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 謝淑芸
大家普遍重視有無高血壓,低血壓常常被忽視。如果有時覺得頭暈、困倦、乏力、氣短,可能就是低血壓。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謝淑芸說,氣血虧虛是低血壓的主要病因,如果長期血壓偏低,又有不适症狀,就需要吃些補氣養血的中藥進行調理。
低血壓是體循環動脈壓力低于正常的一種狀态,靜息情況下,成年人收縮壓(高壓)低于9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低壓)低于60毫米汞柱,就是血壓偏低。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能行血,血能載氣,二者相生相伴,維持人體正常血壓。如果先天不足、後天失養、久病勞倦等導緻氣虛血脈不通,或陰血虧虛脈道不盈,均可導緻血壓偏低。絕大多數低血壓患者受遺傳或體質因素影響,屬于中醫“眩暈”“虛勞”“胸痹”等範疇。謝淑芸說,無症狀的低血壓可通過飲食和體育鍛煉調理;若長期低血壓又伴有症狀,就應在補氣養血的基礎上,根據兼證不同予以溫陽益氣、養陰益氣來升高血壓,改善症狀。
氣虛下陷。主要表現為血壓低且伴有頭暈目眩、少氣懶言、腹脹、食欲不振等,可服用補中益氣丸加減。有腹脹、便溏可選用參苓白術散;食欲不好可選用香砂六君子丸。食療可用黨參、茯苓各15克,山藥、蓮子各30克,粳米50克熬粥,舌苔厚膩可加炒薏仁30克。
陽氣虧虛。主要表現為血壓低伴有頭暈、面色發白、手足不溫,多見于年輕女性或老年人,可服用桂枝甘草湯溫陽益氣。脾胃虛寒選用理中丸;伴有腰膝酸冷腎陽虛者可用金匮腎氣丸或右歸丸加減。食療可用肉桂10克、生姜10克、大棗10克煮水服,飲食多吃牛羊肉、雞肉等性味偏溫食品。
氣血兩虛。主要表現為血壓低伴有頭暈眼花、氣短乏力、面色萎黃、心悸失眠,或發枯無澤、唇甲淡白、形體消瘦、手足麻木等,可服用八珍湯補氣血。食療上可常吃當歸生姜羊肉湯,并加适量黃芪補氣養血。平日飲食上多吃些大棗、桂圓、阿膠等。
氣陰兩虛。主要表現為血壓低伴有神疲形瘦、口幹咽燥、兩手兩足心發熱、自汗等,可服用生脈飲益氣養陰。同時,可長期以每日西洋參3~5克(也可用太子參10克替代)、麥冬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或泡水代茶飲提升血壓,口幹明顯者加石斛、葛根等,飲食上多吃瘦豬肉、鴨肉,海參、大豆等高蛋白食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