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塔
關于關公失荊州的原因,已經有無數人探讨過。人們所說的原因很多。
壹
先說外因,即關羽本人之外的原因。我們從三國的角度分别來分析歸納。
從曹魏這邊來說。其綜合國力遠勝過西蜀。據守樊城的曹仁本人就是能獨當一面的大将。再加曹操後續派出援救樊城的十二營精兵實力更加強大,主帥徐晃指揮有方,在系統性謀略上勝關公一籌,而且能吸取于禁被漢江洪水淹沒全軍的教訓,等待不利于己的洪水退去,再發動進攻。而關羽暨西蜀一方能據守荊州就不錯了,哪能輕易離開荊州去搶奪曹魏的更多城池?
從東吳這邊來說。其綜合國力也勝過西蜀。水師在三國中排第一,而荊州緊挨長江,正好可以發揮水師優勢,正如呂蒙所言,對于東吳來說,關羽所守的荊州,易取易守:“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易為守也。”相比之下,關羽暨西蜀以陸軍為主,其守衛荊州就不易了。
更何況曹魏和東吳當時還強強聯手。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孫權向曹操遣使稱臣請降,曹操接受了,并讓孫權的弟弟孫匡娶了曹仁的女兒,雙方從此結為姻親關系。這表明孫曹開始形成實質上的聯盟。在那之前,本來孫劉是有姻親關系的,即孫權把妹妹孫尚香嫁給了劉備;但正如劉備所抱怨的,孫權早就唆使他妹妹永久性地回娘家了。這種毀婚行為昭示着孫劉聯盟實際上已經瓦解。關公正是在孫、曹兩邊夾攻之下失掉荊州而且丢掉性命的。
從西蜀這邊來說。荊州是西蜀當時的戰略要地,既比鄰曹魏,又毗鄰東吳,面臨着兩線作戰的危局。劉備和孔明在進川之前,留下關羽守衛荊州,可以說是對關羽莫大的信任;當時在劉備身邊,也确實沒有比關羽更有文韬武略或資格來擔當此重任。曹操能從許都迅速派出大部隊馳援樊城,而劉備卻做不到,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因為荊州離成都即大本營太遠,離荊州不太遠的上庸等地,雖然有劉封、孟達等麾下的小股部隊,但正如他們自己所說的,即便他們出手相救,也是肉包子打狗,即不僅救不了關公,自己也會搭進去。再說,劉備也沒有下達命令要他們去救關公。另外,劉備和孔明給關公這個封疆大吏的“自由裁量權”太大。劉備雖然把自己的小舅子糜芳留在關羽身邊,名義上是輔助關羽,實質上有節制關羽的用意;但糜芳根本不可能對關羽有節制的能力和魄力。劉備、孔明他們有點放任關羽。就關羽身邊形勢而言,還有一個客觀原因,即他這個主帥身邊既沒有能替他出謀劃策的大謀士,也沒有能替他攻城拔寨的大将軍。很多事都需要他自己謀劃且自己實施,實在太為難他。
我們再說内因,即關羽本身的問題。
大多數人認為,關公失掉荊州的原因是“大意”。因為這是小說第七十七回的題目裡直接說的。
有人分析,關公的“大意”有如下表現。
政治戰略眼光不如軍事戰略眼光。劉備和孔明率軍在漢中與曹軍大戰并且取得勝利。曹軍敗走,蜀軍卻并不追趕直搗許都,為何?因為諸葛亮懂政治,當時西蜀的綜合實力遠不如曹魏,其軍力也不可能追擊曹兵到許都,一旦孤軍深入,可能反而會全軍覆沒。況且,剛剛打完大戰,西蜀雖然勝了,但兵力損耗也很大,需要休養一段時間。關羽呢,以為大哥他們在西邊打了大勝仗,自己這邊也要有大動作,一方面是為了策應,另一方面是為了顯擺自己的能力或建立自己的功勳。他以為如果他這邊北伐能夠成功,那麼,他自己有可能直接打到許都,把曹操從漢室傀儡皇帝身邊趕走或消滅,從而實現他的偉大理想——清君側、複漢室。哪怕他自己做不到,但在他的策應下,劉備他們乘勝追擊,有可能達到這個最終的戰略目的。他沒有預料到的是,劉備他們不僅沒有追擊,而且回到成都去了。東西兩邊夾擊曹魏的戰略從軍事上看是沒有問題的,但從政治上看卻站不住腳。關公不懂政治戰略,所以貿然北伐。假如關公有政治戰略眼光,那麼,他就不會在這個時候,在沒有征得最高統帥部同意的情形下,自顧自離開荊州北伐,荊州或可保住。
單純從軍事戰略上來看,關公缺乏全局意識。首先,他缺乏對西蜀國内的全局意識。沒有與最高統帥部充分溝通協調準備。既然關公的如意算盤是東西兩線夾攻曹魏,那麼,他應該事先請示或至少知會在西線的他的大哥劉備和上司諸葛亮,兩邊商量好進攻的路線和時機等細節。從小說情節來看,關公并沒有這麼做,而是想當然地以為自己的北伐有助于劉備的北伐,還夢想着兩邊同時北伐能很快取得決定性的全面勝利。假如他事先知會劉備他們,那麼,劉備他們如果覺得東線北伐有意義并且有可能取勝,就會分兵支援關公;他們如果覺得沒有意義或時機不成熟或沒有勝算的可能,那麼,就會阻止關公輕舉妄動,讓他固守荊州,他也就不會那麼快失掉荊州乃至丢掉性命。其次,他缺乏對曹魏國内的全局意識。他隻看到他自己比曹仁厲害,荊州比襄樊強大,從而非常輕敵;他沒有想到,曹操可以從離襄樊不遠的許都源源不斷派出援軍。再次,他缺乏國際關系的全局意識,他沒有認清當時的國際形勢是:孫、曹已經聯合起來,目的就是為了夾攻西蜀,而且荊州首當其沖;西蜀是孤立的,而且他自己的言行還加劇了這種孤立狀态,也就加速了西蜀的失敗和自己的敗亡。
除了戰略不明,關公還有戰術不精問題。從狹義上來解讀,“大意”指的就是這個戰術問題。首先,他自以為用烽火等手段已經做好了防範東吳偷襲荊州的準備,但他不知道百密一疏的可能性;沒有做好預案。其次,在水淹七軍,即消滅了曹操派出的第一支援軍并抓住主帥于禁之後,他應該急流勇退,班師回荊,然後守城;而不應該被短暫的勝利(況且這是老天爺用洪水幫了忙的結果)沖昏頭腦,繼續與更強大的第二撥曹魏援軍對陣。他久攻樊城不下,徐晃援軍到來,他對樊城的圍困被打破,整個戰役局面對他越來越不利。這時他不僅還不趕緊撤回荊州,反而從荊州抽調兵力支援前線,造成荊州防務更加空虛,以至于不久之後被呂蒙輕而易舉攻下。假如他頭腦清醒,回撤及時;那麼,或許可保荊州無虞。
以上三個關公自己主觀方面的原因都是表面的,其内在的,或者說原因的原因還在于他的性格。他性格的最大特點是:傲慢。他當然有傲慢的資本。呂布死後,他的武功天下無敵;而且他被認為尤其是自認為文武雙全。其實,他要明白,好漢難敵四手。當年,呂布比他強,但在他們劉關張三兄弟群毆之下,就賺不着便宜。他關羽會面臨同樣的被圍攻的局面。其次,他的文韬隻是“熟讀春秋”而已,“熟讀”的言下之意是:沒有通讀,或者說沒有讀通,沒有讀透,沒有讀活;所以這份文化修養并沒有給他帶來長遠的辯證的政治戰略眼光。況且,“春秋”也不是什麼兵書戰策,所以他的軍事謀略還遠遠沒有達到諸葛亮那樣出神入化的地步。因此,胡适在《〈三國志演義〉序》中說:“他們又想寫一個神武的關羽,然而關羽竟成了一個驕傲無謀的武夫。”(見易竹賢編 :《胡适論中國古典小說》,長江文藝出版社 1987 年版)。胡适這個論斷過分貶低關羽,關羽并非全然無謀,更不是一介武夫——連張飛都不是;隻不過關羽的謀略有限,而驕傲有餘。
關羽可以傲慢,但不能傲慢僭越,傲慢無禮,傲慢得目中無人。在他眼裡,隻有劉備一兄和張飛一弟,對其他人如趙雲、馬超和黃忠包括諸葛亮都有所不滿或輕蔑。他知道西蜀的軍政大事都掌握在諸葛亮手裡,但他就是不願意積極向諸葛亮報告,以至于沒有領會丞相的政治意圖和軍事戰略,諸葛亮給他安排的任務是死守荊州,他的北伐舉動是自作主張,沒有征得劉備和諸葛亮的同意。他看不起有才無德的曹操,所以在性命攸關的情況下,“降漢不降曹”,不願意依附曹操,而且敢于太歲頭上動土,以區區荊州的軍力興兵伐曹。他看不起孫權。他隻是“侯”(漢壽亭侯),而孫權是“君”。但他最受用的别人對他的稱呼是“君侯”——兼“君”與“侯”,或許在他喜歡被奉承的耳朵聽來,“君侯”等于“君” “侯”,比一國之君還牛,他不僅自以為跟孫權可以平起平坐,而且認為孫權遠不如他。當孫權屈尊主動想要與他聯姻—— 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時,他大罵孫權的兒子為“犬子”,贊自己的女兒為“虎女”,意思是孫權哪怕作為一國之君也不配跟他這個“侯爺”聯姻。他還怒氣沖沖,差點殺了孫權派來說媒的諸葛亮的兄弟諸葛瑾。因此,他徹底惹怒孫權,東吳從此打消了跟西蜀聯合的心思,一門心思投向曹操,并與後者聯合起來對付關公。因為目中無人,他輕敵——不把呂蒙和徐晃這些敵方陣營的上将放在心上;因為目中無人,他逼反手下傅士仁和糜芳尤其是後者,使得北伐糧草缺乏後續接濟、荊州防務缺乏側翼保護;因為目中無人,他在困厄危難時,沒有同僚肯來救他,使他窮途末路。在相當大程度上,我們的确可以說關公死于他自己的傲慢性格。誠如陳壽所評:“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三國志·蜀書》)“以短取敗”者因驕矜而敗亡也。
貳
關公失荊州進而丢掉自己性命,這不僅是關公本人的慘敗結局,也是劉備集團由總體上勝利走向總體上失敗的轉折點,接下來他們的勝利都是小勝利,而損失是大損失,比如劉備之死、孔明之隕、國家之亡。筆者以為,劉備集團包括關公前面之所以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到建國立業,就其品質而言,是因為“重義”;後來之所以衰微,是因為“背義”(魯肅指斥關公用語)。在關公失荊州這個重大轉折關頭,這一點表現得最明顯。
數百年來,這一點從未曾有論者道及。這不是筆者的臆想或推斷,而是作者羅貫中的本意。這有兩個方面的本證。一是《三國演義》的題旨。二是關羽本人的品德形象。
《三國演義》之“演義”有二解。一是作為專有名詞,指的是文學體裁,尤其是曆史小說。如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首有蔣大器之《序》,其中說: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紀其實,亦庶幾乎史。蓋欲讀誦者,人人得而知之,若所謂裡巷歌謠之義也。
“三國演義”可以理解為關于三國的“演義”,即類似于“裡巷歌謠”的小說。二是作為動賓詞語,即 “演”“義”。“演義”一詞最早見于《後漢書·周黨傳》:“黨等文不能演義,武不能死君。”《辭海》解釋說:“謂敷陳義理而加以引申。”就《三國演義》而言,“義理”一詞未必準确、合适。筆者以為,對這個詞的解釋應該先分後合。《文選》卷十潘安仁《西征賦》雲:“晉演義以獻說。”李善注:“《小雅》曰:‘演,廣、遠也。’”“義”包含“義氣”“信義”“道義”和“情義”等含義。“義氣”和“信義”帶有江湖性質,“道義”更加主流,“情義”則比較寬泛。“演義”就是通過曆史故事來推演或演繹“義”。這是小說的真正題旨。
《三國演義》第一回第一個情節就是“宴桃園豪傑三結義”,講述劉關張三人“義”結金蘭。請注意,他們結的是“義”,或者說他們結為不是兄弟勝似兄弟的關系,賴以維系的是“義”。
“義”是三人的共同品德,但程度上還是略有差别。劉備的“仁”超過了“義”,張飛的“猛”超過了“義”,正如孔明的“智”和趙雲的“忠”都遠遠超過“義”。但在關羽的品德中,“義”占了絕對大的比例,他簡直就是“義”的化身。因此,毛宗崗稱許他“義絕”。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極為精到地概括說:“至于寫人,亦頗有失,以緻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僞,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一般人認為關羽的“勇”超過“義”,胡适更是片面地強調“勇”到了“有勇無謀”的境地;魯迅更為全面客觀,認為關羽的美德是“義”先于“勇”。因為“義”,關羽在曹操處雖然受到極高的待遇和殊榮,但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還想着找機會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呢,不以為忤,反而更器重他,最看重的就是他的“義”。據《三國志》卷三十六即《蜀志》卷六記載,曹操曾命張遼去試探關羽的去留态度。關羽感歎道:“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将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當張遼把關羽的話轉達給曹操之後,“曹公義之”。此處“義”字可以用傅玄所撰《傅子》中曹操盛贊關羽的話來注釋,即“天下義士也”。大概曹操認為,關羽記得他曹操的恩德并且想着要報答,關羽更沒有忘記劉備的厚恩;這些都是“義”或者說“大義”的表現。曹操深為之感動,以至于明知道關羽要離開自己,回到劉備身邊,是己方力量的大損失,敵方力量的大增強。但他還是決定“放虎歸山”。裴松之在此處的注解中感慨說:“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義。”曹操的這個态度說明,他也特别看重“義”,被關羽之“義”感動得自己也“義”氣奮發了——連奸雄曹操也有講義氣的時候。此處曹操放了關羽一馬,後面在華容道關羽放曹操一馬。許多過分強調“忠”的論者都以為:關公應該出于對劉備的絕對的忠,而殺掉曹操,“放曹”純屬“義”氣用事。但筆者以為:兩人互放是互成其義,都是“義勝于利”的君子風度的表現。這同時也說明,在東漢末年皇權被架空、群雄并起而紛争的亂世,“忠”這種原本隻應獻給朝廷或者上司的等級體系品質可以被暫時擱置或降格處理,而“義”這種主要用于人與人之間相對平等的社會性品德顯得更加重要、可貴、普适。
叁
關公作為“義”的化身,他是劉備集團的精神支柱和道義象征。他一旦在道義上破産,劉備集團就喪失了繼續發展的道德基礎。那麼,關公是如何失“義”的呢?
關羽所守的荊州是劉備從孫權手中借的。借的時候,劉備請魯肅作保,說他得了益州,就還荊州。但是,在他得了益州之後,沒有還荊州的意思。孫權曾先後派諸葛瑾和魯子敬向劉備和關公讨要。在諸葛亮的詭計安排下,劉備、孔明與關羽演起了“三簧”,千方百計相互推诿,強詞奪理,就是不還。劉備是耍賴,把責任推給關羽;關羽不僅耍賴,還耍狠,動不動就威脅說要殺了東吳的使者和前來接收的官員。
據六十六回所載,諸葛瑾在成都時,劉備給他一封寫給關羽的書信,讓關羽先還荊州下轄三郡給東吳。他歡天喜地,來到荊州,向關羽呈上劉備的親筆信。但關羽說:“吾與吾兄桃園結義,誓共匡扶漢室。荊州本大漢疆土,豈得妄以尺寸與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雖吾兄有書來,我卻隻不還。”劉備雖然是他的結義兄長,但同時也是他的主上;他漠視劉備的書信指示,有抗旨不遵之嫌。而他不還三郡的理由貌似合乎邏輯實際上都是站不住腳的。首先,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荊州屬于漢室,劉備是漢室皇親,所以有資格替漢室掌握荊州。他卻假裝不顧當時的天下大勢,即大漢已經被分疆裂土,各有其主;朝廷其實喪失了對國土的實際控制權。再說漢獻帝也沒有明确下旨說讓劉備這個皇叔來接管各個州郡啊。所謂“冤有頭,債有主。”劉備借荊州的債主就是孫權,至于孫權背後是否還有債主,那是另一碼事;一碼歸一碼,關公不應該混為一談。他故意混為一談,就是強詞奪理、不講信義。他的另一條理由更是赤裸裸的強盜邏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諸葛瑾看關羽不顧信義,便想從情義的角度向關羽求情,說他一家老小被孫權抓起來作為人質了,請關羽可憐他,歸還三郡,讓他好回去交差,以解救老小。關羽說這是諸葛瑾與孫權 事先商量好的計策,他才不信不管呢。這時,老實巴交的諸葛瑾好不容易擠出一句重話:“将軍何太無面目?!”關雲長在無理的情形下,就相信武力了。他執劍在手,說:“休再言!此劍上并無面目!”如果不是他的幹兒子關平出面勸告說:“軍師面上不好看,望父親息怒。” 如果諸葛瑾的兄弟不是蜀國軍師諸葛亮,他這個使者,可能真要“回不得東吳”了。
魯肅計劃用類似鴻門宴的方式勸說甚至逼迫關羽歸還荊州,關雲長單刀赴會。在那種危險境地,關公的态度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更加蠻狠。跟諸葛瑾一樣,魯子敬也先從信義的角度提出要求,說劉備集團“今西川已得,而荊州未還,得毋失信乎?”沒想到,關雲長根本不接這個話茬,粗暴地說:“此國家之事,筵間不必論之。”他和魯肅都是重臣,魯肅請他赴宴,當然是要讨論國家大事,怎麼說吃飯時不必論之呢?莫非他自知己方失去信義,理屈詞窮,惱羞成怒,才如此不顧外交禮儀?魯肅當然不依不饒,追責說:“皇叔但肯先割三郡,而君侯又不從,恐于理上說不去。”意思是,劉備作為一國之主都同意先歸還三郡了,他關羽作為地方領導有什麼理由硬是不執行?關羽自知理虧,還是沒有直接接魯肅的話頭,而是岔開去說“烏林之役,左将軍親冒矢石,勠力破敵,豈得徒勞而無尺土相資?今足下複來索地耶?”“烏林之役”即“赤壁之戰”,因為這場戰役的重頭戲即黃蓋率軍火燒曹操連營的地方就是在長江北岸的烏林一帶。左将軍是劉備稱帝之前最重要的個人标簽。關羽這話的意思是:荊州是在孫劉聯合破曹之後歸于孫權的,劉備集團破曹有功,理應得到封賞,荊州就算是孫權封賞給劉備的呗。東吳哪能來要回去呢?他這是詭辯,因為封賞不是他關羽一廂情願或口頭說說的事,而是實際上并未發生的事。“赤壁之戰”剛剛結束時,劉備為何不提出封賞荊州的要求呢?哪怕後補,也要有程序,也要看孫權願不願意給啊。魯肅聽關羽繼續狡辯,已經忍無可忍,義正詞嚴地斥責關羽道:“不然。君侯始與皇叔同敗于長坂,計窮力竭,将欲遠竄,吾主矜念皇叔身無處所,不愛土地,使有所托足,以圖後功;而皇叔愆德隳好,已得西川,又占荊州,貪而背義,恐為天下所恥笑。惟君侯察之。”意思是:赤壁之戰之前,劉備他們哥幾個像喪家犬流浪漢似的,東躲西藏,東奔西走,居無定所,足無所立,孫權可憐他們,把荊州借給他們,已經表現了相當大的仁義。劉備他們還有臉提出封賞荊州的要求嗎?魯肅說得最重的話是:劉備他們“貪而背義”。他們三兄弟一向以“義”行走江湖或結交天下,但現在卻“背義”了,他們為人做事的道德立足點就喪失了,所以“恐為天下所恥笑”。魯肅所說“背義”的主體當然也包括眼前的關羽,但關羽假裝不知道這個指向,說那都是劉備的事,跟他關羽無關。“此皆兄之事,非某所宜與也。”
如是,從關羽兩度耍賴耍狠不同意歸還荊州三郡的情節來看,他和他所代表的劉備集團既失信義又失情義。按照羅貫中的用意和劉關張他們自己的邏輯,在亂世中,在“義”比“忠”更加重要的社會裡,在喪失了“義”之後,關羽怎能不失荊州?之前人們說關公失荊州是因為“大意”,那隻符合某個章回的題旨;如今筆者說關公失荊州是因為“失義”,才符合整部小說的題旨和他本人的道德形象。
(作者系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
來源: 光明日報博覽群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