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構建雙循環新格局的合理性

構建雙循環新格局的合理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2 19:03:16

構建雙循環新格局的合理性(如何理解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1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共分7個闆塊、100個問題,内容豐富、形式新穎,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是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輔助讀物。

今天,“學習時間”欄目與您一起學習

《如何理解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2020年末,央視報道《咬文嚼字》雜志發布“2020十大流行語”,逆行者、後浪、直播帶貨、雙循環等年度熱詞入選。其中,“雙循環”作為經濟領域專業術語走進大衆視野、成為新潮詞,反映了人們對我國經濟發展政策走向的普遍關注。2020年上半年以來,在多個場合反複強調,要“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我們黨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别是基于我國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明确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對于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促進世界經濟繁榮,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經濟在生産、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中持續發展,在國内國際的循環中動态運行,發展市場經濟必然要利用國内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協調國内國際兩個循環。改革開放前我國經濟以國内循環為主,進出口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很小。改革開放後我們打開國門,擴大對外貿易和吸引外資。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深度參與國際分工,融入國際大循環,形成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發展格局,對于我們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快速提升經濟實力、改善人民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黨中央把擴大内需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立足點,有效應對了外部風險,推動經濟發展向内需主導轉變,國内循環在經濟中的作用開始顯著上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基于國内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我們黨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改善了供求關系,同時堅持實施擴大内需戰略,使發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費需求拉動,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從2006年峰值的64.2%下降到2019年的31.8%。近幾年,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逆全球化趨勢加劇,有的國家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傳統國際循環明顯弱化。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進一步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内,更多依靠國内市場實現經濟發展。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國内市場主導經濟循環的特征會更加明顯。從需求看,我國擁有14億人口,其中有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我國商品零售額即将超過美國位居世界首位,經濟增長的内需潛力會不斷釋放。從供給看,我國基于國内大市場形成的強大生産能力,能夠促進全球要素資源整合創新,使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最大化發揮。總起來看,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對我國客觀經濟規律和發展趨勢的自覺把握,是适應我國發展新階段要求、塑造國際合作和競争新優勢的必然選擇。

習言習語

隻有立足自身,把國内大循環暢通起來,才能任由國際風雲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

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将持續上升,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會更加緊密,為其他國家提供的市場機會将更加廣闊,成為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立意高遠、内涵豐富,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又一重大理論成果。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握其深刻内涵,澄清一些模糊認識。比如,有人提出,新發展格局是否是中國迫于外部形勢的無奈之舉、被動之舉?是否意味着中國擴大開放政策将發生改變?是否意味着各地都應該搞自我小循環?答案是否定的。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舉和權宜之計。從國際比較看,大國經濟的特征都是内需為主導、内部可循環。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制造業第一大國,國内經濟循環同國際經濟循環的關系客觀上早有調整的要求。這是我們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首要考慮。特别是在當前國際形勢充滿不穩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必須積極作為,堅持立足國内、依托國内大市場優勢,化解外部沖擊和外需下降帶來的影響,确保在極端情況下我國經濟基本正常運行和社會大局總體穩定。要通過建立起擴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釋放内需潛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體系,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内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曆史過程。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内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内單循環。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同全球很多國家的産業關聯和相互依賴程度都比較高,内外需市場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内需潛力,使國内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以國内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更好利用國内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資源的能力,更好争取開放發展中的戰略主動。要科學認識國内大循環和國内國際雙循環的關系,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塑造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争新優勢,重視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内大循環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國生産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推動我國産業轉型升級。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國内大循環為主體,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環。我們提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是針對全國而言的。如果各地都搞省内、市内、縣内的自我小循環,搞“小而全”,甚至以“内循環”的名義搞地區封鎖,就會破壞國内統一大市場,阻礙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對于各地區來說,必須找準自己在國内大循環和國内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以及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有機銜接起來,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新理念引領新發展,新格局彰顯新優勢。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實施擴大内需戰略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強自主創新,推動産業鍊供應鍊優化升級,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态平衡。在供給側和需求側的良性互動中,在國内市場和國際市場的深度融合中,我國國内大循環将更有效率,國内國際雙循環将更加順暢,高質量發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寬廣。

來 源:學習強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