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還真是需要仔細了解。很多農民朋友都有相同觀點,就是鉀元素是肥料裡面最好的元素,最貴的成分,鉀含量越高,代表肥料越好。這種觀點當然是不科學的,氮磷鉀合理配比使用,才能為作物提供更好營養。這個問題我們改天單獨講,今天我們先來看看,肥料種的鉀元素到底有哪幾種?他們是一樣的麼?他們各自有何特點?不同作物應該如何選擇。
肥料界鉀元素有四大“鉀族”,他們分别是硝酸鉀、硫酸鉀、磷酸二氫鉀、氯化鉀。我們常見的肥料,都是以這四種化合物為鉀元素的來源。這幾種鉀肥來源,各有不同。
硝酸鉀:
硫酸鉀:
含鉀理論上54%,一般是50%;是化學中性、生理酸性肥料,具有很好的水溶性,但長期使用,會加重土壤酸化,适用于葡萄着色後期至果實成熟期,促進果實上粉着色,增加果實甜度。
施用硫酸鉀在不同土壤中的反應和應注意的事項:
(1)在酸性土壤中,多餘的硫酸根會使土壤酸性加重,甚至加劇土壤中活性鋁、鐵對作物的毒害。在淹水條件下,過多的硫酸根會被還原生成硫化氫,使到根受害變黑。
所以,長期使用硫酸鉀要與農家肥、堿性磷肥和石灰配合,降低酸性,在實踐中還應結合排水曬田措施,改善通氣。
(2)在石灰性土壤中,硫酸根與土壤中鈣離子生成不易溶解的硫酸鈣。
(3)在忌氯作物上重點使用,如煙草、茶樹、葡萄、甘蔗、甜菜、西瓜、薯類等增施硫酸鉀不但産量提高,還能改善品質。硫酸鉀價格比氯化鉀貴,貨源少,應重點用在對氯敏感及喜硫喜鉀的經濟作物上,效益會更好。
(4)硫酸鉀不宜與含鈣豐富的肥料混合施用。
氯化鉀:
氯化鉀【KCl,含K2O60.0%(K,50.0%)】因其含鉀量高,資源豐富,加工較為簡便,價格較低,在鉀肥中居于主要地位。
(1)不要在煙草、甜菜、甘蔗等對氯敏感的作物上施用。
(2)适宜作基肥、追肥,但不宜作種肥。因為氯化鉀肥料中的氯離子會影響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作基肥時要在播種前的10到15天,結合耕地将氯化鉀施入土壤中。作追肥時,最好在苗長大後再追施。
(3)掌握用量。一般畝施用量控制在7.5-10公斤。對于保肥、保水能力差的砂性土,要少量多次施用。基肥畝用量8~10公斤,追肥畝用量5~7公斤,适用範圍較硫酸鉀小。
特别注意,不要在對氯敏感作物西瓜、葡萄、薯類等作物上施用,以免産生“氯害”。
氯化鉀中含氯45%-47%,連續大量施用,會影響一些經濟作物的産品質量,如會降低葡萄和瓜果中的含糖量,降低煙草的燃燒性,增加薯類的水分含量等。
(4)不管是作基肥還是用作追肥,要及早施用,以利于通過雨水或利用灌溉水,将氯離子淋洗至土壤下層,清除或減輕氯離子對作物的危害。
(5)與氮肥、磷肥配合施用肥效會更好。
(6)透水性差的鹽堿地不宜施用氯化鉀,因為會增加對土壤的鹽害。
(7)砂性土壤施用氯化鉀時要配合施用有機肥。
(8)酸性土壤一般不宜施用氯化鉀,如要施用,可配合施用石灰和有機肥。
工業級磷酸二氫鉀
磷酸二氫鉀:
含磷(P2O5)52%,含鉀(K2O)約34%,是化學中性,生理中性肥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磷酸二氫鉀有分農業級,工業級和食品級。在農業應用上,工業級比農業級效果要好一點。
一般在開花前後,可用于促進根系萌發和花芽分化,為開花坐果提供能量;着色期使用可以促進上粉着色、增加果實甜度;果實采摘後使用可以促進枝條老熟,提高果實木質化程度。
因為磷酸二氫鉀含磷含鉀都比較高,很多農戶選擇直接用磷酸二氫鉀做沖施肥,相對經濟實惠,效果也比較好。
在肥料包裝上要特别注意,不管生産肥料的鉀源是硝酸鉀,硫酸鉀,氯化鉀還是磷酸二氫鉀,複合肥标識都必須為K2O含量,也就是氧化鉀含量。比如下圖是農戶說效果特别好的水溶肥:
背面标準标注了氮磷鉀含量
而有的不法産品,往往利用農民認為鉀含量越高越好的心理,違法标記鉀元素含量方式,比如下面這個産品,用FAK來代替K2O,标注肥料鉀元素含量,這是法律不允許的,肥料中也沒有所謂的FAK這種鉀元素。這樣的産品,農民朋友要格外警惕。凡是不直接标注氧化鉀K2O含量的複合肥和大量元素水溶肥,都盡量不要購買。
點擊“了解更多”,在線咨詢農技專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