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呂後,我們往往會想到她的殘忍。呂後攝政十五年,她誅殺功臣韓信、彭越,殘害情敵戚夫人,大封諸呂,這些都顯示了呂後心狠手辣的一面。
但是,這隻是晚年的呂後。那麼,年輕時候的呂後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其實呂後也曾經善良過,她出嫁前是個乖巧的女兒,嫁給劉邦後也是個賢妻良母,她的性格經過了一個從善良到殘暴的轉變過程。
乖巧懂事的年輕時期
1.出嫁前是聽爹話的乖乖女
呂後原名叫呂雉,她的父親叫呂公,是單父縣人(今山東單縣),呂公有四個孩子,兩兒兩女。長子呂澤,次子呂釋之,長女呂雉,次女呂媭。本來,呂公在當地小有名望,生活安穩,可是後來得罪了當地很有勢力的豪強,為了避禍,搬到江蘇的沛縣。
呂公和沛縣縣令原來就是好朋友,所以呂家搬來的時候,當地的官員都來祝賀。
來的人太多了,而且都送上了厚禮,主持收禮事宜的人安排到:“各位賓客老爺們,來的人挺多的,堂裡容納不下,勞煩上禮不滿一千錢的,到堂下就坐。”
正在這時,來了一個人,他身份低微,卻看不慣這些有錢有勢的人,于是跟記錄禮錢的人謊稱“賀一萬錢”,便大搖大擺地進去了,實際上,他一個子兒都沒帶。這個人就是泗水亭長劉邦。
一萬錢這個數額太大了,當時沛縣縣令一年的收入也不過幾千錢。所以當劉邦走到内堂時,呂公趕緊起身迎接,當呂公看到劉邦後,就被他的面相鎮住了。據《史記》記載,劉邦有着高高的鼻梁,額頭隆起,鬓角和胡須都很漂亮。
隆準而龍顔,美須髯。——《史記·高祖本紀》
呂公善于看面相,覺得這個人以後能有所作為。
但是旁邊的人都說,這個人叫劉邦,有許多不良嗜好,喜歡吹牛,沒錢還愛喝酒,不務正業,還欠了一屁股酒債。就勸呂公趕緊把他趕出去。
可是呂公不但不聽,還陪着他喝酒,喝到興頭上,呂公就示意劉邦,讓他待會兒留下來。賓客散去後,呂公跟劉邦說:“我喜歡給人相面,見的人太多了,從沒見過的面相這麼好的,如今我有個女兒待字閨中,我想把她嫁給你,如何?”
對于劉邦來說,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所以很高興就同意了。
要是在外人看來,劉邦和呂雉這兩個人差别很大。首先是家庭條件差别很大,一個很富,一個很窮;其次是年齡差距也大,一個不到二十歲,一個已經過了四十,看起來是門不當戶也不對。
但是呂公很看好劉邦,讓女兒嫁給他。呂雉當時看起來也是個乖乖女,雖然要嫁的這個大叔比自己大二十多歲,又沒錢,還是聽從父親的話嫁給了劉邦,可見這時候的呂雉還是很乖順的。
2.婚後的呂雉是個賢妻良母
結婚後的呂雉,是一個賢妻良母的形象。她沒有富貴人家小姐的樣子,而是照顧劉邦一家老小,下田勞作,勤儉節約,還給劉邦生下了一兒一女。
反過來看劉邦,非但沒能給呂雉帶來富裕的生活,還經常惹麻煩。
秦始皇晚年修建骊山陵墓,作為泗水亭長的劉邦負責押運一批到骊山的刑徒。可是剛出發不久,就遇到了暴雨,再加上劉邦疏于職守,很多刑徒就紛紛逃跑,無奈的劉邦隻好把剩餘不多的刑徒也全部放走。無法交差的劉邦為了躲避秦朝中央政府的追捕,隻好在芒砀山隐居下來。
劉邦落草之後,呂雉也沒有怪罪丈夫,呂雉一邊忙着打理家事,一邊長途跋涉,去給劉邦送飯和換洗的衣服。
有妻如此,是劉邦的福氣。
但是隐居終究不是長遠之計,就在劉邦找不到突破口時,一個突發事件幫了他的大忙。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對潛伏在芒砀山的劉邦是個好消息。
劉邦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兩個月後,劉邦就在蕭何等人的建議下,在沛縣殺死了縣令,被擁立為沛公,率衆起義,正式加入起義的隊伍當中。
從躲在山裡的逃犯到成為沛公,劉邦邁出了人生身份轉換的一大步。
而呂雉則作為女眷,留在家中,用弱小的臂膀,扛起養家糊口的重擔。
到這裡我們看,呂雉出嫁前是個聽爹話的溫順的女兒,嫁給劉邦後是個賢妻良母,劉邦起義後也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此時的呂雉還是一個非常正面的形象。
呂雉性格的轉變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後期的呂雉在性格上有了180度的大轉變?我個人認為,一個可能是史書對早期的呂雉進行了美化。又或者是呂雉後來經曆的兩起重大的事件,對呂雉的性格造成了改變。這兩件事,一件關于“生命”,一件關于“愛情”。
1.生死考驗:在項羽的軍營中做人質
公元前207年十一月,秦帝國的最後一位國君秦王子嬰,被西楚霸王項羽所殺,秦王朝也正式宣告滅亡。
不久後,開始了劉邦和項羽長達四年的楚漢之争。
在著名的彭城之戰中,劉邦率領 56萬漢軍不敵項羽3萬人馬。失敗後劉邦落荒而逃,為了逃命,把他和呂後生的兩個孩子踢下車,多虧了車夫夏侯嬰拼死保護,才救回了這兩個孩子的命。
然後,項羽又把呂雉和劉邦父母扣押起來,做了人質。
“乃取漢王父母于沛,置之軍中以為質。”
一次劉邦與項羽兩軍進行對峙,項羽還把呂雉等人押到陣前,用“烹太公”來威脅劉邦。沒想到劉邦表現得全然不在意,甚至還說“幸分我一杯羹”,也就是烹饪好後分我一塊這樣的話。
看到劉邦不顧妻子、孩子和家人的死活,大概呂雉也有心如死灰的那一刻。
呂雉在項羽的軍營中被囚禁了兩年,等到了楚漢議和,終于回到劉邦身邊。
2.愛情考驗:兩個女人之間的争鬥
又過了幾年時間,劉邦擊敗項羽,正式登基稱帝,建立漢朝,呂雉也成為皇後。呂雉的兒子劉盈也成為太子。
呂後為劉邦付出了很多,可是劉邦一直想廢黜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的兒子為太子。
在劉邦的後宮中,他最喜歡的就是這位戚夫人。戚夫人比劉邦小了30多歲,年輕貌美,能歌善舞,會吹奏樂器,所以劉邦很喜歡她。
而且戚夫人又給他生了兒子劉如意,劉邦也愛屋及烏,很寵愛劉如意。劉邦想廢掉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
“今戚夫人日夜侍禦,趙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終不使不肖子,居愛子之上。”《史記·留侯世家》
在朝堂上,劉邦把打算更換太子的事情跟大臣們讨論,但是遭到張良、叔孫通、周昌等的反對。張良他們的理由是:立嫡立長的傳統不能廢,而且太子的仁義世人皆知,呂後對漢朝的建立也有功勞。
劉邦沒有辦法,就把這件事暫時緩了下來。
呂後知道了劉邦想廢掉劉盈,立戚夫人的兒子為太子,非常驚慌,趕緊請足智多謀的張良給她出主意。
張良說劉邦最看重四個老頭,東園公、甪裡先生、绮裡季和夏黃公,都住在陝西的商山,人稱“商山四皓”。“皓”是白的意思,因為四個老頭胡子眉毛都白了,所以叫“四皓”。
劉邦非常看重這幾個老頭,屢次請他們出山,就是不來,張良對呂後說,如果能把這四個人請來,輔佐太子,或許能改變劉邦的心意。
呂後聽完,寫了封非常謙恭的信,然後讓她的大哥呂澤,帶着重金厚禮去請商山四皓。四皓看了信,收下了禮,就出山了。
這四位德高望重、聞名遐迩的“商山四皓”,就出山輔佐太子,當太子的老師。
在一次宴會上,劉邦發現,在太子的身後,站着四個老頭,看起來都是八十有餘,眉皓發白,容貌甚偉。
劉邦趕緊打聽這幾個人是誰,這才知道,原來這就是自己找了很多年都不來的商山四皓,劉邦很奇怪,說我請你們不來,憑什麼我兒子一請你們就來呢?
四個老頭講了一番道理:聽說陛下您對文人向來不尊重,所以我們害怕被您羞辱。但是太子是一個對文人十分尊重的人,所以我們就來了。
劉邦想,太子既有朝中大臣們的支持,又有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輔佐他,要想廢掉他,着實很難。于是打消了廢掉太子的想法。
為了勸慰寵妃戚夫人,劉邦還寫了首《鴻鹄歌》,由自己演唱,戚夫人在旁邊伴舞,表達自己愛莫能助、無可奈何的心情。
經過了在敵軍營中做人質的生死考驗,以及失去劉邦寵愛這兩件事,相信對呂後的觸動一定是巨大的。也許呂後的性格就這樣有了180度的大轉變,從此那個賢惠淑德的呂雉一去不複返,隻剩下朝廷上兇狠殘暴的呂後了。
呂後的兇狠殘暴
呂後的兇狠殘暴體現在誅殺功臣、殘害情敵、大封諸呂這三件事上,特别是用“人彘”的方法對待戚夫人,太過聳人聽聞,直接造成了如今呂後在我們頭腦裡一個惡毒的形象。
1.誅殺功臣
最初劉邦和項羽交手的時候屢打敗仗,後來他能夠取得成功離不開“漢初三傑”的努力,這三位就是韓信、彭越和英布,其中韓信和彭越都是被呂後誅殺的。
因為韓信在軍中聲望很高,劉邦登基後一步步打壓,呂雉更為堅決果敢,她聯合蕭何把韓信騙到宮中,将韓信綁起來,挂在城樓之上,被一群宮女用竹竿捅死了。
除了韓信,“漢初三傑”的另一位彭越也被呂後騙殺,還被剁成肉醬送給各個異姓王。
呂後之所以下定決心誅殺這些功臣,是為了他兒子劉盈考慮。據說,呂後曾向身邊的心腹審食其說過這樣的話:“你看那些功臣元勳,向先帝北面稱臣已是别扭委屈,有可能心甘情願侍奉少主嗎?”
是啊,這些功臣連劉邦都不服氣,又怎麼會服太子劉盈呢?所以呂雉就先下手為強了。
2.殘害戚夫人和劉如意
劉邦去世後,呂後的兒子,17歲的劉盈登基,成了漢惠帝,呂雉成為皇太後。
如今的呂後,在朝廷上大權獨攬,連韓信、彭越都說殺就殺,對于自己的情敵戚夫人和她的兒子,更是不在話下。隻是沒有人會想到,呂後的手段會是這麼狠毒。
呂後的第一個目标是趙王劉如意。
當時,漢惠帝劉盈作為劉如意的哥哥,擔心弟弟的安全,就讓劉如意跟自己住在一起。可是百密難有一疏,一天早上,漢惠帝出去打獵,劉如意還躺在床上不起,呂後聞訊後送來毒酒,逼着劉如意喝了下去,劉如意就這樣被害死了。
呂後的第二個目标是戚夫人。
呂後非常痛恨戚夫人,為此她發明了一種非常兇殘的懲罰辦法“人彘”:她命人将戚夫人的雙手砍掉、雙腳砍掉、眼睛挖瞎、耳朵熏聾、聲帶毀掉出不來聲音……把這樣一個血肉模糊的肉球,放進廁所,在裡邊蠕動了三天。
雖然憎恨情敵,但是呂後這麼殘忍的做法還是很難解釋的,很多人讀曆史都最害怕的就是讀到這種東西,不敢細想那場面。可是,呂雉還帶自己的兒子漢惠帝來看,結果漢惠帝看完後大病一場,從此卧床不起,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呂雉這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3.大封諸呂
漢惠帝去世,對呂後的打擊是很大的,作為母親她失去了愛子,作為皇太後她在朝廷上更加勢單力薄。所以呂後為了鞏固自己的位置,尋找幫手,開始大肆地封王。
受封的既有劉家人,也有呂家人。不過劉姓宗室封到的都是小國,呂家成員封到的都是大國,也就是梁王呂産、趙王呂祿和燕王呂通。
可是,這三大國的王,原本都是劉邦的兒子,但是呂後把劉邦的兒子一個個害死,把王位給了呂氏家族成員。
當時呂後對劉氏大開殺戒,對諸呂大肆分封,讓整個朝廷籠罩在腥風血雨中。
這種做法,自然遭到劉氏宗室和王陵、陳平、周勃等大臣的不滿和怨恨。右丞相王陵更是提醒呂後,高祖劉邦曾經定下過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意思是說如果有劉姓以外的人敢稱王,天下人一起讨伐他。
但是呂後把劉邦的規定抛在一邊,繼續我行我素,分封了十幾個呂氏家族成員為王為侯。
呂後掌握權力期間,誅殺功臣、殘害情敵、大封諸呂,足以說明呂後有多麼殘暴。
但是,如果隻看到呂後的殘暴,對她也是不公平的。呂後制造的腥風血雨,都是在朝廷内部。而對待底下的百姓,治理整個國家,呂後還是寬厚仁慈、井井有條,很有政治才幹的。那麼她都有哪些功績呢?
呂後的政治才能
呂後這個女人是複雜的,她有兇狠毒辣的一面;但是司馬遷能把她的事迹寫進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之列,也是對她政治能力的充分肯定。那麼呂後在掌握朝廷大權期間,有哪些政治功績呢?分為對内和對外兩方面。
對内方面,在經濟上,輕徭薄賦,鼓勵農耕。
在法律上,廢除了秦始皇焚書時期頒布的《挾書律》,鼓勵民間藏書、獻書。這使得長期受到壓抑的各種思想和文化藝術得以正常發展。
對外方面,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使邊境安定。
這些政策的實施,緩和了内外矛盾,刺激了生産發展,使漢初政權保持着穩定的局面,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
如何評價呂後
呂後是一個獨特的女人,是中國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人,如果隻看到她的殘暴,顯然是不公平的,我們需要全面的了解她。
早期的呂雉是父親呂公身邊的乖乖女,是丈夫劉邦身邊的好妻子。但是在劉邦起義後,呂雉也跟随着經曆了生死的考驗、與情敵戚夫人的争鬥,讓呂雉的性格經曆了巨大的變化,從此變成一個兇狠毒辣的女人。
她誅殺功臣、殘害情敵、大封諸呂,滿足了自己的野心,卻讓自己的名聲越來越差,成為“惡毒女人”的代名詞。但是呂後又是很有政治才幹的,她讓國家穩健發展,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
《史記》中這樣評價呂後:
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穑,衣食滋殖。
可見,史馬遷對呂後的政治才幹評價很高:呂後攝政的十五年,繼承了西漢初年“與民休息”的政策,使得國家穩定、刑罰得當、百姓有耕田,衣食富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