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可以說是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早餐水煮蛋、中午番茄炒蛋、晚上蛋炒飯……雞蛋幾乎可以包攬我們的一日三餐。
它不僅物美價廉、做法多樣,更是小小的「營養庫」!
前段時間,我們寫了一篇 “雞身上這些部位不能吃?”的文章,留言區也有一些夥伴想了解雞蛋,比如:
● 雞蛋一天能吃幾個?
● 光吃蛋白,不吃蛋黃,行不行?
● 雞蛋怎麼吃最營養?
今天就把大多數人對雞蛋的疑惑收集起來,一次性給大家揭開“吃蛋”的真相!
一、
雞蛋營養高,多吃點行嗎?
雞蛋一度被認為是“全營養食品”,它富含蛋白質與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及鈣、鐵、鋅等礦物質,擁有最适合人體需求的氨基酸比例,尤其含有現代人缺乏的磷脂、膽堿和葉黃素。
這麼營養又美味的食物,試問誰能拒絕得了……
連毛孩子都忍不住偷藏幾個
1
雞蛋好吃,那多吃幾個?
不少人對于喜歡吃的美食,從不虧待自己,還心想着“既然雞蛋營養高,那多吃幾個,豈不是血賺不虧?”
另外那些健身增肌的人,雞蛋一天吃上十幾個更是不在話下。但真相真的如此嗎?
這裡想說,雞蛋雖好,但也架不住海量吃。
因為雞蛋本身蛋白質含量高,攝入過度容易給身體造成負擔,且考慮到蛋黃中的高膽固醇含量,吃太多還可能會出現膽固醇增高情況。
冷知識補充
膽固醇其實是一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同時也是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但若血液含有太多的膽固醇,對血管來說卻是危害,可能會引起血管斑塊形成,導緻血管狹窄。
那最好每天吃多少個雞蛋好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健康人群每天吃一個雞蛋即可,一周不超過7個。不過對于正在發育期的孩子、孕媽或是處于哺乳期的女性、以及運動量很大的健康人群來說,可以适當多吃,每天2~3個雞蛋。
但若是高血脂症或是與心血管高危人群,最好少吃雞蛋(尤其是蛋黃),還有雞蛋過敏者,那就避開雞蛋吧!
2
蛋黃膽固醇高,那多吃蛋白呢?
有些人聽說蛋黃膽固醇高,就幹脆放棄蛋黃,光吃蛋白了。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并不推薦這麼做。看看下面這組數據,就知道自己不吃蛋黃,有多“虧”:
數據來源:丁香醫生;圖源:自制
從表格中整體營養價值來看,蛋黃是優于蛋白的。不吃蛋黃,那就失去吃雞蛋的意義了。
而且就算兩者營養有差異,也不能絕對說“吃蛋黃就比吃蛋白好”,還是更推薦大家蛋白蛋黃一起吃,别挑食!
3
要吃就吃土雞蛋,營養更高?
除了挑蛋黃蛋白,有些人偏愛土雞蛋或初生蛋等,認為其營養價值更高,口感更好!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節目就曾做過一項各類雞蛋營養含量的權威檢測,結論是不同雞蛋的營養含量差異并不顯著。
圖源:《我是大醫生》節目截圖
至于口感方面确實存在差異,散養的土雞蛋比起養殖場的雞蛋,口感會更佳!如果不差錢,買點貴的雞蛋,也挺好的!
當然,養殖的雞因為吃的飼料是統一調配的,雞蛋風味會相對單一些,但營養不輸其他雞蛋的,大家可以放心吃!
劃重點:不管吃哪種雞蛋,都要建議弄熟再吃。那麼如何烹饪最好吃、最營養,就請接着往下看。
二、
煮蒸炒煎,哪種雞蛋吃法更營養?
在揭開哪種雞蛋做法更營養之前,先問問大家最喜歡吃哪種雞蛋美食。
帶着投票的答案來看看營養專家怎麼說。
雞蛋要最大程度保留營養,滿足三點:加熱溫度低、少放油、不需要額外加鹽。
單從營養吸收和消化來說,帶殼水煮蛋就是最佳方案,冷水下鍋煮6~8分鐘時間正好,既保證煮熟,又不會煮過長時間。
tips:剛煮完出鍋的雞蛋别“沖涼”
生水沖可能有安全風險
另外蒸蛋和蛋湯也是不錯的選擇,雖說水溶性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會損失一部分,但這個做法比較适合老人、小孩以及消化功能較弱的人食用,有助于吸收!不過也要注意别蒸煮太長時間。
而炒蛋和煎蛋,這類烹饪方式除了營養損失比較大,另外在油和高溫的助力下,還會把雞蛋中的脂肪、膽固醇受熱氧化生成有害物質,影響健康。
所以總體來說,雞蛋各類做法的營養排序應該是水煮蛋>蒸蛋>煎荷包蛋>炒蛋>鹵蛋。
雖說「煮雞蛋」保留的營養最多,但仍需注意的是,有些煮雞蛋也暗藏風險:
可能暗含“病菌”的溏心蛋
所謂的溏心蛋、溫泉蛋,也就是雞蛋處于未熟将熟的狀态,營養吸收是比生雞蛋要好一些,但也因為加熱時間不夠,可能存在殺菌不足的情況,如新聞中常見雞蛋裡的沙門氏菌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
實在想吃的,可以試試滅菌蛋
“加了料”的茶葉蛋
茶葉和雞蛋原本都是很好的食物,但在制成茶葉蛋的過程中,茶葉中的鞣酸會與雞蛋中的蛋白質結合,産生鞣酸蛋白,從而抑制腸道蠕動,影響排便時間。
而且茶葉蛋通常煮制的時間過長,茶葉中的酸性物質會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會産生硫化物和氧化膽固醇,對人體的胃、腸、腎等器官産生潛在威脅。
說完了“雞蛋怎麼吃更有營養”,還有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最後一步!
三、
想雞蛋吃得好,關鍵看怎麼選和存!
雞蛋好不好吃,還是要看雞蛋新不新鮮。怎麼選到新鮮雞蛋,教你三點:
一看雞蛋:新鮮雞蛋其蛋殼會有一層霜狀粉末,蛋會散發着薄薄的粉紅色光澤。透過日光或燈光看,蛋還會呈現半透明狀,輪廓清晰;
二搖雞蛋:将雞蛋放在耳邊輕輕搖晃,新鮮雞蛋往往聲音較穩或無聲。若輕搖時有晃水的聲音則是放置一段時間的了;
三稱重量:新鮮雞蛋的表面觸摸起來手感更加粗糙,且相對而言,同樣大小的蛋品,有一定重量的越新鮮,代表水分揮發較少。
放在水中也可以檢驗雞蛋新鮮程度
不單單要會選新鮮雞蛋,保存雞蛋更有講究。溫度和位置都會影響保存時間:
常溫VS冰箱冷藏
雞蛋放在常溫環境下和放在冰箱裡差别很大。通常來說,雞蛋常溫放置一天,相當于冰箱冷藏室(4°C左右)放一周,建議還是買回來就放冰箱儲存最佳!
另外保存時間也需注意,常溫條件下可以放10~15天(夏天10天左右,冬天15天左右),冰箱裡可以存放約40天。
獨立存放的空間
買回來的雞蛋上面可能有糞便、羽毛等污染物,别着急去清洗。而是要與其他食物隔開,放到冰箱的專屬蛋格裡。如果蛋格已滿,可以把剩餘的雞蛋裝進保鮮袋或盒子裡,與其他食物間隔開存放。
提醒一聲,放在冰箱門壁蛋格上的雞蛋優先吃掉,吃完再吃冰箱中層的雞蛋。
關于雞蛋的疑惑千千萬,文章若沒有解答詳盡,留言區的朋友可以繼續提問,編編知無不言~
若有想了解其他的話題,歡迎留言!點贊多的評論,指不定哪天就被翻牌解答了!
本期互動:你喜歡吃雞蛋嗎?留言區說說你會做的「雞蛋」拿手好菜呗~
看完覺得文章不錯
請賞個雞腿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