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房琪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應該努力工作,但你更應該努力生活,在童話裡安一個家,就像小時候,歸家路上,你隻顧赤腳追晚霞,聽不懂大人說的話。”這個周末,約上三兩好友,去赴文筆一場冬日之約吧!
張鴻娟 攝
村上村樹說:“看海看多了想見人,見人見多了想看海”
文筆海坐落于麗江城南佛教神山文筆山的腳下,聽一位納西族的朋友講,古時的納西人少有見過海的,于是稍微大點的“湖”便稱之為“海”。在納西語中,“海”和“湖”不分,都稱之為海。
當你來到文筆海,望向遠處,來自西伯利亞的海鷗時而徘徊于文筆海的上空,時而沿着海面撲打着翅膀,也有三兩隻昂首挺胸在人行小道上走來走去的,它們一點都不懼怕行人,仿佛這兒便是它們的家。近處,成群的野鴨悠哉悠哉的在海裡遊來遊去,噗嗤一聲頭又鑽進了水裡捉起了魚蝦。你瞧~這一切仿佛都在訴說着生命的美好。
張曉越 攝
岸邊的垂柳與這天氣倒是格外應景,凸顯了幾分蕭條與寒冷。透過柳枝望向遠處,一幅大師級别的水墨畫呈現在眼前,讓人不禁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倘若你來,不妨環海而行,海邊的小山坡上有一片梅花林,一林子的梅花嬌豔欲滴,一定會有其中的一朵,等你擡頭。此刻,若是溫上一壺好茶,在陌上賞梅,在坡上觀海,攜一縷清風煮茗,品一壺柔軟時光 ,豈不美哉!
張曉越 攝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文筆海季節的深處,從來不缺少生動,風一吹,蘆葦在寒風中搖曳,沙沙作響,一分清高,一分落寞,還有一分無意讓人知曉的單純和淡雅;倩影婆娑,一簇簇蘆葦默默地盡顯生命的燦爛。
張曉越 攝
關于蘆葦蕩,小編記憶深處總是會想那個陪伴了自己童年的電視劇《小兵張嘎》,白洋澱的蘆葦蕩裡記錄了嘎子哥的春夏秋冬,那文筆海的蘆葦蕩裡又記錄了誰的春秋冬夏呢?也許一轉身,冬天就成了故事。
張曉越 攝
麗江,這座城市給人的第一感覺總是慵懶的慢時光。在這座慢節奏的城市裡人們總喜歡遛狗、散步、吹吹晚風。祖籍四川的張伯伯是我好友的父親,據張伯伯講他們一家自他爺爺輩開始便定居于麗江。
張鴻娟 攝
在張伯伯的記憶裡他在文筆海邊走了一年又一年。以前文筆海邊隻有一條簡單的沙路,現在日子好了,沙路變成了塑膠道,散起步來也更舒适了。雖然每逢過年張伯伯還是會帶着一家妻小回四川看看,但是在他的内心深處,麗江早已成了第一故鄉,而文筆海對他而言是一家人度過了無數個閑暇時光的後花園。
小編順着小道遠遠的望了過去,路的那頭正是玉龍雪山。臨近夜幕,文筆海新建的塑膠道上,還有帶孫子的老人、熱戀的情侶、滑闆少年......這一切都在诠釋着專屬于麗江的慢時光。
萬籁此都靜,但餘誦經聲
文峰寺,坐落于麗江城西南的文筆山腹地。建于雍正十一年,是滇西北噶瑪噶舉派十三大寺之最高學府,在滇、川、藏、甘、青地區頗有盛名,且在印度、尼泊爾、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佛教界中也有一定的影響。
張曉越 攝
透過古樹間揮灑下來一縷陽光,獨具藏傳特色的建築引入眼簾。仰頭而望,可見雕有蓮瓣及各種圖案的外檐、梁架。承托着雕卷雲紋樣的雀替,雀替柱身通體施貼金箔,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覆鬥式藻井繪有喇嘛教八寶和金剛座圖樣,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
張曉越 攝
院内,白玉蘭、山茶花開的正豔。一旁的喇嘛住所裡傳來郎朗的誦經聲,牆角喇嘛收養的小花貓曬着太陽,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光陰仿佛慢了下來,此刻萬籁此都寂,但餘誦經聲。
張曉越 攝
仰頭而望,依稀可見寺院之南的山腰上有一排建築。詢問了一位路過的喇嘛得知,那是靈洞的所在地,藏族信徒每到雞足山朝拜,都先到靈洞來叩拜,稱為“借鑰匙”。
張曉越 攝
順着松間石階一直走,古樹名木參天蔽日,無數山泉從石縫間湧湧而出彙成溪流,潺潺之聲使人心靜,步行約30分鐘,便到達了靈洞所在地。這裡可俯觀麗江全貌。據傳西藏大寶法王,曾三渡金沙江,尋遍滇西各地,終于有在麗江找到這一神奇美麗的地方。
張曉越 攝
北玉龍,南文筆
文筆峰,土語稱之為“撫魯納”,意為“黑銀石山”,最高海拔4350米,與北向玉龍雪山遙相呼應,各領風騷,是麗江的第二高峰。登頂時你會發現它是一座360度的觀景平台,可以鳥瞰古城、玉龍雪山、拉市海,也是麗江看日出的絕佳去處。
張曉越 攝
去往文筆峰,一路會有經幡引路,不必擔心迷失方向。途中自然風景美不勝收,不時會有松鼠在你的頭頂竄來竄去,各種鳥叫聲此起彼伏,讓人覺得和諧安逸。
張曉越 攝
小編的登頂之路一路順暢,但小編一個朋友的登頂之路似乎就沒有那麼順暢了。據她講她是去年年底登的文筆峰,一開始晴空萬裡,但快接近山頂的時候陰雲卻籠罩了下來,陰沉沉的天空仿佛伸手就能抓到雲,在這種情境下能見度很低,曆經2個小時才成功登上頂峰,那一刻雲就在腳下,遠處延綿的山脊和村落在朦胧中更顯神秘,宛若仙境。
負手立于群山之巅,雲朵就在你的頭頂随風飄動。此刻沒有了徒步的疲倦,隻想靜靜享受大自然的美和神奇;此刻,仿佛伸手就能抓到藍天;此刻好想化作仙俠世界裡的一位仙子,禦劍飛行,遨遊在這山水之間。
它,幾乎是一個被遺忘的地方
玉龍雪山聲名遠揚,殊不知
麗江的另一座神山,文筆山
自開天辟地以來也一直守護着美麗的麗江壩子
它,孕育了西北噶瑪噶舉派十三大寺之最高學府
它,與文筆海兩兩相望
共同孕育着世世代代的納西人
來源:走進麗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