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學而優則仕,華夏古代的飽學之士們,經過了十年寒窗後,大多想要博取一份功名。唐朝時,取士科考的科目衆多,除了那些比較特殊、用來選取專門人才的科目之外,最主要的當屬明經與進士兩科。相較于需對儒家經典精熟的明經科,考察經史、策論等類基礎功底、對詩文水準有一定要求的進士科則更為人所熟知,成為最廣泛的取士通道。無數熬過竊光之苦的文人墨客,紛紛走向了考場,在這裡完成了人生當中的龍門一躍。
那麼,是否隻有科考這一種形式取士呢?答案是否定的。早在曹魏時期,就有過九品官人法這樣的薦舉遴選制度。然而這個按照世家門第品評人物的選才制度最終也導緻了世家獨據,可以說是有着相當大的弊端。唐朝時期,雖然九品官人法早已被廢止,但依然存在官員舉薦入朝為官的途徑。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39歲的著名詩人孟浩然赴京應試不中,卻意外結交了王維,兩人私交甚笃。某次孟浩然被王維邀至内署,怎料玄宗突然到來,孟浩然驚懼回避。王維順勢将這好友舉薦給玄宗,于是玄宗命孟浩然出來相見。孟浩然得見玄宗,開始吟誦自己的得意作品。
一、《歲暮歸南山》賞析
北阙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白話意譯:
不打算再上書給朝廷說自己的想法,返程回到終南山下我那破落的茅廬之中。想來自己應該是沒什麼才能,被明主棄而不用,如今年歲漸增多有病痛,來往的親朋故友也漸漸稀少。白發日益增多,似在催我衰老,眼看已經到了歲暮之時,又将是新的一年。我心中愁緒萬千,緻使夜不能寐,松樹與月影投射在窗前,外面是虛空一片。
可以說孟浩然初次寫下這首詩時心情是非常複雜的。首聯自表将不再追求仕途,安心回鄉隐居;颔聯陳述隐居的原因,委婉的表達自己懷才不遇,又用多病之後親友皆疏來暗示無人大力引薦自己。頸聯歎息歲月催人老,自己年近四旬,宦途渺茫,回首才發現時光匆匆過,“ 催 ”跟“ 逼 ”二字,将雖心有不甘卻無可奈何的情緒表達得恰如其分。尾聯直言心緒難平夜不能寐,末句借窗外影影綽綽的松樹與月光,表達自己怅然若失的心境,意境極佳,頗有萬物皆虛妄之意。
以現代的角度看來,這首詩是孟浩然的歸隐之作,但在當時,年近40的孟浩然應試不第,心灰意冷,頗為失意。又有感于自己懷才不遇,心緒激憤,才有這樣怨怼的作品。而真等到面見了皇帝,孟浩然吟誦這首詩的想法或許是直觸龍顔以博玄宗君恩,畢竟從某一種意義上講,君主願意接納直言的臣屬,是開明的表現之一。誰成想弄巧成拙,吟至“不才明主棄”一句,玄宗聽出了孟浩然的幽怨與不甘,言中似有玄宗無識人之明的語意,因此大為不悅,直言你自己并沒有求仕,而我也沒有棄你不用,怎麼要誣賴我呢?于是将孟浩然放歸襄陽。
詩中雖然直言“北阙休上書“,内裡其實隐隐有從來不曾忘卻社稷的含義在裡面,頗有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意思。那麼回到南山敝廬自然是非我所願,其實還是有進取之意的。然而詩中自怨自哀的語意終是觸怒了玄宗,其實獻賦求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又何苦非要用這樣充滿幽怨之意的作品呢?玄宗本人對孟浩然是頗為賞識的,早前也聽說過他,在孟浩然這次不愉快谒見的最後,玄宗自己也郁悶道:”何不雲:氣蒸雲夢澤,波動嶽陽城?“
二、《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賞析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時至八月,湖水已經漲至與岸齊平,水面迷迷蒙蒙,似乎與天空連成了一片,兩者渾然一體。雲夢澤上彌漫着一片白茫茫的水氣,水勢之大似乎能将嶽陽城都撼動。想要渡過洞庭湖卻苦于沒有渡船無法成行,就像自己閑居至今沒有出仕愧對于當今天子的聖明。可惜隻能坐着欣賞垂釣之人的喜樂,空有一片羨魚之情。
這首詩可以說是孟浩然的代表作。張丞相就是張說,唐朝開元年間名相,孟浩然早年漫遊求仕期間,曾遊洞庭湖,登嶽陽樓,寫下這首詩作呈獻給張說,以求進身之機。詩作前四句寫景,首句點明時節,正值八月湖水泛濫洶湧,肆意漫漲已經與岸齊平。極目遠眺之下,壯闊的湖面似與天空相連,空中的雲投映到水中,兩者渾然一體,非常好看。湖面上水氣蒸騰彌漫,煙籠霧罩,水勢洶湧之時仿佛能撼動嶽陽城。一個”蒸“字将一方水土的生氣展現的淋漓盡緻,”撼“字則将水動态的激蕩之勢描摹的栩栩如生,極具藝術表現力。
後四句進入主題,畢竟是投獻幹谒之作,詩人将主題帶回到求仕之上。”欲濟無舟楫“極為巧妙地将”渡“的主題與洞庭湖景色相連——我想要渡過煙波浩渺的洞庭湖,卻苦于沒有船隻與船槳,就像我如今閑居實在愧對當今天子的聖明,卻無奈無人引薦一般。無法渡過湖去,隻能看着早已在此釣魚的人。垂釣者暗指張丞相,言下之意是我早有追随您報國的心思,苦于沒有門路,一直都沒能如願,最後隻有這一片豔羨之情與拳拳之心罷了。
作為投獻幹谒作品,這首詩寫得非常委婉且極為巧妙,詩句之中即景抒情,情景交融,将景色寫得生氣勃勃的同時,也将自己求仕情切的心意委婉的表達給張丞相。全詩的情感積極,精神面貌與詩人正值年富力強一樣,非常向上進取,寫景詩句壯闊宏大,除卻投獻屬性依然是大氣磅礴的妙筆,這首詩也正因此得以流傳千年,成為脍炙人口的名作。
三、兩首詩作的遐思
從主題上來講,兩首詩都是給上位的述懷求仕之作,然而兩首詩的情感狀态與表達方式差異極大,由此也造成了不一樣的結果。《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場景宏大聲勢頗隆,但姿态相對是非常謙卑的,符合一介布衣求取官職的狀态。文學上則更因情景交融,更有藝術表現力,展現出的生機與積極向上的情感也更容易打動人。詩人很好地将”不願臨淵羨魚,固退而結網“的情态結合進詩作,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有名,連玄宗都聽說過且會背誦,足見詩人的才情。
《歲暮歸南山》則更為曲折,是非常标準的言此意彼。說是将不再上書,其實隐晦的表達不停上書、時時挂心社稷的思想,其實也是非常好的作品。然而全詩幽怨之意過盛,對于自身懷才不遇的激憤與急于報效朝廷的積極沒有很好的平衡,使得全詩自憐的感受超過了求仕——當然,也不是不可以,對于自己懷才不遇的歎息給人的心理投射是我确實有才,幽怨的情緒也會加重這一點,有時确實能獲得不錯的結果。但很明顯,這樣的方式非常考驗對方,尤其對方是君主的情形,對方就是”明主“本身,直指對方帶來的沖擊遭到對方強烈的反彈也是情理之中。所以玄宗自己也十分郁悶:你幹嘛非要念這首呢?你那首“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不是很好嗎?我挺喜歡的啊!
可歎孟浩然由此不遇,布衣而終。當然,其後的隐居生活中孟浩然創作了大量非常優秀的山水田園詩作,其氣高古頗見五柳先生陶淵明的風采。他的作品情感真摯,清新雅緻,對于後世諸多田園詩人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是田園詩派繞不開的人物,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探讨,期待您的品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