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牡丹之都菏澤歡迎你

牡丹之都菏澤歡迎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18:20:30

牡丹之都菏澤歡迎你(一朵花的力量)1

4月15日,菏澤市胡集鎮黃屯村村民在查看林下牡丹生長情況。本報記者朱峥攝

牡丹之都菏澤歡迎你(一朵花的力量)2

菏澤曹州牡丹園内盛開的牡丹花。 本報記者朱峥攝

落盡殘紅始吐芳,

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誇天下無雙豔,

獨占人間第一香。

這首晚唐文學大家皮日休描寫牡丹的詩作,流傳甚廣。牡丹寓意富貴吉祥,千百年來被人們傳誦,在中華優秀文化典籍中頻頻出現,佳作叠出。

如今,在被譽為“中國牡丹之都”的山東菏澤,圍繞國色天香的牡丹花,人們書寫的“作品”不再限于紙上。近年來,菏澤充分利用種植規模、種質資源、種養業态等獨特優勢,實現立體綜合開發。走進菏澤,你會發現,這裡的“花樣故事”引人入勝,“花樣經濟”異軍突起,“花樣生活”無比美好。

依靠一朵花的力量,大美菏澤寫就了綠色發展的生動案例。

花樣故事

菏澤的牡丹栽種曆史非常悠久,當地人對這種典雅端莊、氣度不凡的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采訪發現,在菏澤,到處都能巧遇愛花惜花的民間“秋翁”,當地懂牡丹的人多,能如數家珍地介紹牡丹的起源、習性、種植曆史和價值的人也不在少數。

對于菏澤牡丹的曆史,菏澤市文旅局非遺科科長朱曉雯長期潛心研究,頗有心得。她告訴記者,衆多專家研究認定,當地牡丹栽植始于隋,興于唐,明代已成為全國的栽培中心,清代被譽為“甲天下”,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曆史。

早在隋代,曹州就出了齊魯桓這樣的著名花師,曾為隋炀帝培育出高過樓台的牡丹花。曹州就是當今的菏澤。唐朝開國功臣徐懋功是曹州人,他将長安禦花園的牡丹帶回老家種植,這應該是引進牡丹外來品種比較早的事例。隋唐之後,據說曹州“村村有花園,戶戶養牡丹”,諸多傳說雖然難免誇張,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牡丹的喜愛。

曆代吟詠牡丹的詩賦,更是濃墨重彩。據不完全統計,大唐時期,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名家吟詠牡丹的詩詞約有100多首,宋代則超過1000首,明清文士詠牡丹的詩詞傳世更多,粗略統計達數千首之多。李白《清平調》裡的“雲想衣裳花想容”無愧千古名句,明代李夢陽對牡丹情有獨鐘,寫出的牡丹詩連綿成組,開篇便是“自知國色無倫比,放遍群花每後開……”

遍檢牡丹詩文,“曹州”作為地名頻繁出現。菏澤處于黃河沖積平原,滔滔黃河帶來肥沃的土壤,孕育了國色天香的牡丹花。

2011年,牡丹傳說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涵蓋與牡丹相關的民間傳說故事。其中包括了人物傳說、地名傳說、品種傳說和風俗傳說等,保護單位定在菏澤市牡丹區文化館。

相對而言,菏澤市牡丹産業發展中心的專家更在意牡丹的開發價值,中心負責人陶福占說,牡丹可不僅僅是好看,而有實實在在的價值。人們最早對牡丹的認識,正是其藥用價值。1972年,在甘肅省武威市柏樹鄉發現的東漢早期醫簡中,已有用牡丹治療“血瘀病”的處方。醫學經典《神農本草經》稱:“牡丹味苦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是這樣解釋牡丹的:“雖結子而根上生苗,故謂之牡丹。”李時珍還對牡丹及其别名作了相應的闡釋:“唐人謂之木芍藥,以其花似芍藥,而宿幹似木也。群花品中,以牡丹第一,芍藥第二,故世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

宋代鄭樵《通志》記載:“古今言木芍藥,是牡丹。”其中的安期生《服煉法》雲:“芍藥有二種,有金芍藥,有木芍藥。金者,色白多脂;木者,色紫多脈,此則驗其根也。然牡丹亦有木芍藥之名,其花可愛如芍藥,宿枝如木,故得木芍藥之名。”

史料記載,中國是牡丹的原産國。曆史上,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河谷之中,到處都盛開着野牡丹。明清時期,菏澤已大規模種植牡丹,素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稱。

“明朝以後牡丹的全國種植中心就是菏澤,北京種植的牡丹百分之九十都來自菏澤。”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說,“到了清朝蒲松齡寫《聊齋志異》的年代,曹州的牡丹已經非常有名,可以拿出自己獨有的品種來反哺洛陽,這就是當年曹州牡丹的威風。”

今天,菏澤牡丹同樣擁有極為特殊的地位。北京景山公園、圓明園、奧林匹克公園等地都種植了來自菏澤的牡丹。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2400餘盆菏澤牡丹綻放天安門廣場;2019年4月“國色天香-紫禁城裡賞牡丹”菏澤牡丹主題展在故宮舉行,1.5萬盆牡丹、2.6萬枝鮮切花及牡丹衍生品、牡丹文創産品與海内外遊客見面;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菏澤反季節催花牡丹亮相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名花遇到名家,也為後世留下許多佳話。茅盾、冰心、舒同等多位文化名人與菏澤因牡丹而結緣。

菏澤日報副總編、牡丹晚報總編輯潘若松介紹,當地文學刊物《牡丹》的刊名為茅盾題寫,字體典雅秀麗、端莊大方;1992年11月,菏澤市文廣新局退休幹部魏玉傳寫信給冰心老人請求為菏澤牡丹題詞,冰心寫了“十裡散香蘇地脈,萬花低首避天人”兩句詩作為回信;菏澤曹州牡丹園觀花樓前的一方石碑格外醒目,“曹州牡丹甲天下”出自書法家舒同手筆。

菏澤牡丹以其花大、型美、色豔、香濃著稱于世。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菏澤牡丹獲得111個牡丹獎項中的81個。

2012年3月16日,經申報、考察、評審,中國花卉協會正式授予菏澤市“中國牡丹之都”。

“花随人意開,四季看牡丹。”4月中旬的菏澤曹州牡丹園,鮮花怒放,空氣中彌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氣。對滿園春色,高級農技師趙信勇習以為常,因為在曹州牡丹園,牡丹已實現了一年四季的“盛開自由”。趙信勇告訴記者,菏澤僅觀賞牡丹就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80個品種,每年谷雨前後萬花齊放,令人如癡如醉。

花樣經濟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在菏澤,牡丹不僅具有觀賞價值,當地還緻力打造牡丹産業鍊,積極推動牡丹産業“接二連三”轉型,即從單一種植觀賞向精深加工、花卉及産品交易、文化創意等産業形态跨越。過去隻看一朵花,而今全産業鍊立體綜合開發,牡丹綻放出絢麗的産業之花。

“牡丹全身都是寶,目前菏澤開發出260多個牡丹相關産品,年度總産值已近100億元。”中國園藝學會牡丹芍藥分會副秘書長龐志勇說。

據統計,菏澤成片種植牡丹在500畝以上的園區基地就有20多個。當地還是國内外最大的牡丹種苗交易中心,累計輸出牡丹種苗約60億株,每年向美、俄、德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170多萬株種苗。

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化妝品……走進菏澤堯舜牡丹産業園,琳琅滿目的産品讓人目不暇接。在科技助力下,“一朵花”的跨界之旅令人啧啧稱奇。目前,菏澤市牡丹加工企業已發展到14家,生産規模、産品檔次一直引領國内同行業發展。

“牡丹花可賞,根入藥,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兼具觀賞、藥用和食用價值,發展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随着産業開發不斷深入,我們已達到了把一朵花‘吃幹榨淨’的開發水平。”陶福占說。

目前,菏澤牡丹産業實現了由觀賞拓展至食用、藥用、保健等多個領域,從入食、入茶、入酒的牡丹食品,到牡丹特色保健品、化妝品,再到牡丹瓷、牡丹畫、牡丹真花等文創藝術品,貫穿農業、工業、服務業各個産業領域,牡丹香、牡丹絲綢、牡丹剪紙等牡丹文創産品“百花齊放”。

陽春三月,記者在菏澤市牡丹區胡集鎮黃屯村看到,上千畝楊樹林郁郁蔥蔥,林間種植的油用牡丹形成白色的花海,一望無際;陽光透過樹葉灑在牡丹花上,人步入其中,不時驚起三兩隻鳥兒。

“我們村‘林下牡丹’的效益很好,樹木和牡丹都有收入,每畝一年能增加純收入2000多元,比單一品種種植賺錢多。”黃屯村黨支部書記黃繼合說。

在牡丹區黃堽鎮的宋莊村,牡丹“住進了”現代化的智能溫控大棚。與常見的大型盆栽牡丹不同,這裡的“案頭”牡丹走起了“小可愛”風格,植株較小、花色齊全的微型盆栽牡丹令人愛不釋手。

“微型盆栽又稱案頭牡丹,适于放在辦公桌上,方便居家觀賞,因為牡丹小而精,更适應電商銷售。”菏澤谷雨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建立說,這樣的牡丹經過電商運輸,為千家萬戶的廳堂增添了無限春色。

“一朵花的力量”給當地大量群衆帶來了穩定的收入。

“以往我都是外出打工,後來村裡建了牡丹産業園,我就流轉了家裡的地,在園區工作,既能就業又能顧家,挺好!”牡丹區皇鎮街道王橋村村民韓剛告訴記者,他在園區一個月能掙四五千元。

王橋村黨支部書記王建林說,為更好打開牡丹銷路,黨支部帶領群衆大力發展電商營銷,引導村民通過網絡平台銷售,花農過去“開着貨車跑全國”,現在“坐在家中賣全國”。電商新業态培育出衆多倍受人們歡迎的“土味主播”,僅王橋村就有100多人。

皇鎮街道與菏澤學院合作,在浩森牡丹園建立了山東省第一家牡丹産業博士工作站,引導研發四季牡丹、催花牡丹等牡丹培育技術,培育出分别适應南方濕熱氣候、東北濕冷氣候、西北幹冷氣候的品種200多個。目前,這裡的牡丹種苗、盆栽牡丹、鮮切花等産品琳琅滿目,技術研發與服務、新品種培育、牡丹投資等多方位發展,初步形成了集“産學研用銷遊”于一體的産業體系,有效帶動群衆增收緻富。

說到牡丹産業發展成效,皇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穆靜顯得有幾分興奮。穆靜告訴記者,2021年當地冬季催花牡丹産量10萬盆,容器牡丹20萬盆,鮮切花年産1000多萬枝,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帶動周邊群衆就業2000餘人,牡丹種植戶人均收入5萬元以上。

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說:“牡丹是我們的一張靓麗的名片。菏澤将堅持大衆化、市場化、産業化、人文化、國際化‘五化并舉’,叫響牡丹優勢品牌,讓世界更愛菏澤牡丹。”

花樣生活

行走在菏澤市的街巷之間,你一定會發現,那朵無處不在的牡丹花已經深深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牡丹既可以是街道的名稱,如牡丹路、凝香路、華英路、繁花巷,也可以是遊覽休憩場所的名稱,如天香公園、牡丹廣場,還可以冠名學校,如牡丹小學、牡丹中學、花鄉小學……

曆史上,牡丹元素就裝點着菏澤人的生活。時至今天,在一些地方的老街老屋上,房檐的瓦當燒制着牡丹,雖飽經風雨侵蝕,花瓣、花萼、花莖依然清晰可見。普通人家裡,骨雕牡丹屏風、燙印牡丹烙畫如今也是常見的裝飾。

在立體綜合開發進程中,與牡丹有關的傳統工藝同時得以發揚光大。當地将牡丹文化與陶瓷技藝結合,讓原本“平鋪”在瓷盤上的牡丹得以立體盛開。

一撚、一提、一勾,乳白色的土坯竟“綻放”出牡丹的花瓣。制作師文璐璐手法格外熟練,不過一會兒的工夫,半成品就在面前擺成一排。“撚制花瓣講究一種感覺,最薄的地方隻有幾毫米,要用手指發力由裡到外撚出形狀,之後再調出牡丹花的折痕。”文璐璐說,這些瓷土做的牡丹花,便是菏澤牡丹瓷的坯子。

“制作牡丹瓷一般分5層,少的有40多瓣,多的80多瓣。”車間主任周笑天告訴記者,菏澤牡丹瓷制作工藝繁複,每件牡丹瓷都是純手工打造。即便作為陪襯的牡丹葉,都按照真實比例拓制,以最大限度還原葉脈的真實紋路。半成品經過施釉,在高溫下燒制三遍,就會得到色彩鮮豔亮麗、層次感極強的藝術成品。

堯窯舜陶文旅産業發展(菏澤)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常鎖說,企業正嘗試将牡丹瓷向藝術生活化發展,研發耳釘、發簪、胸針等“小而精”的裝飾品,讓牡丹融入更多生活的細節。

牡丹,寄托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菏澤市巨野縣洪廟村農民書畫基地一處畫室裡,畫師王善花手上拿着兩支畫筆交替使用,起稿、勾線、上色……一筆一畫、一絲不苟。不多久,一朵風姿綽約的牡丹花躍然紙上。“畫一幅能掙四五百塊錢,一個星期差不多能畫一幅,還不耽誤家裡的活。靠着畫牡丹,這幾年俺家裡的生活好多了。”身有殘疾的王善花說,自己從2014年開始師從本土畫師學習繪畫,一直堅持到現在。

巨野縣是中國文聯命名的“中國農民繪畫之鄉”,也是中國工筆畫學會命名的“中國工筆畫之鄉”。近年來,巨野縣把培育壯大書畫産業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建設書畫示範基地。基地招募學員時主要以留守婦女和殘疾人等為重點對象,助其通過培訓成為職業畫工。

“牡丹畫是巨野工筆畫的當家品種,畫師們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糅合現代工藝手段精工細作,作品獨具特色。”巨野縣書畫院院長程軍偉說,畫中的牡丹枝繁葉茂、色彩飽滿、惟妙惟肖;花葉層次分明、錯落有緻,花頭或含苞待放、或搖曳生姿;枝幹、嫩芽、花苞等交相呼應,突顯了牡丹的雍容華貴。

描繪牡丹神韻的巨野工筆牡丹畫,已成為山東地域文化的一張名片。來自這裡的牡丹畫作,如《花開盛世》《錦繡春光》《冠豔群芳》《國寶獻瑞》《盛世中華》等,先後亮相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重大活動,以及人民大會堂山東廳等重要場所。

春天如約到來,菏澤牡丹再次怒放。已舉辦31屆的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遊節推出“雲賞牡丹”活動,通過互聯網直播平台幫助五湖四海的觀衆一睹牡丹花容,活動開啟前兩天時間,全網就有超過1.5億人次在雲端賞花遊春,“山東菏澤400歲牡丹王開花”更是成為熱搜話題。正在舉辦的“牡丹文化藝術大展”通過VR雲展廳将藝術展搬進雲空間,打造一場永不落幕的藝術盛會。

菏澤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鹿展介紹,這屆展會共收到來自全國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賽作品近4萬件,評出美術作品98件、書法作品100件、攝影作品100件、文創作品300件集中展出。“雲展覽”貫通時空,讓牡丹花得以“貫四季而不衰,曆時光而益固”。

如果你有機會去菏澤,與當地人說起牡丹,話題說不盡,氣氛也總是格外熾熱的。他們一定會熱情地推薦你去曹州牡丹園等10多個園區看一看,去郊外連片的牡丹田園裡走一走,領略這一朵花的無盡魅力。他們還會提醒你,牡丹宴的菜品豐富多彩,色香味不同凡響,千萬不要錯過,否則将是一大憾事。 (記者王念、闫祥嶺、張昕怡 參與記者蕭海川)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