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地産熱點觀察
近日,網上流出了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送審稿(2021-2035),其中涉及多項重磅規劃:
包括13号線、25号線、26号線等,其中還有一條新增軌交通道。
文中最受關注的一定是這張圖:

我将該圖與高德地圖配準,得到了這些新增地鐵的大緻走向與站點位置。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哪些闆塊最受利好。

從上圖可以看到,對闆塊價值産生質變的主要是25号線、新增軌交通道以及26号線。
一、25号線
25号線這條新增線路,成為了影響最多新盤的軌交。
1、華新
相比早期規劃,圖中的25号線向西延伸至了華新,可謂“久旱逢甘霖”。
一直以來華新作為緊靠着虹橋主城區的闆塊,生活氛圍濃厚,城市界面和配套都屬不錯,近幾年更吸引了如金茂、上實、安聯等等大牌開發商進入,居住品質進一步升級。
但華新過去始終缺少一條地鐵線路,哪怕示範區線進入了華新鎮範圍,也是在南側的鳳溪設站。
25号線延伸至華新,終于讓這裡的品質居住區迎來了軌道交通。
文件中25号線在華新設有2站,距離前不久進行認購的安聯虹悅直線距離都在1km以内(站點位置與距離僅供參考,以最終官方站點公示文件為準),或将成為該項目的一大利好。

2、徐泾别墅區
雖然徐泾幾個新盤熱度始終都挺高,但由于地鐵交通比較依賴在建中的2号線延長線蟠祥路站,距離多不算特别近,因此與蟠龍天地、天空之城等大虹橋頂流還是有一定差距。
不過按照文件來看,未來25号線再此設置的站點将豐富這些新盤的地鐵選擇。
特别是對于已經售罄的璀璨時代、璀璨公館以及未來即将入市的虹橋融景,似乎會是能夠令它們質變的重大利好。
當然,具體站點位置需以未來官方公示文件為準。

二、新增軌道通道
該通道并非單獨的新增線路,而是利用原17号線預控通道,其利用方式在文件中未有定論,存在多種比選方案。
方案一:通道作為25号線主線,與13号線分線運營
1)25号線主線調整走向進樞紐,沿申長路-闵北路-紀翟路-聯友路至南虹橋,并向西延伸至華新鎮,商務區内設站9座。
2)25号線與13号線分線運營。

方案優缺點:
1)優點:13、25号線能夠實現分線運營,整體服務水平高(各自30對班次);線網增加對核心區、南虹橋的軌道站點覆蓋。
2)缺點:25号線在申長路南段需要穿越鐵路,工程難度較大。
方案二:通道作為25号線支線
1)25号線主線原方案不變,與13号西延伸段形成共線運營,并向西延伸至華新鎮。
2)新增25号線支線進如虹橋樞紐(商務區8站),從滬星路站開始,沿申長路進虹橋樞紐,利用原17号線3站2區間串聯商務核心區,并北串聯南虹橋前灣地區,同時預留向北延伸空間。

優缺點:
1)優點:線網增加對核心區、南虹橋的軌道站點覆蓋。
2)缺點:25号線主支線運營後,主線支線班次均較少,運營效益和服務水平受到制約;南端支線與支線與主線的接線工程難度較大。
方案三:通道獨立運營中運量軌道
1)新建虹橋中運量,走向沿申長路-闵北路-紀翟路并預留向南向北延伸空間,在滬星路周邊換乘25号線。
2)25号線維持原走向并向西延伸至華新鎮。

優缺點:
1)優點:中運量系統相對建設成本低且建設周期短;中運量滿載率相對大運量軌道較高,運營效益較好
2)缺點:中運量系統的運能有限,遠期存在運能不足的風險。
不過不論最終采用哪種方案,對于前灣闆塊的新房都是不小的利好。
特别是此前已經售罄的柏悅前灣,此前就是因為城市界面和地鐵距離問題,導緻入圍門檻較低,如今很有可能将一躍成為軌交房。

三、26号線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26号線的大緻走向。
作為備受關注的上海“中環線”,26号線對于闆塊價值的提升毋庸置疑。
雖然圖中沒有該線路的大緻站點位置,但預計會穿過桃浦智創城。并且考慮到這裡的産業與居住能級,很可能會在中心位置設有站點。
桃浦智創城四個聯動價8.3萬/㎡的新盤,還未銷售又迎來一大利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