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我國古代詩歌史,遭到貶谪的文人不計其數,心态卻各有不同,蘇轼是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一位。黃州、惠州、儋州的貶谪生涯是蘇轼政治的低谷,卻也是蘇轼思想性格的高境、文學成就的巅峰。如蘇轼被貶黃州期間,就創作出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經典名篇。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鹧鸪天·林斷山明竹隐牆》,便是蘇轼谪居黃州時所創作的經典名篇之一。它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夏末秋初之際,當時蘇轼谪居黃州已經三年。這首詞便可以看成是蘇轼谪居黃州三年幽居生活的自我寫照。根據詞中所描繪的夏日雨後的農村小景,我們可以體會到蘇轼當時幽居生活的歡快、閑适心境。
《鹧鸪天·林斷山明竹隐牆》
林斷山明竹隐牆,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詞的開篇兩句“林斷山明竹隐牆,亂蟬衰草小池塘”,即蘇轼對自己幽居之處的環境描寫。它的意思是說,在樹林的盡頭,有座山峰顯現出來。翠竹圍繞的屋舍旁,有長滿衰草的小池塘,蟬聲四起,叫聲亂成一團。除去這兩句中包含了遠景和近景外,蘇轼竟還在短短14字中,寫出了林、山、竹、牆、蟬、草、池塘7種景物,堪為妙筆。
我國古典詩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複密集的特色。蘇轼在開篇所寫的這7種景物,便可以看成是7種意象。這些并列的意象既是蘇轼幽居生活的真實環境,又是蘇轼被貶谪内心苦悶、凄涼的載體。它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雜亂、衰萎的景象,缺乏生機。這便是蘇轼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現。情與景的結合,便構成了一幅完整且具有情感的圖畫。不得不說,蘇轼的這首詞,開篇就令人贊歎。
緊接着兩句“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即空中不時有白色的小鳥飛過,塘中紅色的荷花散發幽香。不難看出,與前兩句相比,同樣是環境描寫,這兩句中所描繪的畫面優美、開闊,意境清新淡雅,具有詩情畫意。它所表現出來的心境與苦悶、凄涼是截然不同的。無論是白鳥的自由翺翔,還是荷花的淡淡芳香,都體現了蘇轼歡快、閑适的心境。
過片三句“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意思是說,在太陽即将要落山的時候,蘇轼拄着藜杖來到了村外的古城旁,徐徐漫步。可見這裡主要表現的是蘇轼自得其樂的幽居生活。最後兩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蘇轼則将自己這種自得其樂,歡快、閑适的心境表達的淋漓盡緻。它的意思是說,由于老天昨夜殷勤地下了一場雨,所以今天我才能享受一日的清涼。
這裡的“又得浮生一日涼”,有着兩層意思。它既指蘇轼因為這場雨,感受到了初秋的清涼。又指因為這場雨,才得以讓貶谪在此地的蘇轼,内心愉悅起來。思想上的轉變,讓這首詞讀來婉轉蘊藉,回味無窮。通過蘇轼的這首詞,我們亦能感受到他豁達灑脫的一面。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