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對整體網絡進行前瞻性規劃
目前千兆網絡已經開始普及,但還有很多公司需要繼續使用百兆到桌面的網絡連接。例如,一些公司需要搬遷到新的辦公地點,這就必須對網絡線路進行重新部 署,這時是應該采用可以滿足當前應用的傳統的網線技術,還是選擇在未來數年内可以持續升級的新型網線技術,就會擺在我們的面前。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在項目 運行過程中,人力資源成本才是最高昂部分。雖然在實際工程的實施過程中選擇較高級的布線方案看似合理性不是很好,但我們建議大家還是要盡可能的考慮使用質 量較好的産品。這樣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内,讓你的企業不至于在面臨更高網絡需求時出現尴尬。因此,确保所使用的網絡布線技術不會過早的落伍,也是網絡布線人 員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二、語音和數據業務使用不同線路
考慮到成本的問題,很多公司以前都會在語音和數據業務中使用不同規格和類型的網線。語由于語音業務對于線路狀況的要求并不很高,隻要使用單根電線即可達标,所以為語音業務提供較便宜的線路就可以保證數據線路獲得預算中較大部分的資金。
三、沒有對線路進行有效管理
通常情況下,大家都會認為增加線路數量會給現有系統帶來幫助。梯形機架的增加以及随之而來基于機架的線路管理等工作确實會導緻運營成本上升。但也可以讓 日常維護工作變得非常簡單。需要注意到,線路管理工作并不會因為項目最終安全完成而自動終止,當越來越多的線路被添加進來時,現實情況也會随之改變。因 此,我們要堅持對線纜進行标識,按照顔色分類,或者采取一些其它類型的專門處理,确保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輕松地識别出相關線路。
四、網線與電纜形成平行布設
數據線進行傳輸時采用的是“雙絞線”(非屏蔽雙絞線)模式。低電壓通過電線運行所産生的磁場是通信鍊的重要組成部分。當非屏蔽網線與電線平行時,就會出 現磁場幹擾的問題,這将導緻所傳輸數據中出現大量重複和亂碼類信息的情況。在很多案例中,這都會造成在兩地之間進行有效傳輸的失敗,傳輸速率将迅速下降, 頻頻出現需要重複傳輸的問題。
如果必須要在電線附近部署網線,就一定要确保以垂直而不是平行的方式通過。曾經的一個案例發生在90年代末,筆者遇到新安裝的同軸電纜不能正常工作的情 況,這條線路本來負責連接距離非常近的兩座建築,在經過了各種故障排查後,筆者突然發現兩座建築物之間的架空電力線與同軸電纜纏繞在了一起,因此導緻線路 受到了嚴重的電磁幹擾,不能正常傳輸數據。
五、網線與“幹擾”設備在同一區域内
在現實環境中,并不是隻有電線才能對數據線造成幹擾。照明用的熒光燈、電機以及能夠産生電場或磁場幹擾的相關設備都可以給網線傳輸數據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在布線時,我們需要确保線路遠離這些幹擾源所在的區域。
六、不考慮實際距離的限制
在開始布線之前,首先應該确認需要實現連接的距離和範圍。以使用普通雙絞線進行典型以太網布線為例,在千兆網絡中的距離限制為100米。如果公司所選擇 的是萬兆或者四萬兆的技術,就要按照相對應的具體設計距離為标準。舉例來說,如果公司打算在超過100米的距離上利用雙絞線運行萬兆網絡,就必須選擇6A 或更高等級的網線。
七、違背法律、法規的要求
法律法規在很多方面都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如果不符合地方法規要求,就可能會帶來安全風險。舉例來說,絕大多數地方都禁止在空冷環境下使用聚氯乙烯外皮的線路。由于聚氯乙烯在燃燒時會産生有毒氣體,這可能會給消防人員和其它緊急狀況處理人員帶來傷害。
如果在部署低電壓線路時沒有遵從地方法規的要求,企業就可能要面臨被罰款甚至拆除并重新布線的嚴重後果。因此,在工作開始之前,就應該了解自身的責任所在,并确保所有相關承包商都已滿足地方法規的要求。
八、忽視對線路進行測試
在布線工作完成後,應該利用各類工具來對每條線路進行測試,以确保它們都可以達到預定要求。涉及的工作包含對傳輸距離和線纜的具體規格進行驗證。如果是千兆網絡,還需要對線路進行驗證以确保可以達到相應的要求。
九、不遵循行業标準
衆所周知,每根網線中有八根單獨的線路。因此,隻要我們可以保證線路兩端使用的模式相同,并且類型一緻,就可以任意對其進行連接。事實證明,這種看法是 錯誤的。所以設定行業标準是有其原因的,在布線标準中需要考慮到線路被扭曲以及外部環境方面的影響。如果在布線時沒有遵循這些标準,就可能會出現幹擾和低 效率等問題,從而給網絡整體性能帶來負面影響。這裡所提到的标準,就是EAI/TIA-568-A和B,它們規定了數據類線路的部署方式。
十、對新增線路未進行合理規劃
當我們需要在網絡中使用以太網交換機來處理新增加的線路時,需要專門說明的是,在沒有進行科學的合理規劃之前,貿然使用以太網交換機就将給整個網絡帶來 未知的因素和不穩定的風險。通常情況下,使用微型交換機的用戶往往隻需要增加一兩個端口,所以并不需要對流量進行規劃。而由于增加了額外端口的因素,就有 可能會導緻出現問題。如果新服務需要大量網絡資源來支持,就要盡量避免出現瓶頸現象。因此,應該引起注意的是,在沒有絕對需要采取增加交換機及網絡端口的 情況下,就要盡量考慮采取其他方式進行網絡增容,比如額外增加新的線路來擴充網絡規模。
一個完整的PoE系統包括供電端設備(PSE, Power Sourcing Equipment)和受電端設備(PD, Power Device)兩部分。PSE設備是為以太網客戶端設備供電的設備,同時也是整個PoE以太網供電過程的管理者,而PD設備是接受供電的PSE負載,即PoE系統的客戶端設備,如IP電話、網絡安全攝像機、AP及掌上電腦( PDA)或移動電話充電器等許多其他以太網設備。兩者基于IEEE 802.3af标準建立有關受電端設備PD的連接情況、設備類型、功耗級别等方面的信息聯系,并以此為根據PSE通過以太網向PD供電。
标準的五類網線有四對雙絞線,IEEE80 2.3af 允許兩種線序供電方法: 一種是在4、5、7、8線對上傳輸電流,并且規定,4、5為正極,7、8為負極。另一種供電是在1、2、3、6線上傳輸電源,極性為任意,1、2為正極,3、6為負極或是1、2為負極,3、6為正極,其中的一種供電極性。
IEEE802.3af和IEEE802.3at标準
IEEE802.3af的工作過程:
2003 年6 月,IEEE 批準了802. 3af 标準,它明确規定了遠程系統中的電力檢測和控制事項,并對路由器、交換機和集線器通過以太網電纜向IP電話、安全系統以及無線LAN 接入點等設備供電的方式進行了規定。
1、 檢測:一開始PSE在為受電設備供電前,先輸出一個低電壓來檢測受電設備(PD)是否符合IEEE802.3af标準,如果符合标準,一般是在受電設備中,選用24.9K的電阻,來确認符合IEEE802.3af供電标準。
2、 分級:當PSE檢測到符合要求的阻值後,會将輸出電壓進一步提高,來對受電設備進行分級,如果受電設備此時沒有回應分級确認電流,PSE默認将受電設備規為0級,為其提供15.4W的輸出功率。
3、 供電:經過确認分級後,PSE會向受電設備輸出48V的直流電,并确認受電設備不超過15.4W的功率要求,當受電設備超載或短路後,PSE停止為其供電,再次進入檢測階段。
IEEE802.3af标準供電系統的主要供電特性參數為:
直流電壓在44~57V之間,典型值為48V。
典型工作電流為10~350mA,典型的輸出功率:15.4W。
超載檢測電流為350~500mA。
在空載條件下,最大需要電流為5mA。
為PD設備提供3.84~12.95W四個Class等級的電功率請求。
IEEE802.3af的分級參數:
Class 0設備需要的最高工作功率為0~12.95W
Class 1設備需要的最高工作功率為0~3.84W;
Class 2設備需要的工作功率介于3.85W~6.49W;
Class 3設備的功率範圍則介于6.5~12.95W。
IEEE 802.3at标準出現的背景
由于IEEE 802.3af規範,受電設備(PD)上的PoE功耗被限制為12.95W,這對于傳統的網絡受電設備足以滿足需求,但随着IP電話以及網絡攝像頭、雙波段接入、視頻電話、PTZ視頻監控系統等高功率應用的出現,13W的供電功率顯然不能滿足需求,這就限制了以太網電纜供電的應用範圍。為了克服PoE對功率預算的限制,并将其推向新的應用,IEEE成立了一個新的任務組,旨在探求提高該國際電源标準的功率限值的方法。IEEE802.3工作組為了在技術及經濟上對IEEE802.3at實現的可能性進行評估,新标準稱為 IEEE 802.3at,它将功率要求高于12.95W的設備定義為Class 4,可将功率水平擴展到25W或更高,新标準并在2009年初發布。
IEEE 802.3at與802.3af相比,802.3at可輸出2倍以上的電力,每個端口的輸出功率可在30W以上,就标準而言,兩者在功率、分級上有不同的定義。
在IEEE802.3at規定,受電設備PD可以最大到29.95W,PSE将為其提供30W以上的直流電源。PD以Class4分級的電流響應,告訴PSE是否能夠為其提供802.3at規定的較高功率。
IEEE802.3at标準供電系統的主要供電特性參數為:
直流電壓在50~57V之間,典型值為50V。
典型工作電流為10~600mA,典型的輸出功率:30W。
受電設備PD支持Class4的分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