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孩子的姓名在很大概率下,會一直陪伴着孩子直至死亡,成為他在這個世界上活過的證據之一。
所以,大部分父母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都希望能夠讓孩子擁有一個寓意美好、念起來朗朗上口的好名字,所以翻查字典、查閱詩集等等操作,都是為了能夠給孩子起一個好名字。
目前我國社會中,孩子出生後,大部分都是随父姓,在父親的姓氏之後,才是夫妻雙方共同決定的名字。
可是,随母姓的孩子也在逐步增多,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孩子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有一位寶媽就因為姓氏十分罕見,在生了孩子之後,獲得全家的一緻同意,要求孩子和母親姓。
這位寶媽叫做“第五怡”,她的姓氏是“第五”,名字是“怡”。
是不是很多人都沒有聽過這個姓氏呢?沒有聽過就對了,因為這個姓氏十分罕見,全國沒有多少這個姓氏的人,真的很稀罕。
在我國陝西的一個小村莊中,有4000多人都姓“第五”。村民稱“第五”是田齊王族之後,祖上曾經出過3個宰相,分别是“第五倫”、“第五琦”、“第五均”。
了解了兒媳婦的姓氏淵源之後,不僅是孩子的爸爸,孩子的爺爺奶奶都由衷地希望孩子能夠随母姓,今後能夠像“第五”氏族祖上的宰相一樣出人頭地。
雖然說随父姓是我國的傳統,但是随母姓也未嘗不可。
寶媽的丈夫一家人對于孩子的跟誰姓,并不十分重視,隻要孩子的名字好聽、寓意美好,對他們來說就夠了。
因為無論孩子跟誰姓,都沒有辦法影響孩子體内繼承的基因,無法影響親子之間的血脈聯系。
最後,一家人給孩子起名叫做“第五将”,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參軍,做一名保衛祖國的軍人,一名骁勇善戰的将士。
·寓意要深刻美好
相信每一對精心為孩子挑選名字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帶着寓意深刻美好的名字在這個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所以,為了能夠讓孩子擁有一個好名字,父母不妨多讀一讀古詩詞、多翻一翻字典,從中找到自己滿意的字作為孩子的名字。
不要随随便便就給孩子起名,否則等到孩子長大之後問“我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呀”,父母隻會尴尬地笑,然後轉移話題:“啊,今天天氣真好啊。”
·筆畫盡量不要太多
有很多孩子因為自己的名字比較複雜,書寫起來十分困難而對自己的名字充滿了厭惡。
所以,父母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不妨多考慮一下孩子的需求,取的名字筆畫盡量不要太多,不要讓孩子對自己的名字産生排斥感。
·不要有“諧音梗”
有很多父母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沒有考慮到“諧音梗”的問題,比如說之前很火的“杜子騰”就和“肚子疼”有諧音、“熊初墨”和很多的動畫片《熊出沒》有諧音。
這種諧音問題會讓孩子的名字在學校裡成為同學們調侃的對象,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和家裡的長輩重名
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父母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和家裡的長輩重名。
一是表示對于長輩的尊重,二是可以讓家裡人能夠很好地将孩子和長輩區分開來,不會出現叫一個名字兩人答應的尴尬情況。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擁有一個“信達雅”的名字,所以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請多多考慮。
擁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對孩子來說是一生的福氣。
————————————
圖|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