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石渠寶笈中的十大名畫

石渠寶笈中的十大名畫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22:57:21

清朝自建立之後,曆經順、康、雍三朝的不斷積累,文治武功,在乾隆朝時綜合國力達到了頂峰。而清廷内府的書畫收藏作為整體文化實力中的一個部分,亦達到了前人少有的高度,這不能不說是與乾隆帝的個人喜好所直接相挂鈎的。

石渠寶笈中的十大名畫(從石渠寶笈看蓋章狂魔)1

清高宗 愛新覺羅·弘曆

開編于乾隆九年(1744年)的《石渠寶笈》,就是集中整個内府的收藏資源和詞林名臣所共同成就的一部煌煌巨制,這部書畫收藏著錄,在乾隆生前完成初、續編,嘉慶帝再開三編,其中所記載的書畫品級之高,體例之大,編寫之精,均創造了記錄,不僅吸收了前代各種書畫書目著錄的精華,更有着自己長足的進步。

“我國家承平景運一百馀年,内府所收,既多人間所未睹。我皇上幾馀遊藝,妙契天工。又睿鑒所臨,物無匿狀。是以品評甲乙,既博且精,特命儒臣錄為斯帙,以貯藏殿閣,依次提綱,以書冊、畫冊、書畫合冊、書卷、畫卷、書畫合卷、書軸、畫軸書畫合軸分條列目,其箋素尺寸,印記姓名,賦詠跋識,與奉有禦題禦玺者,皆一一胪載,纖悉必詳。”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開編《石渠寶笈》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保存整理好内府蓄藏的書畫名迹,更為重要的一個職能,就是為了滿足乾隆帝臨寫古人書畫和充實審美生活的個人需要。在《乾隆九年二初十日上谕》這份《石渠寶笈》開編的“正式文件”之中,乾隆帝寫到:“朕少年時,間涉獵書繪,登極後,每緣幾暇,結習未忘,弄翰抒毫,動成卷帙,應一并分類诠次,用志歲月。”遊心文藝的乾隆皇帝希望梳理古人名迹,并且将個人作品與前三朝禦筆安置妥當,以希永存,這可以說是他編《石渠寶笈》的最初用意。

石渠寶笈中的十大名畫(從石渠寶笈看蓋章狂魔)2

石渠寶笈中的十大名畫(從石渠寶笈看蓋章狂魔)3

乾隆《臨鐘繇力命帖》

1746年作

手卷 紙本

著錄:《石渠寶笈》三編,《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第9冊第1013頁,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款識:乾隆丙寅夏四月望,視朝清暇,偶展鐘繇力命帖,愛其筆意淳古,臨仿有會,辄題短句并錄于楮尾。三希堂禦識。

钤印:幹(朱文)、隆(白文)、研露(朱文)、乾隆宸翰(朱文)、幾暇臨池(白文)、用筆在心(白文)、如如(白文)、叢雲(朱文)

鑒藏印:石渠寶笈所藏(朱文)、靜宜園(朱文)、八征耄念之寶(朱文)、太上皇帝之寶(朱文)

成交價:RMB 6,608,000

中貿聖佳2008秋季拍賣會

這一卷書法作品臨摹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是其三十六歲時。所臨寫的是有“楷書鼻祖”稱譽的鐘繇《力命帖》。鐘繇的作品大多久佚,僅有刻本傳世,乾隆的臨本遵照鐘繇楷書的原貌,結體略呈圓勢而敦厚古拙。在臨摹古人法書和繪畫作品時,乾隆更多的是追求複古,正如他在這幅作品的題跋中所說道:“而我更多會心處,事不師古匪攸聞。”這一句詩化用《尚書·兌命》:“人求事聞,時惟建事,學與古訓乃有獲。事弗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乾隆的崇古思想,要求事師古人才能有所收獲。

石渠寶笈中的十大名畫(從石渠寶笈看蓋章狂魔)4

乾隆《雙塔峰圖》

立軸 水墨紙本

著錄:《石渠寶笈》續編,第7冊,第3871。

钤印:古稀天子(朱文)、八徵耄念之寶(朱文)、太上皇帝(朱文)、得佳趣(白文)、幾暇怡情(朱文)、石渠寶笈所藏(朱文)、筆端造化(白文)鑒藏印:南皮張氏可園所藏庚壬兩劫所餘之一(朱文)、續雅(朱文)、明德(朱文)、仲清鑒藏(朱文)、仲清所藏(白文)、馬積祚印(朱文)、一貫軒藏(朱文)、積祚審定(朱文)

成交價:RMB 7,810,000

中貿聖佳2004秋季拍賣會

《石渠寶笈》收藏的乾隆皇帝手澤之中,除了悉心臨古的作品之外,也有偶然的發興之作,例如這幅2004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拍出的《雙塔峰圖》,描繪的是河北承德雙塔峰奇景。“題雙塔峰一絕句。偶寫為圖,即書其上禦筆。”這是乾隆為雙塔峰景色所賦一絕,然後偶發畫興創作的一幅山水畫作品,像這種書畫作品占據了《石渠寶笈》及《續編》、《三編》的很大比重,這些作品不光能夠了解乾隆皇帝在藝術層面的水準,亦是研究其本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石渠寶笈中的十大名畫(從石渠寶笈看蓋章狂魔)5

乾隆《歲寒三益》

1772年作

立軸 水墨紙本

著錄:《石渠寶笈》續編(《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第7冊P3922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款識:壬辰長至三月望三友軒寫。钤印:三友軒(朱文)、松竹一庭道心(朱文)、新藻發春妍(朱文)、乾(朱文)、隆(白文)、石渠寶笈所藏(朱文)、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朱文)、八徵耄念之寶(朱文)、太上皇帝之寶(朱文)

成交價:RMB 6,720,000

中貿聖佳2008春季拍賣會

中貿聖佳對于上拍作品有着嚴格的挑選标準,在追求作品本身藝術價值的同時,力求準确無誤的收藏來源,這一标準貫徹始終。在全球拍賣市場中,傳承有序,來源清晰的藝術品都預示着高品質和高價值,所以來源清晰準确的宮廷藝術品一直是全球拍賣市場的“寵兒”。正如《石渠寶笈》著錄的乾隆皇帝的書畫作品,這些“禦筆宸翰”不光影響着全球藝術品市場,更是我們一貫堅守和宣揚“取法乎上”的審美取向,這和《石渠寶笈》所秉承的“道德光華,發為文藻”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石渠寶笈中的十大名畫(從石渠寶笈看蓋章狂魔)6

乾隆《禦筆甲寅季再疊壬子韻詩》

1794年作

立軸 水墨紙本

著錄:《石渠寶笈》三編

钤印:太上皇帝之寶(朱文)、八征耄念之寶(朱文)、自強不息(白文)、寶笈三編(朱文)、石渠寶笈所藏(朱文) 款識:甲寅季夏再疊壬子韻。禦筆。

成交價:RMB 902,000

中貿聖佳2002秋季拍賣會

自《石渠寶笈》開編之初,這部書畫著錄除卻收取乾隆個人的書畫作品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登記整理順、康、雍三帝的宸翰。“三朝禦筆,藏之金匮者,焜煌典重。所當敬為什襲,贻我後人。”之所以如此慎重對待四朝天子的禦筆宸翰,一方面是出于尊王的需要,符合了封建階層的次序,另一方面則是對帝王勤政之餘仍然弄翰抒毫的褒揚。

“而三朝宸翰,皇上禦筆,尤珍逾球璧,光燦儀璘。仰見未明勤政之馀,乙夜觀書之暇,松雲棟牖,穆穆凝神,所為頤養天和,怡情悅性者,不過遊心翰墨,寄賞丹青。與前代帝王務侈紛華靡麗之觀者,迥不侔也。”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聖聖相承,道德光華,發為文藻。四朝宸翰,焜耀萬世。”

—《石渠寶笈凡例》

《石渠寶笈》以曆朝帝王書畫作品為重,這樣的編纂體例影響了之後私人書畫收藏著錄的排序。例如吳湖帆的《吳氏書畫記》,第一冊冠名:“愙齋公”,全部是其祖父吳大澂的書畫作品,第二冊開始才是魏唐五代宋金卷。再深究之,也是因為吳湖帆出身于簪纓世家之故,先人手澤可單獨列為一卷,先列卷首不是因為四朝帝王或者吳大澂的書畫成就能與古人相抗行,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強大的家庭環境總是能造就天才,而如果是其他佼佼者如龐虛齋、張蔥玉、容頌齋等,這些遺澤也隻能是非所能夢見了。

石渠寶笈中的十大名畫(從石渠寶笈看蓋章狂魔)7

番外篇

由于

一些佳作由于特殊境遇沒有被收錄到《石渠寶笈》之中,故此就要忽略作品的價值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譬如下面這件乾隆禦筆行書詩卷,十二辰藏頭詠金川事,十二辰本字藏尾題《四庫全書》,兩首詩涵蓋了乾隆一生的文治武功。名曰“解悶”,實則用心之至。更曾被劉九庵先生贊曰“真精新三者具備”,更當“什襲珍玩”。

石渠寶笈中的十大名畫(從石渠寶笈看蓋章狂魔)8

乾隆《行書禦制詩并序》

引首:周次兼成钤印:乾隆禦筆、幹、隆

說明:徐邦達、劉九庵跋

成交價RMB:25,300,000

中貿聖佳2015春拍

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清和之日,“金川之戰”勝局已定,“盼捷益切”的乾隆皇帝欣然命筆,賦詩二首,于是,“禦筆”書寫了這個手卷。最後,跋文二段,分别由鑒定泰鬥徐邦達、劉九庵兩位先生題寫。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高宗皇帝開啟了其一生中第十次保衛邊疆的軍事行動(“十全武功”的最後一次)——平定廓爾喀入侵西藏。為了祈福這次用兵,同年十月二十四日,乾隆将這個卷子賜予皇十一子成親王永瑆。

此幅手卷書法以二王為宗,深得趙孟頫精髓,整部作品體現了趙體書風的特點—圓潤、柔美,通篇布局規整,章法嚴謹,行間字距勻稱,字體結構大方、舒朗。适逢文韬武略蓋世之時,心手雙暢,運筆娴熟,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是乾隆帝晚年不可多得的一幅佳作。

石渠寶笈中的十大名畫(從石渠寶笈看蓋章狂魔)9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進入圈子、了解市場價格!網拍是無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長按圖片選擇“識别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