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以面食聞名,涼皮更是個中翹楚。
對陝西人來說,涼皮是一種基于地域特色的改造食物,夏能解暑,冬可保溫,尤其是在夏季烈日炎炎的關中平原,沒有比涼皮更清爽的食物了。
酸開胃,辣提香,又無熱氣叨擾,介于正餐和小吃之間,解饞和充饑一氣呵成。
陝西号稱有百種面食,單是涼皮在各個地區之間就有不同,它的曆史是否真的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時期已不可考,卻足以證明涼皮存在于陝西人最初的記憶裡。
陝西涼皮依據原料、制作方式、調味方法的差異可分為米皮、面皮、擀面皮、麻醬涼皮等幾個大類,口感各異,俱有追捧。
今天帶大家品一品這些吃一口就酸辣爽快的皮兒!
涼 皮
制作涼皮的關鍵環節是洗面筋,很多陝西人都會在家自制涼皮。
把面粉加鹽、水和成團,蓋上濕布醒 30 分鐘,再把醒好的面團放進水裡反複揉搓,直到面團變成微微泛黃、有細小孔洞的面筋。
洗面筋的水靜置分層之後,下層的沉澱物就可以用來做面皮了。
很多陝西人的記憶中,家裡總有兩個專門用來蒸涼皮的模子,給模子裡刷一層熟油,一勺面糊晃勻,隔水蒸幾分鐘,再放進涼水裡冷卻,兩個模子交替使用,不用調味就能聞見面皮香混合着油香,勾動味蕾。
将涼皮切條之後按照喜好放上面筋和豆芽,有些家裡還會加上黃瓜、小芹菜等時蔬,倒上蒜水、鹽、醋,再加一勺辣椒油,拌勻了就能吃,酸辣爽口。
米 皮
陝西有句俗話:“乾州的鍋盔岐山的面,秦鎮的皮子繞長安。”
米皮最有名的地方便是秦鎮。秦鎮舊名沣都,是西周時的京畿之地,曆來物産豐富。
和一般的涼皮制作方法不同,米皮要将大米磨成粉,再曬成米面,米面加水、鹽和勻,用溫水燙開之後再加涼水和成米漿。
把米漿倒在鋪了濕布的蒸籠裡抹平,旺火 10 分鐘就能蒸熟。
去手工做米皮的小店,最有趣的就是看老闆切米皮,用的鍘刀足有 1 米長,左手壓住一頭,右手握刀快速上下,米皮就在刀下變成了細長條狀。
秦鎮米皮用的辣椒油格外講究,茴香、花椒、幹辣椒等佐料放在油裡反複熬制,越熬越紅,越熬越亮,香氣撲鼻,辣味十足。
擀面皮
擀面皮是寶雞地區的特色面食,尤以岐山擀面皮最為出名。
擀面皮據說是由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口感筋道又有韌性,和其他涼皮大相徑庭。
擀面皮制作過程也很特别,洗面筋和沉面糊的步驟和制作涼皮完全一緻。
到了要蒸的時候,則是将整盆面糊直接上鍋蒸到半軟,用勺子刮出一塊,迅速用擦油的擀面杖擀平放進蒸籠裡,抹一層油再放一張,最後一張張摞成一疊,上鍋蒸近 1 小時才算完成,非常考驗功力,擀面皮的名字也正是由此而來。
很少有人家裡會自己做擀面皮,店裡也是每天早上現做現賣,因為做好的擀面皮哪怕放在冰箱裡保存,也會變得堅硬難以下咽。
因此相比其他種類的涼皮,擀面皮更像是一種當地私享的舌尖樂趣。
麻醬涼皮
麻醬涼皮也稱麻醬釀皮,是一種清真吃法,在西安回民街處處可見。
涼皮的做法并無特别之處,隻是蒸得較厚,口感綿軟,調汁水的時候以麻醬的味道為主,更加黏稠,但酸味并不明顯,也很少會大量添加辣椒油。
品嘗麻醬涼皮,吃的就是麻醬和厚面皮濃郁的滋味。
涼皮的滋味其實非常簡單,正是這種簡單使其在八百裡秦川的千百年曆史中,始終未曾消逝,反而愈發堅實。
陝西人一日三餐都可以吃涼皮,配着稀飯、肉夾馍也可以吃涼皮。
再小的館子,家家做出來的涼皮的厚薄、軟硬、調味用的汁水、搭配的辣椒油的味道都不相同,像是每家人的個性都融入其間。
醋怎樣,辣椒油夠不夠香,涼皮是不是自己家做的,都成了判斷一家店優劣的标準。
陝西人在這一點上也異常堅持,這是無論經過多少時光也不會被消磨的口腹之樂。
你愛吃涼皮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