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如何提高心理韌性?2022年12月23日,著名心理學家、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教授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演講《跨越疫情 心理重塑》,指出疫情三年對人的心理有深層影響,在當前這個時間節點上,需要整理心情,療愈創傷,直面困難,迎接希望。彭教授以丹尼爾·魏格納1987年發表的白熊效應實驗為例,指出實驗證明,逃避、壓抑和控制疼痛、創傷或困擾都會導緻這些心理症狀以更負面的方式回歸,因此面對疫情不要逃避和壓抑自己,反之,用積極的心态來轉移、替代和升華對調整心态會更有效。
彭凱平教授是著名心理學家, 現任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幸福科技實驗室(H Lab)聯合主席,國際積極心理聯合會(IPPA)以及國際積極教育聯盟(lPEN)中國理事。他198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心理系後留校任教,90年代赴美深造取得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曾任教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并擔任過社會及人格心理學專業主任。2008年,回國受聘清華大學教授,幫助複建心理學系并成為首任系主任。
出現負面情緒不要緊張,
它有一定保護作用,但時間不要超過一周
三年疫情對人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彭凱平教授表示,這幾年他們做了很多心理研究,發現疫情時代人們的生活中出現了更多磨難、逆境以及不确定性。長期承受的心理壓力,讓人感受到焦慮、恐懼、煩惱、雜亂、無助,甚至抑郁,“内卷、emo、喪、打工人、躺平”等熱詞,多多少少都反映了疫情時代人們的心理狀況。彭凱平教授的團隊去年11月通過對30萬中國大、中、小學生的調查,發現疫情給中國年輕人的心理帶來很大影響,很多孩子出現“四無”現象:即學習無動力;對真實世界無興趣,沉迷于遊戲、各種社交媒體;社交無能力;對生命價值無感受。
在彭教授看來,首先,要承認負面情緒的産生其實有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類千萬年的進化曆史上遭遇過無數次像新冠病毒這樣的災難,在漫長的與病毒、災難抗衡的過程中,人類産生了一種特别重要的保護機制——應激反應,即遇到挫折、磨難時,身體三個特别重要的器官:下丘腦、腦下垂體和腎上腺,會分泌出大量的壓力激素。壓力激素帶來的影響使得人緊張、恐懼、憤怒。
因此,彭教授表示,負面情緒的出現是有價值的,“憤怒能夠讓人保護自己、家人。焦慮讓人關注需要面對的風險挑戰,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甚至連悲傷、抑郁都有作用,當你悲傷時,其實你發出的是求救信号,有利于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關懷,所以疫情面前出現各種各樣負面的情緒,不要緊張,其實它有一定保護作用。”
具體來說,壓力激素能激活人類抗擊病毒、災難、危險的應激反應,使人的心跳加快、血液循環加速、肌肉力量及骨骼力量加強、感覺更加敏銳,眼睛更尖、耳朵更靈、鼻子更靈敏,使我們能夠辨别各種風險,做好鬥争的準備。這個鬥争準備需要通過兩個行動慢慢化解壓力激素,一個行動是“鬥”,一個行動是“逃”,打得赢就鬥,打不赢就逃,所以新冠病毒來臨後,我們可以用鬥争的方式戰勝它,比如打疫苗;也可以用保護的機制來“逃開”它,如戴口罩,遠離社會人群,“這都是人類應對風險正常的選擇機制,但是心理學家發現,這個選擇機制在30多萬年前發生了一次巨變,即心智革命。人類在進化中,産生了一個特别了不起的能力——思維能力,出現大腦新皮質,結果有些人過度依賴新皮質,出現風險、挑戰、磨難時,不是選擇鬥或逃,而是選擇躺平,什麼都不做。如果躺久了,會出現各種身心問題,從心理學上來講,負面情緒會大量出現。”
彭教授表示,雖然負面情緒對人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這樣的負面情緒延續時間不能太長,如果持續超過一周,一定會産生各種生理問題,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睡眠都會受影響。
關于負面信息加工優勢的研究
甚至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為什麼負面情緒的影響往往比較長久?彭凱平教授講解道,這涉及到人類進化選擇出來的一個機制——負面信息加工優勢。“如果你是700萬年前在非洲草原上行走的人類先祖,突然看見前方風吹草動,這至少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是虎狼出沒,另一種可能是瓜果落地。選擇相信哪一種可能性更好?很簡單,假設虎狼出沒要好得多,因為你覺得有風險會立刻逃跑,這樣就能活下來,否則可能落入虎口。如果前面真的是瓜果落地,而你因假設是壞事情逃跑了,沒有得到瓜果,最多就是留下一個遺憾。所以,忽視負面的事情有非常壞的結果,而且不可逆。忽視好的事情,下一次還可以試一次,這就是人類進化選擇出來的負面信息加工優勢。”
美國伯克利大學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教授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因為他創建了人類的行為經濟學,即用心理學解釋分析人類的經濟現象。丹尼爾發現有個有趣的經濟現象和負面信息加工優勢有很大關系,這個現象叫做價值方程不對稱,即同樣數量的金錢如果失去了,對你的心理影響特别大,所以它的心理價值非常大。如果得到同樣數量的錢,對你的心理影響反而要小,所以是價值方程不對稱。比如一個人一晚上赢了10萬,輸了9萬,很長時間他會一直在琢磨那天晚上怎麼這麼倒黴,輸了9萬,他不太會想自己最終其實幸運地赢了1萬塊錢。
因此,彭教授表示,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消極的心态能讓我們活下來,但從積極心理學角度而言,積極的心态才會讓我們活得更好。在疫情打擊之下,如何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态,其實有一種科學指導,能夠讓我們戰勝消極情緒的,是心理韌性的培養。
經曆心理創傷之後,
多數人能夠自我痊愈,還有一些人讓自己做得更好
對于如何培養心理韌性,彭教授講解說需要從三層境界加強,第一層是複原力,即人從逆境、沖突、痛楚、失敗、壓力中迅速恢複的心理能力,也稱之為反彈力、心理彈性。就像曼德拉所說的:“生命最大的榮耀不是從來沒有失敗,而是每次失敗後的不斷奮起。”
心理韌性的第二層境界是抗逆力,即面對長遠目标時的努力和耐力,也稱之為耐磨力、意志力、抗壓力、自控力等。“新冠病毒折磨我們三年,我們扛過來了,這就是一種抗壓的能力。達爾文曾經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幾千萬年的進化曆史選擇的不是最強大的生命,恐龍比我們人類強大,但很早就被淘汰了。進化曆史選擇的也不是最聰明的生命,尼安德特人其實腦容量比我們人類的先祖智人要大至少10%,比智人聰明,但是他們也沒了。剩下的就是我們人類和現在世界上活着的生物,所有這些生物共同的特點,就是能夠頑強活下來,所以抗壓、耐磨挺有意義的。”
心理韌性的第三層境界是創傷後成長,即由于逆境和其他挑戰而經曆的積極心理變化和心理功能的提升。有個心理學概念叫做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但是很多心理學家發現,這個人群比例不超過30%,多數人能夠自我痊愈,還有一些人讓自己做得更好,就是創傷後成長。彭教授希望人們在疫情之後可以創傷後成長,“我覺得活過來一定要抓住這樣的經曆,不要浪費它,讓我們的生命活得更加燦爛,這就是心理韌性最高的境界。”
積極心理“八正法”
如何應對壓力、調整情緒、實現創傷後成長,彭教授總結出來積極心理“八正法”。
第一個方法是平穩呼吸。看到不好的事情,聽到不好的消息,一個特别簡單的應對,就是深深吸口氣。彭教授說:“慢慢把氣吸進來對情緒調節有特别好的安撫作用,人類負面信息的加工中心杏仁核就在鼻子後頭,當我們聞到不好的味道時,杏仁核充血,當我們感到緊張、恐懼、焦慮、憤怒時,杏仁核充血、溫度上升,所以把涼氣吸進來對我們的情緒有安撫作用,因為這降低了杏仁核的溫度。”
第二個方法是聞香。彭教授建議大家聞聞香的東西,“中國古人提倡君子佩香,家裡準備點香精、香水、香油,焚香沐浴,對我們的情緒都有調節作用。”
第三個方法是撫摸自己的身體,比如中醫認為膻中穴是情緒瘀積的地方,彭教授說心理學沒有研究穴位,但是他們發現人類的觸覺其實特别敏感,“手掌上将近有10億個神經原,這個信号傳到大腦,讓我們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心情活動。我在伯克利教書時的一個學生馬修·漢斯蒂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請人到心理學實驗室,中間用黑布隔開,僅僅露出兩個洞,可以把手伸過去握住對方的手,但是看不見對方的表情,聽不見對方的話,雖然僅僅憑借肢體的接觸,但發現很多的善意、愛意、感恩之心依舊能夠傳遞過去。所以自己心情不好撫摸自己有作用。同伴、親人的心情不好,抱一抱他也有作用,因為人類的同情、關懷、愛和感恩,通過肢體接觸大概可以傳遞50%至60%的信息。”
第四個方法是擡頭挺胸。彭教授介紹,人身上有十條神經通道,最長、最古老的一條神經通道是迷走神經,發源于人類最古老的腦區——腦幹,通過腦幹伸出來一條神經通道,通過咽喉、頸部到心肺内髒,再到軀體前端。“人類在爬行時期,迷走神經就存在,是我們人類的爬行腦的邊緣系統的一部分,負責人類的運動、生殖、消化、心髒等基本的生命活動。以前這個迷走神經是彎的,人直立行走之後,迷走神經就打開了。擡頭挺胸,打開迷走神經會讓我們有一種心情振奮的積極作用,所以當心情不好時,不妨仰望星空,面朝大海,登高遠眺。”
第五個方法是運動。第六個方法是專念。禅修上稱其為正念,心理學家把它叫做專念狀态。所謂專念,就是我們的意念完全集中在對自己内心體驗的覺知。彭教授提出一個簡單的方法,叫3-3-3法則。“第一個3,是關注自己身體的三個部位:第一,丹田,也就是下腹部。所謂的氣沉丹田就是一種專念練習的方法。第二,鼻息,守住我們的一呼一吸。第三,自己的身體和周圍事物緊密接觸的地方。第二個3,關注周圍的三件事情,包括你身邊的一些花草、景色、雲彩,那些就在身邊,你慢慢看,用心去欣賞,慢慢會安靜下來。第三個3,守住自己的三個感覺,聽覺、嗅覺、味覺,任何觸及我們感官系統的東西,都會幫助我們産生專念狀态。”
第七個方法是傾訴。第八個方法是寫作。彭教授說:“人類的情緒和理智,其實使用的是同一個神經系統,當我們的理性逐漸占上風時,感性就會逐漸下降。寫作是個理性的過程,需要謀篇布局、遣詞造句,它是從第三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人生,這種理性的活動增加了,慢慢會降低感性上的傷害。”
用積極的心理來轉移、替代和升華
在災難、挫折、重大心理傷害前,除了要用韌性去抗争,還可以用積極的心态來替代、轉移、升華消極的體驗。
彭教授的老師、美國密歇根大學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克裡斯托弗·彼得森,被譽為積極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發現四個特别重要的積極心理體驗有普遍價值,第一個就是人的大愛情懷。彭教授表示,這個大愛的腦區和男女之間的愛的腦區位于不同的地方,積極心理學發現,當人把這種偉大的愛的力量體現出來時,痛苦、挫折、磨難、傷害都可以克服。“所以在我們共渡難關的時刻,希望大家一定要體現自己愛的精神,多去擁抱自己的家人,多用愛心去成全、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我曾經咨詢過很多有抑郁症的人,結果發現,能夠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陰影的偉大力量一定是愛的力量,所以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一定是大愛的精神,不是仇恨。仇恨讓人變得愚蠢,因為憤怒産生的各種神經化學遞質,阻斷我們大腦前額葉的理智中心對身體前端的控制,容易讓人失去理智。隻有大愛的情懷才能讓我們變得更加智慧、積極和高尚。”
第二個積極心态是“有快樂”。人在開心時,大腦分泌出各種積極的神經化學遞質,包括多巴胺(一種獎勵激素)、催産素(一種愛的激素)、血清素(讓我們心情振奮)、内啡肽(一種減痛的激素),讓人們對這個事情上瘾,這就是為什麼往往我們喜歡做快樂的事情。彭教授曾經有個說法叫做“澎湃的福流”,當人們做一件事情能夠沉浸其中、物我兩忘、酣暢淋漓、如癡如醉時,其實就是特别愉悅開心的時候,此時産生的福流的力量可以遷移到各種艱難、痛苦、挫折的場景,産生巨大的戰勝力、超越力和生命的活力。
第三個積極心态是“有用感”。一定要做自己覺得有用的事情,人在幫助别人、成全别人時,覺得自己有用,大腦分泌出血清素,讓人特别開心。
第四個積極心态是意義感。心理學家發現,人的意義感其實很簡單,就是大腦前額葉的靈性、悟性、感性和德性。“一個人走到水邊,能夠想到‘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那就是一種意義,一個人走到水邊一臉茫然,什麼都想不起來,最多喊一句‘呦,這麼多水’,那顯然意義感就差了很多。”
彭教授表示,生活其實需要去挖掘意義。心理學教授弗蘭克爾特别指出,人在痛苦時尤其能夠找到意義,“因為痛苦讓我們不得不思考人生一個重大的問題:受盡苦難到底為什麼?什麼樣的人堪稱英雄?在認清生活的真實面貌後,在經曆痛苦、傷害後,依然熱愛生活,這就是平常人的英雄主義。此外,能夠發現自己有一些與衆不同的優勢、使命時,也會讓我們有一種意義感。‘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沙一淨土,一念一境界,’不僅僅是那些了不起的業績讓我們覺得活着有意義,身邊那些我們沒有意識到的真、善、美其實也有意義、也有價值。”
思考如何創造更多幸福
對于2023年,彭教授也提出三點寄語,第一是希望大家能夠把預防型動機變成促進型動機,“既有預防的本領,也有促進的才華”。第二是忘掉過去導向型思維,追求未來導向型思維。“2008年,四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發現人的大腦在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什麼都沒有意識到時,也在消耗将近20%的氧分。人類大腦有一種默認模式,這種默認模式大量的功能其實在計劃未來,人特别重要的競争優勢就是有預見能力,有對未來的追求能力。動物和人工智能基本上是過去導向,一切由過去的經驗決定,唯獨人類是未來導向。大家不要相信原生家庭決定一切,好像自己的一切都已經被自己的出生所決定,因為人本質上不是被過去的經驗所決定,而是被未來導向的。我們做了很多心理學研究,發現在中國那些喜歡談論未來、憧憬未來、追求未來的人,往往是健康、年輕、成功的人。什麼樣的人容易懷念過去?往往是有病的、臨終的、生活不如意的人。”
第三,彭教授希望大家在2023年更多的不是想如何減輕痛苦,而是思考如何創造更多幸福,“減輕痛苦是人類幾千年來特别重要的使命,面對戰争、瘟疫、饑荒,我們會想方設法避免這樣的事情,人不是靠減輕痛苦才活得好,人是靠創造美好幸福的未來才活得好。”
文/本報記者 張嘉 供圖/人文清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