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08 節的作用2
上一堂課講到寫"口"字,在印刷體中,最常用的宋體和黑體,"口"字是這樣的。如果你照印刷體規規矩矩地寫"口"字,這是書寫,不是書法。
小學生默寫,寫成這樣可得一百分,但書法老師可能給他不及格。為什麼呢?沒有圈。
書法是手寫體,是運用手腕來寫字,手腕一動,就産生了大圈、小圈。大圈講到底就是使轉,小圈是調節筆鋒去配合大圈。
真書、行書寫"口"字是豎筆勢的變化,
這是"使"。"使"是折線,小圈都在角位上。這就是上一課所講的,小圈起着連接線段的作用。但你可以看到,這四根線段中間沒有節點,都是直線,缺乏表現力。
今天這堂課要講線條中間加節點,使線條産生一些變化,增加線條的表現力。
3.2分節
這裡編号還是繼續上一課,講節對筋的另外一個作用。上次講連接筆勢,今天反過來,節可以分割筆勢。
我以前給大家講過,早期書寫不懂運用手腕,西漢那些隸書作品,九号位一捺還是直挺挺的。這種隻是簡單線條。
怎樣才能使這根線條變得好看一些呢?
如果在它中間加一個暗節點,就會變成弧形,我們現在知道,這是戈勢。戈勢中間有個暗節點,是因為動了手腕,先左後右。我們也可加明節點,一波三折就是加了兩個明節點,這樣就把起筆和收筆分開了,形态更優美了。注意這個捺本來是一條線,現在我們加了節點,就把它分割為幾節,"節"這個字的本義就是竹竿有節的意思。
曆史上用節點來增加線條姿态的方法是逐步演進的,
章草中的一捺,是一波兩折,中間隻有一個節點,手腕來回一次,一左一右。運筆中動了手腕,這個意義很大,其結果就是直線的捺變成了折線的捺,捺筆分成了前後兩節。
到後來,寫捺筆發展出一波三折。起筆、行筆和收筆各為一節,線條就呈現出曲折的姿态。對手腕而言,右-左-右,寫起來很順手。對筆心而言,向右一彎後再向左一彎,筆鋒不會散掉。
王羲之"合"字一捺,
最後挫筆收,收了以後還有一個回搶的動作,所以從頭到尾是兩個來回。
有沒有一波四折的呢?也有的。你看王羲之《蘭亭序》這個"及"字的一捺,
就是如此。所謂"一波四折",就是一根線分成四段,一次來回是左右一次,左一段右一段。一波四折手腕要兩次來回,左右-左右。
《陰符經》這個"發"字的最後一捺,
來回更多。你看是幾個來回?是三個來回,最後出鋒是用了揭筆的,所以總共來回三次。一捺這根線條,分成了六節。
一級課程講中鋒的時候,我給大家講過運筆的方向。
毛筆好像一個人走路,他面對的方向就是向前,與之相反的就是往後,兩邊就是一左一右。無論你寫一橫還是一豎、一撇還是一捺,方向都是這樣來規定的。
回過頭來看今天所說的線條形态變化,不管你用暗節點還是明節點,隻是使行進方向産生改變,戈勢使(行進方向)向右,然後回左,用暗節點,一波兩折是明節點,先向右方然後回左。一波三折是先向左方再向右方,然後回過去。
說白了,所謂增加線條姿态,就是手腕在原有方向左右擺動,而手腕一動,就會有新的節點産生。
本來九号位筆勢有磔勢、戈勢和波勢,
磔勢是直線,戈勢和波勢是弧線。"永"字八法規定"磔須【走曆】筆",戰行右出。結果磔勢左右兩邊産生一連串的節點,以增加動感。用這種行筆方法,磔勢就變得很生動了。
所謂"屋漏痕",就是手腕不規則地左右來回振動。這是很好的例子,用小圈去改變筆勢大圈的效果。
簡言之:
· 小圈節點可以把大圈線條分段。
· 手腕來回越多,節點也越多。
· 節點多,線條曲折也多,形态多了變化。
有人說,《蘭亭序》二十個"之"字,皆不雷同。
王羲之用什麼手法呢?其實大圈是一樣的,隻是靈活地變換節點。
你看最後一捺,第一個"之"字捺中缐基本上是直的,沒節點。
第二個"之"字,捺筆中間有一個節點,這是弧缐波勢。
第三個"之"字捺筆是标準的一波三折,中間兩個節點。
節點增多減少,就會使缐條出現不同的形态。你知道這個方法,今後就可以巧妙地運用節點,來創造缐條不同的形态,這不是很難的用筆技法。
讓我們來試試,上一課寫的"口"字,缐條中間沒有節點,四條邊都是直缐,有點單調。如果第一豎起筆加一個節點,這條缐就有曲折了。
兩面換起筆隻有一個節點。三面換起筆我們也很熟悉了,它比兩面換多一個節點,也就是多一次搖腕,所以姿态變化就大一些。收筆處也往往加節點的,如用揭筆收尾,現在這一豎就是兩次來回,三個節點。這些節點都不是起上一課講的連接作用,而是把一條缐分段,左右擺動,增加姿态。
《陰符經》中"口"字第一豎的寫法,
變化非常多。這是兩面換起筆的例子。有時候"口"字第一豎是承上而來,兩面換的方向就會指向上面筆畫的收筆。
這個"要"字的豎,
跟剛才"君"字那個起筆方向相反,因為上面有一橫。
這個字"口"部是三面換起筆,
形成一個非常優雅的弧缐,在《陰符經》中這種方法用得最多。
這個"星"字,
上面"口"的框架,一豎起筆,箭頭所指處有側鋒角。側鋒角對初學者來說很不容易,平時要多練習。
相比之下,王羲之這三面換看上來完全是暗節點,是流暢的弧缐。
《陰符經》作者的手重,換面時經常有側鋒角,這個"口"字一豎,
開始是方的,收尾是尖的,其實他寫了一個面向右的四角點,隻是後半部走了弧缐。
"口"字的第二條缐是橫,變化的方法和豎一樣,
我們可以在起筆處加一個節點,兩面換起筆,這條線就變成了折。我們也可以在中間再加一個暗節點,使它變為覆勢。是不是好看點?
"口"字的第一筆豎、第二筆橫,都有了變化,那第三筆怎麼寫?
這第三筆是一折的豎,不是單獨的一個豎筆。通常就寫成斜缐,斜也是一種姿态,它可以把"口"字中間的空白縮小。
你去看古人的字帖,"口"字中間的空白很少用四方形的,往往利用䝂筆的傾斜,把中間的空白縮小。
有些作者,如寫《杜甫詩》的這位,傳說是張即之,"口"字中間的空白縮得很小,隻剩下一個三角形。
其實是屬于結字問題,像這樣寫我們稱為緊,反之就是寛,後面還會講到。
那第四筆橫畫怎麼寫?
如果上面的橫畫用了覆勢,下面就寫為平直的橫勢好了。反過來,如果上面是橫勢,下面也可以用覆勢。
這些沒有一定的規則,隻是随手變換,各個作者的習慣也各不相同。隻要記住,豎筆勢四根線全部寫直了就不大好看。
如果我把這個加了節點的"口"字,回複成豎筆勢,可以看到,跟原來的豎筆勢相比,隻是手腕來回多了㡬次,節點多了幾個而已。
這就是小圈改造大圈,節改造筋,用筆改造筆勢。
謝謝各位。
本節要點:
· 節點可以把線條分段。
· 善用節點可以豐富缐條的形态。
· 怎樣寫好"口"字的四條線。
複習思考:
· 上面這個"口"字左下角開口,下面這個右下角開口,這是用筆不同呢,還是取勢不同,還是結字不同?
· 王羲之這個"足"字上面"口"的第一豎,起筆是兩面換,還是三面換?試寫一下。
圖文内容有視頻示範:請觀看黃簡講書法三級課程08——節的作用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