“平安淇濱有我”微黨課活動……
一系列别樣的活動,不僅在全區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氣氛,還提升了群衆傳統文化素養。
隊伍“動”起來,6.9萬餘名志願者的服務融入百姓生活中。文明實踐效果好不好,關鍵看隊伍。如今,在淇濱區經常可以看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的身影,他們深入小區、走上街頭,為市民送上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細緻周到的服務。
黎陽路街道暖陽服務隊形成了87支、978人的隊伍,大家結合自身優勢、發揮專業特長,在轄區各個領域積極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如離退休老幹部、老教師等組成的“銀齡”暖陽服務隊,積極參與矛盾調解、疫情防控、環境整治等工作;
長江路街道水岸楓情小區的“暖心芳鄰”志願服務隊,聚焦老弱病殘寡等特殊群體,開展健康義診、打掃衛生、情感陪伴等服務,同時為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每月定期開展愛心義剪、戲曲演出等活動,促進小區居民幸福和諧生活;
泰山路街道福田社區的“街坊鄰居”志願服務隊,在疫情防控期間,每天深入到社區樓棟開展服務群衆、防疫篩查、治安巡邏、應急處置等工作,成了基層社會“微”治理的重要力量;
…… ……
目前,淇濱區網上注冊志願者已有6.9萬餘人、志願服務團體260多個,并且随着志願服務的愛心之花越開越大,越來越多的群衆被感染并參與進來。如今,滿城“志願紅”成了淇濱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也為這座城市帶來了陣陣文明新風。
淇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區長周伯魯表示,下一步,淇濱區将繼續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主陣地,創新形式,通過開展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聽一場微宣講、讀一次報告原文、體驗一次互動答題、學一次新黨章、開一場分享會、說一句心裡話等“七個一”活動,不斷擦亮“紅潤淇濱”宣講品牌,為淇濱區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提供道德支撐和精神力量!(圖片由丁小芳授權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