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寶雞民歌方言

寶雞民歌方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3 03:19:27

寶雞民歌方言(語音版寶雞方言)1

先解釋一下,此小文裡的“娘娘”(音nia nia),是寶雞方言“娘娘”讀轉了音的諧音字。

自從那年陝西的相聲演員苗阜、王聲在相聲《學富五車》中抖包袱、賣關子時,“抖”出了一句寶雞方言“娘娘”後,社會上出現了寶雞方言熱,特别是“娘娘”這個詞語,時不時在電視上或街頭巷尾“抖肩露臉”。

開頭已經說了,“娘娘”是寶雞方言“娘娘”讀轉了音,而非标準普通話娘娘的讀音。本是娘娘,為啥音成了“nia nia”?皆因寶雞人說話、咬字口音重,把有些漢字讀轉了音所緻。作為西府人,在我看來,寶雞方言極富地域特色,其主要特點是,語音語調是因人因事因環境氛圍的不同而以不同的簡捷明快的語言來表達。能用最少的字說明的事,絕不再多用一個字。“娘娘”就是很好的例證。

首先要說明的是這裡的“娘娘”是專指人的,而且是專指女性長輩。通常情況下,若說一個“娘”(音nia),是指自己的娘。比如我“娘”(即我娘)如何如何了;若說“我娘娘”,那就是說我嬸嬸。除此之外,在不同的人與事、不同的地點場合,一句“娘娘”還含有其他不同的意思。一是喜歡。如見到人家的月子娃,會情不自禁地說一句:“娘娘,你看這碎娃長得心疼的”;二是驚喜。比如看到誰家娃找的對象或娶的媳婦好看、漂亮,就會來一句:“娘娘,你把仙女鬧下了”;三是贊歎。多為女性之間的贊賞。如看見同伴穿了件新衣服,就會來一句,“娘娘,看你今個穿得漂的(漂亮好看)”;四是驚詫。形容别人事情辦得出乎意料的好,會以詫異的口氣說一句:“娘娘,你把事弄得這麼嫽”;五是害怕。身處險境或看到血腥場面時,就會驚慌失措地說一句:“娘娘,快把人吓死了”;六是淡定。遇到牽扯不到自己的人和事,有時也會來一句:“娘娘,我還有個忙事哩,先走了。”

在寶雞方言中,因為說話、咬字口音重,把有些漢字讀轉了音的例子還有許多,比如,“出”字讀成“吃”字;“坐”字讀成“挫”字。普通話的“你坐下”,寶雞方言便成了“你挫哈”。曾經發生過這樣的笑話:一天早飯後,市公安局局長給一個分局的值班室打電話,想了解分局領導在崗情況。正好是一名西府籍民警值班,電話接通後,市局局長說,“找你們局長”,電話裡傳來了“局長吃去了”的回答;市局局長說,“那找你們政委”,電話那頭的回答是,“政委也吃去了”;市局局長說,“那就找你們副局長接電話吧”,豈料,電話裡傳來的是,“副局長也一塊吃去了”的聲音。市局局長就很納悶,心想,剛吃過早飯,這才九點多,怎麼又吃去了?就有點生氣,随即撥通了該分局局長的手機,一問才知道,上班後分局的幾位領導一同去一個派出所參加活動了。這才明白,那位值班民警是把“出”去了說成了“吃”去了。這就是因為方言造成的笑話和尴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