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
[宋]蘇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注釋
①選自《東坡樂府箋》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定風波,詞牌名。
②〔三月七日〕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這時蘇轼被貶居黃州(今湖北黃岡)。
③〔沙湖〕在黃州東南三十裡處。
④〔雨具先去〕有人帶雨具先走了。
⑤〔吟嘯〕高聲吟詠。
⑥〔芒鞋〕草鞋。
⑦〔料峭〕形容微寒。
⑧〔蕭瑟〕指風雨吹打樹木的聲音。
譯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隻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要害怕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披一蓑衣任憑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首來程風雨潇潇的情景,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賞析
詞人出遊遇雨,卻不慌不忙,在雨中吟詠長嘯,聆聽雨韻,思索人生。那“穿林打葉”的風雨,可以不去留意,把它們當作背景音樂;那料峭的春風,最多不過把酒吹醒,讓人感到微冷而已。胸懷坦蕩,可以包容天地,聽任自然。這樣,無論是風吹雨打,還是陽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人生何嘗不會“栉風沐雨”?
隻要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順境不驕,逆境不懼,就會少些煩惱,多些甯靜和快樂。作者以風趣幽默的筆調,寫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現了樂觀曠達的生活态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