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社會責任兩個維度

社會責任兩個維度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30 05:30:29

社會責任兩個維度?作者:陳繼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傳統士德研究”負責人、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暨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社會責任兩個維度?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社會責任兩個維度(論轉向與社會責任的主體建構)1

社會責任兩個維度

作者:陳繼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傳統士德研究”負責人、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暨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古代士、農、工、商“四民”之等級結構,賦予了士人相對于普通民衆的社會優越性。儒家的“四民”論從觀念上證說了這一現象的合理性,并将其根據歸結為士人的道德優越性,單一性的社會責任主體結構由此得以建構。随着傳統“四民”論的兩次重大轉向,社會責任的主體結構逐漸從差等的單一性趨向平等的多維性。

傳統“四民”論:單一性的社會責任主體結構之确證

在早期儒家那裡,就開始了關于“四民”之身份等級與社會責任之内在關系的思考。從孔子對樊遲請求“學稼”“學為圃”的批評,到孟子關于士人“食志”與農人、匠人之事的比較,再至荀子對農、賈、百工、士大夫之職業内涵的闡述等,早期儒家的“四民”論中無不貫穿着對“士志于道”之價值命題的認同。在此種意義上,對“道”(“德”)的擁有被闡釋為士人的身份特質,并成為其居于“四民”之首的内在根據。士人由此被視為承擔道德責任——特别是天下國家之社會責任的唯一主體,其責任内涵即如孟子所言“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至于其内在根源,則被儒家歸結為職業的分化。具言之,士人因其職業——“學”而能夠體悟并獲得“道”,農、工、商則因職業限制而被排除在“學”之外,自然無法與“道”發生連結。由此,早期儒家基于身份等級建構了社會責任主體的單一性結構,并在思想史中得到了持續的響應。

“四民異業而同道”:社會責任的單一性主體結構之松動

至明代,士人身份開始突破“學”與“職”的限制,“四民”論由此出現了第一個轉向,其标志即王陽明所言“四民異業而同道”。這一觀念的提出,意味着士、農、工、商在“道”的面前獲得了完全平等的地位。這似乎解構了社會責任主體的單一性結構。值得注意的是,“同道”之“道”意謂“生人之道”,即“治生”。這是王陽明對“學”之内容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此而論,“四民”平等毫無疑義。但是,在《傳習錄拾遺》中,他又指出:“若以治生為首務,使學者汲汲營利,斷不可也。且天下首務,孰有急于講學耶?”以“講學”為首務,實際上是在“學”之内容的層次之分中确證了“道”的主導性地位,“學”之主體依舊被限定為士人(學者)。此種意涵在《書魏師孟卷》中得以明确,王陽明将“愚不肖者”視為“自蔽自昧而不肯緻之者”,意謂普通民衆将“學”排除出了自由意願之外,唯有士人才有可能通過“學”掌握“道”。就此而論,“四民”平等并不成立。

由于無法完全突破職業的等級層分,“四民異業而同道”依舊沒有跳出社會責任主體的單一性結構,但卻使其開始發生了松動。明代亦有另外一種聲音,據《明儒學案·泰州學案》所載,羅汝芳以孝弟慈為例,認為缙紳士大夫與群黎百姓在立身行道方面“未嘗有不同者也”。此可謂對王陽明觀點的進一步開拓,然其并不占據主流地位,亦沒有要求普通民衆與士人平等地承擔社會責任。明清之際,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提出一個重要觀點:“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這就賦予了普通民衆“保國”之間接責任,從而使社會責任主體的單一結構發生了根本性松動,但依舊沒有完全突破身份等級對責任主體的限制。

四民皆士:社會責任的多維性主體結構之形成

“四民論”的第二個轉向是晚清時期“四民皆士”觀念的出現。清代延續了始自明清之際的一個社會現象:商士、農士逐漸從職業化的讀書人中分化出來。魏源在《南村耦耕圖記》中對此作了客觀描述:“有士士者,有農士者,有商士者。”又說:“豈士之所存,固有泓其中而不膠于迹,而未可一概而論者欤?”意思是:判定士人身份的關鍵在于内心之“志”,這就使士人身份擺脫了職業的限制而成為各行各業中的“民之秀者”。但魏源的思想并沒有突破傳統觀念,僅僅開啟了“四民皆士”之前奏。在列強入侵、西學東漸的晚清變局下,傳統“四民”結構逐漸解體,“道”所标志的儒家價值體系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與挑戰。“四民皆士”觀念由此得以推出,實現了對傳統“四民”論的真正突破。

在相關論述中,以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的議論最具典型性。通過對士人身份特質的解構,他基于身份平等建構了一個社會責任主體的多維性結構。首先,他使士人身份在觀念上徹底突破了“學”與“職”的限制。他說:“凡國之民,都為五等:曰士、曰農、曰工、曰商、曰兵。士者學子之稱,夫人而知也。然農有農之士,工有工之士,商有商之士,兵有兵之士。”所謂“士者學子之稱”,即士為知識與技能擁有者的符号表征,廣泛指稱各種職業群體中的優異者,而非職業的“學習道藝”者。梁啟超進一步指出,“農而不士”“工而不士”“商而不士”“兵而不士”導緻了中國與歐美在經濟、軍事上的巨大差距,是中國積貧的重要根源之一。言下之意,如果變革教育體制,使農、工、商、兵等皆如士人一樣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便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國民素質,增強經濟、軍事實力。他進一步打破了性别限制,認為婦女亦可以通過“學”而成為士人中的一分子。傳統士人的身份特質由此遭到了外在解構。梁啟超亦通過對“學”之内容的重構實現了對士人身份的内在解構。他認為,士人應超越“聚千百帖括卷折考據詞章之輩”,以“曆代掌故”“萬國形勢”所指向的實用知識作為“學”的主要内容,進而以“行新政、抵外侮”作為終極價值追求。這就使“學”完全突破了儒家之“道”的框架,所有職業群體皆可因“學”而與“道”發生連結。

在上述意義上,梁啟超賦予“四民”平等的社會地位,完全否定了職業等級分層之傳統觀念。他進一步取消了由身份等級而産生的道德分層,建構了一種以平等為導向的社會責任主體的多維性結構。在《呵旁觀者文》中,他提出了“國民”概念:“國事者,國民人人各自有其責任者也。愈賢智則其責任愈大,即愚不肖亦不過責任稍小而已,不能謂之無也。”意思是,作為平等的“國民”,不同的職業群體皆應承擔社會責任。人與人之間的智愚之别并不能成為放棄社會責任的理由,而隻能是決定責任大小的依據。由此,社會責任主體的單一性結構被徹底解構了。但梁啟超并沒有完全否定“士志于道”的傳統,而是将之轉換為責任的層次之分,認為知識分子應當負有更大的社會責任。在《新民說》中,他以“既有思想之中等社會”(知識分子)作為提升國民能力之主體,從而将承擔社會責任之主體限定為作為“少數人”的知識分子。因之,完全平等的社會責任主體并沒有完全得以建構。

新文化運動時期,出現了類似“四民皆工”的觀念。這是一種全新的觀念建構。如李大钊在《庶民的勝利》中說:“我們要想在世界上當一個庶民,應該在世界上當一個工人。”體力勞動者、腦力勞動者平等地被視為勞工中的一分子,社會責任主體完全突破了職業差異而實現了平等,所謂責任大小之分亦不複存在。這一思想為中國共産黨發揚光大,并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建立了人民的政權,人民平等地成為承擔社會責任的主體。曆史由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光明日報》( 2021年02月24日1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