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8 00:22:00

過去數百年,大部分哲學家、科學家都認為動物無法理解“死亡”。笛卡爾把動物比作“機械裝置”,認為它們和複雜的布谷鳥鬧鐘沒有太大區别,隻能在設定好的程序下做出簡單的行為,沒有思想和靈魂,理解不了死亡的含義。盧梭也寫過,“動物永遠不知道死亡是什麼,而人類對死亡抱有恐懼,是我們脫離蒙昧狀态的一大成果。”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1

這樣的想法影響了20世紀的動物學界,到現在也有大量的擁護者。這是因為,“死亡”需要抽象的理解能力。

它意味着生命的停止,死者無法活動,無法複生,同時失去肉體、情感和思想。

它還有必然性,終将發生在每一個生物身上。這樣抽象的概念,人類在很小的時候就能理解,但動物不一定做到。也許同伴隻是睡着了?

或者,它的身體飄到另一個地方,隻是不在此處?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2

為了研究動物是否理解“死亡”,人類形成了一門學科,叫“比較死亡學”(comparative thanatology),也就是觀察不同動物對死者的反應。

畢竟,動物無法口頭表達,沒法拿着話筒采訪它們的感受。過去20年,不少科學家觀測到,一些動物能出現類似人類的哀悼行為。可是,背後的含義又很不同。比如,當烏鴉、渡鴉等鴉科動物看到死去的同類時,它們會開始叫喚,讓其他同伴過來。

不一會兒,屍體周圍會聚集大量的鴉科動物,好像在舉辦葬禮。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3

但科學家檢測了烏鴉的大腦後發現,它們的杏仁核(和情緒有關的腦區)沒有活躍,這意味着烏鴉不是在為同類傷心。它們之所以聚集在死亡現場,更可能是為了收集潛在的危險信号,

因為來過“葬禮”的烏鴉之後會明顯避開這片土地,這裡會被它們标記為“危險區域”。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4

蜜蜂、螞蟻和白蟻等群居昆蟲,也有定期從巢穴中清理死去同類的行為。它們會把同類屍體拖走,丢到垃圾堆裡或者特殊的房間裡,有時,螞蟻和白蟻還會用土壤和碎葉片掩埋屍體。這些動物都有自己的“墓地”,蜜蜂中甚至還有專職的“殡儀員”,每日高效有序地清理屍體,把它們拖到蜂巢外。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5

看上去,這些昆蟲很清楚“死亡”是什麼,但科學家研究後發現,它們隻是在對一種叫“油酸”的化學物質起反應。油酸出現在分解後的昆蟲屍體上,螞蟻和蜜蜂通過它了解哪些同類死了,哪些活着。這個判斷極其粗糙,研究表明,如果把油酸塗在巢内的任何物體上,螞蟻和蜜蜂都會把它們搬走。

哪怕是塗在活蹦亂跳的同類身上,這些同類也會被當作屍體強行擡走。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6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7

動物當真都這般木讷嗎?也不是,非人靈長類、鲸類和大象都在親友逝世後表現過哀傷,情真意切不在人類之下。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中,最常見的哀悼行為是抱屍體,特别是母親抱死嬰。黑猩猩、大猩猩、日本猕猴和獅尾狒都被觀察到,它們會抱着死去的寶寶數小時甚至數天,群落裡其他成員也會過來表示關心。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8

有時,它們會把寶寶屍體放在身邊,就像守夜一樣守着它。在屍體漸漸腐爛後,它會被遺棄,但母親常會返回去看它,就像訪問墓地。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9

在非洲的塔伊國家公園,人們還看到過黑猩猩用樹葉掩蓋屍體。2015年,一隻母黑猩猩死後,與它交往三年半的公黑猩猩多次出現照顧屍體的行為,不讓其他人接近。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10

鲸類也有類似的行為,它們會盡力讓同類屍體浮在海面上,或者把屍體背到背上或嘴巴上。2011年,有白鲸母親背着死去的寶寶整整一周。

在産下死嬰後,寬吻海豚也這麼做過。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11

大象也一樣,它們經常聚集在死去的成員周圍,用象鼻觸碰屍體,似乎想把它喚醒。有研究員曾拍到肯尼亞桑布魯國家保護區,一頭55歲母象的死亡視頻。

這頭名叫“維多利亞”的母象是保護區最老的象群族長之一,在2013年因自然原因去世。在它死後,附近三個象群看到了,這些“鄰居們”把維多利亞圍成一圈,檢查它的屍骨。

還有年輕大象踩了踩它幹掉的耳朵,好像想确認它真的死了。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12

大象們在屍體旁徘徊了很久,連覓食時間也耽擱了,安靜的氣氛像是在哀悼。科學家發現,不管大象的屍體腐爛到何種程度,其他大象都會過來看,有時不止一次。有的大象還會在死者面前流出顳液,也就是耳朵和眼睛之間的汗腺流出的液體。

這種液體是大象情緒充沛時的産物,興奮或壓力特别大就會流,像淚水一樣。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13

上面這些例子表現了動物面對死亡的痛苦,似乎可以證明它們理解“死亡”本身。但很多動物學家認為,這反而證明了動物不理解死亡。把屍體留在身邊,照顧它,試圖喚醒它,是因為動物分不清它是否還活着,會不會再醒來。就像靈長類動物學家索利·祖克曼(Solly Zuckerman)說的,“猴子和猿類對死去同伴的反應就好像後者還活着,隻是動不了了……所以它們不知道死亡的存在。”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14

至于大象流下的“眼淚”,它不一定在悲痛時出現,面對事态嚴重的情況也會出現。也就是說,大象理解到的隻是“出現了可怕的事”,而不是,“啊,它死了”。對這種說法,馬德裡國立大學的哲學教授蘇珊娜·蒙索(Susana Monso)完全不認同。她是研究動物死亡反應的專家,認為“動物不理解死亡”的說法實在太“人類中心主義”。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15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16

對人類來說,死亡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包裹着無數文化規範和情緒反應。但這樣的“死亡”僅僅是人類理解的“死亡”,動物不能,也不需要理解。動物是否有死亡概念,不應該看是否舉辦葬禮或拍着棺材痛哭,它們隻要有基本概念,即死亡意味着“它再也不會動了”,就足夠了。蘇珊娜經常舉的例子是2018年,一隻白化黑猩猩寶寶被殺。

在烏幹達的布東戈森林保護區,第一次出現了野生的白化黑猩猩。其他黑猩猩看到這個全身白色的小寶寶後,發出“哇哇”的驚叫聲,這種聲音通常表示遇到潛在的危險動物。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17

幾天後,成年的黑猩猩殺了它,一瞬間,黑猩猩們驚恐的尖叫停止了。

它們好奇地走進它,觀察小寶寶的身體,撫摸它的背部。“它們第一次看到白化寶寶時,覺得會發生可怕的事。”蘇珊娜說,“然後,在它死去的那一刻,·它們一點都不害怕了。這說明,它們的想法發生了改變。”

而這種改變,就是理解“死亡“的證明。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18

人類說其他動物不理解死亡,其實是指動物沒按照人類的方式做出相應反應。

沒有表達出明顯的悲傷是一個理由。但威廉瑪麗學院的教授、《動物如何悲傷》的作者芭芭拉·金(Barbara King)說,動物的悲傷本身就不是那麼顯眼,不是必須哭泣才算悲傷。“不想社交、進食變少、睡眠不足,還有改變身體姿勢,這些都是動物悲傷的表現。”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19

京都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斯·安德森(James Anderson)觀察到,當一隻叫Pansy的黑猩猩快死時,其他黑猩猩輪流為它梳理毛發,測試它的生命迹象。在Pansy死後,它的女兒守了它一整夜,清理幹淨屍體。所有黑猩猩睡覺時改變睡姿的次數明顯變多,說明它們睡不着。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20

在Pansy的屍體被運走後,黑猩猩們都不願意來到它死時的窩,但這并不是烏鴉那樣躲避危險區域,而是睹物思人。因為一段時間後,它們又在那裡住了。安德森認為,雖然黑猩猩們沒有明顯流露出情緒,但它們連續幾周吃得少,不願回窩住,都是悲傷的表現。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21

2019年,一篇論文描述了冠毛猕猴媽媽在寶寶死後,定期前往寶寶的埋葬地點。

研究人員沒有解讀為“冠毛猕猴媽媽不懂寶寶已經死了”,而是認為,這是它表達悲傷和思念的方式。其他動物久久地抱着死去的寶寶,照顧死去的親友,雖然人類不會這麼做,但為什麼不能理解為,這也是動物哀悼的方式呢?“比較死亡學家認為死亡的概念很難得到,是一種罕見的認知。這一假設基于兩種形式的人類中心主義。”蘇珊娜在論文《死亡很常見,理解它也很常見》中說。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22

“一種,是智力上的人類中心主義,給死亡的概念賦予過多的智力要求,另一種是情緒上的人類中心主義,即過度關注悲傷流露,認為它是對死亡的正确反應。”“前者相當于說,理解死亡的唯一方式是人類的方式;後者認為,對死亡表達情感的唯一方式,是人類的方式。這兩種形式的人類中心主義都導緻人們對動物的死亡認知産生扭曲。”雖然比較死亡學界對此還争論不休,但蘇珊娜等人的說法近年來越來越流行,認為動物是理解死亡的。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23

她和哲學家本·布拉德利(Ben Bradley)認為,多年來學界不承認動物理解死亡,背後還隐藏着人類道德問題,即隻要不承認,那麼殺死動物就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它們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麼。“如果動物理解死亡,它會打消我們人類的優越性,讓我們無節制地利用自然的行為變得不再合理。”蘇珊娜說。

什麼動物會安葬自己死去的同伴(動物能理解34)24

如果動物真的明白死亡,那麼屠宰場、農場和動物實驗室也會做出相應改變,比如盡力不讓動物看到其他同伴被殺。比較死亡學家的研究還在繼續中。2020年,人類學家阿麗西·卡特(Alecia Carter)創建了數據庫ThanatoBase,研究人員可以在裡面添加非人靈長類動物對死亡的反應。也許數年後,專家們能得出最後的結論,我們人類對動物的态度,也将發生改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