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當天,神舟13号航天員已經安全抵達北京,剛被工作人員擡下飛機,就出現了一幕幕感人的畫面,翟志剛撫摸了兒子的臉頰,王亞平親吻了女兒,并贈予了一個來自太空的“星星”,葉光富則與妻子熱情擁抱。
現在,3名航天員進入14天的醫學隔離期,并不是怕他們從外太空中帶回未知的病菌,而是怕他們免疫力下降後,反被其他人攜帶的病毒感染,因此醫學隔離是很有必要的。同時,長達三個月的康複訓練也在同時進行。
4月16日0時44分,神舟13号飛船離開了中國空間站,4月16日9時56分,神舟13号返回艙成功着陸在東風着陸場上。中國空間站距離地面約400公裡,神舟13号使用了快速返回技術,但還是用了9個多小時。
神舟13号返回旅程9個多小時,近期,俄羅斯聯盟号飛船返回旅程僅4個多小時,到底差在哪裡呢?
9個小時的旅程,相比于神舟12号飛船大大縮短了不少,要知道在2021年9月,神舟12号飛船返回旅程可是長達28.5個小時,當然了,神舟12号在返回前執行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完成徑向對接測試實驗,花掉了4.5個小時。
9個小時的旅程,意味着航天員隻需在神舟13号飛船内吃一頓飯或者一頓宵夜,甚至不用進食,等回到地面後再進食,返回旅程中的舒适度一下子提升一大截,這說明了中國空間站技術越來越精湛了。
這是我國神船飛船首次體驗快速返回技術,相信在場的航天專家們當前都在為此捏了一把汗,即便算得萬無一失,還是存在顧慮,但是現在成功了,9小時後大家在地面上見到了生龍活虎的神舟13号航天員。
近期,俄羅斯也有一艘聯盟号飛船成功返回了地面,美國東部時間3月30日,俄羅斯宇航員安東·什卡普列羅夫、美國宇航局宇航員馬克·範德·黑和俄羅斯宇航員彼得·杜布羅夫乘坐俄羅斯聯盟号飛船返回地面。
美國東部時間3月30日淩晨3時21分,俄羅斯聯盟号MS-19離開了國際空間站,3月30日上午7時28分,MS-19返回艙成功降落在哈薩克斯坦大草原,返回旅程隻用了4小時零7分鐘。
跟俄羅斯聯盟号飛船返回技術相比,神舟13号飛船返回技術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為整整多了5個小時,這是事實,同樣是使用了快速返回技術,為什麼俄羅斯聯盟号4個小時,神舟13号卻要9個小時呢,到底差在哪裡?
聯盟号飛船着陸精度為28公裡,一個直徑為28公裡的區域,在哈薩克斯坦的大草原上,有13個區域滿足聯盟号飛船着陸要求,例如,北緯53度00分、東經49度06分,北緯53度00分、東經76度18分,北緯48度06分、東經75度30分等等。
聯盟号飛船脫離空間站後,使用DPO-B 姿态控制推進器将飛船推到一個高度約為420公裡的安全位置,調轉飛船方向,大推力的制動發動機點火,連續噴發5分鐘,用來降低飛行高度和減慢飛行速度。
大約30分鐘後,聯盟号飛船來到約140公裡高空,航天器部分分離,接着,返回艙再入大氣層,通過長約5分鐘的“黑障區”,離開“黑障區”也就意味着返回艙很快就可以着陸地面了。
以上是俄羅斯聯盟号飛船返回的大緻過程,大家發現了嗎?聯盟号飛船返回旅程是一氣呵成,進入安全區域後,聯盟号飛船就開啟了返回機動程序,直接通過大推力的制動發動機來快速降低高度,隻用了30分鐘就将飛船從420公裡高度降到了140公裡高度。
反觀我國的神舟13号飛船,跟神舟12号比起來,返回旅程是節約了一大截,從繞地球11圈減少到繞地球5圈,1圈約96分鐘,繞地球5圈約8個小時,神舟13号飛船依靠重力慢慢降低高度,等待精确返回時間點,返回時間點一到,啟動返回制動。
繞地球5圈意味着神舟13号飛船有5次返回時間點,這是我國神舟飛船首次使用快速返回技術,顯得格外小心謹慎,以後飛船快速返回技術熟練了,繞地球2-3圈就可以啟動返回制動,這樣就可以再次縮短返回旅程時間。
知道了嗎?神舟13号返回旅程9個小時,俄羅斯飛船4個小時,時間相差這麼多,問題就出在繞地球圈數上,隻要減少飛船繞地球圈數,就可以大大縮短返回旅程時間,當然了,減少飛船繞地球圈數要多消耗一些燃料。
所以,我國的神舟飛船返回技術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神舟13号飛船首次使用快速返回技術,多給予一些時間來降低難度,這也是為航天員的安全着想,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穩打穩紮才是我航天取得成功的制勝法寶。
神舟13号航天員回家了,那麼天舟4号什麼時候發射呢?現在有消息了,預計在2022年5月上旬發射,天舟4号将為空間站送去大量的補給,包括航天員用的食物、水和生活用品等,我們就拭目以待吧。有趣有料的科學内容請關注唯一的有趣探索#神舟十三号乘組回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