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快遞最後的困局

快遞最後的困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2:21:08

中國的快遞市場,最近又出現了動蕩,或許格局又将改變。快遞市場的生意,與網點的數量和配送能力是分不開的。

快遞最後的困局(快遞江湖的動蕩開始了)1

順豐的創始人王衛從1999年開始創業,就開始加速網點的開設,新市場都是由加盟商承包,采取總公司收取一定利潤,分公司自負盈虧的模式,這種模式其實其他的民營快遞公司一直采用的方式。

最初順豐還不斷積極地擴張地盤,打江山。但是由于加盟店疏于管理,順豐的名号經常被用來假冒接私活。加盟店有了自己的客戶之後,就自立門戶。随着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多,順豐的ceo 王衛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

雖然經曆了萬千險阻,但是王偉還是在困難中于2003年建立了順豐總部。并且重新規劃開啟了直營店的模式。後來确立了自己行業高端的地位。

快遞最後的困局(快遞江湖的動蕩開始了)2

其他的“四通一達”快遞公司在在整治自己的加盟店,但是收效甚微,結果并不理想。現在加上所有的加盟店,全國已經有8000餘家快遞公司。

直營店雖然成本高,但是由于管理規範,消費者還是願意付高價來購買優質的服務。加盟店的效率沒有直營店高,完成了市場的擴張之後,消費者群體并沒有增多。就這樣,順豐在中國快遞的市場一直領先。

但是現在卻出現一個京東。

在2004年,京東商城上線了,也開始配備自己的輸送團隊。三年之後,就有了現在耳熟能詳的B2C物流體系。想要又品質的服務,就要有有品質的物流,物流精細化了,需要巨資來投入。随着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京東面臨了嚴重的财務危機,并且融資不利。2009年底,才融資2100萬美金,此時的劉強東做了決定:用70%的資金成立物流子公司。打造倉儲設施、終端設備以及自有配送隊伍的建設。

快遞最後的困局(快遞江湖的動蕩開始了)3

劉強東在2007年力排衆議頂住資本壓力做重物流,他認為

“一是用戶體驗。客戶投訴中有72%是關于物流服務,諸如包裹丢失、損壞以及對送貨速度慢等。二是物流成本。當時中國的物流成本占整個GDP的18%以上,‘吃掉’了企業的利潤。”

随着物流體系的逐漸完善,京東後來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斥巨資建立了智能化的物流體運營中心。倉庫就達550個。随後無人倉、無人機、配送機器人等智能物流設備的研發和應用,推動物流向智能時代升級。現在已然成為全球供應鍊基礎設施服務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