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50年代,一種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帕克斯的手中誕生,給人們帶來了無數的便利,許多人對此進行了崇高的贊美,乃至于當下,它依然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着關鍵的作用,盡管其口碑已經不斷下滑,但人類已經無法擺脫對它的依靠。這個高分子合成材料就是塑料。
塑料的制取極其簡單,而且成本極低,并且用起來卻格外的方便,容易攜帶,重量輕還可以折疊的特點讓許多人對其愛不釋手。但是随着人類越來越頻繁的使用,也随之産生了越來越多的廢棄塑料,從而進入垃圾場,成為垃圾中最常見的存在。但是與很多垃圾不同的是,塑料卻是非常難處理的一種廢棄物,或者說當下根本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将其處理掉,唯一的方法就是将其掩埋地下,然後交由大自然自行降解。
不過之後人們卻發現,即使是萬能的大自然,想要将一片塑料完全降解掉,至少也要花費數百年的時間。而且随着塑料湧入地下,土壤的肥力也會随之下降,進而造成嚴重的土地污染。所以近幾年來,關于塑料的問題也越來越重視,人們也在盡可能地減少塑料的使用,或者說是加強塑料的回收。但就目前的成果來看,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而塑料的危害更是在進一步加強。
在塑料回收方面,其實隻有少量的塑料可以被回收利用。而這些回收的塑料則大部分會被制作成聚酯纖維的服裝穿在人們身上(聚酯纖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的确良)。盡管如此,塑料依然會對人體産生危害,因為已經有研究發現,聚酯纖維材質的衣服會脫落下極其細小的纖維,進而被人體吸收。
而且除了衣服方面以外,其他被人們扔掉的塑料也有很大的幾率會進入到人體當中。因為除了掩埋地下之外,人們就是将這些塑料等垃圾倒入大海。相關數據顯示,當下大海的塑料量最少達到了1.5億噸。海洋中的生物對塑料是沒有辨别能力的,會将他們吞入體中,最終海中的生物又會成為人們餐桌上的食物。大自然都難以消化的東西,魚自然也消化不了,隻能分解成更小的顆粒,而這些顆粒自然就會在不經意間進入人體。
據悉,2019年曾有科學家對人體糞便進行了塑料含量的檢驗,結果的确發現了50到500微米不等的塑料微粒,令人十分恐怖。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感歎塑料的危害已經如此嚴重。但其實與另一大生活中常見物品相比,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幾乎人人都會犯的“環保誤區”:玻璃比塑料安全?根據科學家相關研究統計發現,該常用材料的污染将會是塑料的4倍,這個材料就是玻璃。外行人才說玻璃更環保,實際上其危害比塑料大4倍!
不過與塑料不同的是,玻璃産生的污染主要不是在它被丢棄後,或者說不是其本身,而是在于其生産的過程。與塑料相比,玻璃的生産需要矽砂、純堿和白雲石,還需要對其進行高溫冶煉。而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礦産的開采,還是冶煉過程,都會對環境産生巨大的危害。
其中,在礦石開采方面,會産生大量的粉塵污染、河流污染等。當下,每當冬天我們都會遇到的霧霾天氣,就與其有着莫大的關聯。更不要說長期勞作的工人還會染上嚴重的矽肺病了。而在冶煉方面,則會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從而進一步加劇當下的溫室效應。
目前,全球氣溫正在逐漸變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來自于溫室效應。冰川融化,許多生物也逐漸走上了滅絕。相關數據顯示,當下物種的滅絕速度已經是工業時代的100倍。新一輪的物種大滅亡将在二氧化碳的持續增加中加速到來。
當然了,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不僅僅如此。越來越多的環境問題不斷爆發開來,并且日益加重。對此,很大一部分仍然選擇袖手旁觀,繼續我行我素,污染着環境。也許有人會說,我自己一個人做出的污染與那些工廠相比要差遠了。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工廠固然污染,但在污染的同時也産生了相應的價值,而我們個人在污染的同時卻不會,由此看來,其實個人的污染危害程度更嚴重。當然了,在這裡不是說工廠就應該産生污染,而是包括工廠在内的所有事物,都應該盡量少産生污染,甚至不污染,積少成多的道理相信每個人都懂。地球是我們自己的家園,在環境危機日益嚴重的今天,我們必須要攜手行動起來,才能長治久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