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是一個擁有數千億顆恒星的龐大星系,而太陽隻不過是其中的一顆不是特别起眼的恒星,它與銀河系中的衆多恒星一起,都在圍繞着銀河系的中心運行,這樣的情況不禁令我們擔心,數量如此龐大的恒星不停地運動,時間久了,太陽會不會撞上其他的恒星?
退一步講,就算太陽撞上其他恒星的概率極低,但隻要有一顆恒星從太陽附近“路過”,其強大的引力也可能會對太陽系中的各種天體造成影響,特别是那些小天體,它們很可能會因此而偏離原有的軌道,從而使地球遭到小天體撞擊的風險大幅升高,對于我們人類而言,這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畢竟恐龍的遭遇大家都是知道的。
那到底有沒有這種可能呢?其實我們的擔心并非多餘,因為科學家發現,在大約7萬年前,太陽系就曾遭到另一顆恒星的入侵。
這顆名為“舒爾茨之星”(Scholz's Star)的恒星是一顆紅矮星,在天空中位于麒麟座,距離我們大約20光年,觀測數據顯示,這顆恒星的質量為太陽的0.095(±0.006)倍,半徑約為太陽的十分之一,除此之外,它還有一顆巨大的伴星,其質量為太陽的0.063(±0.004)倍,是一顆褐矮星。
由于銀河系中所有的恒星都是處于運動之中,并且它們的運動軌迹不可能與太陽完全同步,因此我們所觀察到的絕大多數恒星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速度,總的來講,這些恒星的速度可分為“切向速度”和“徑向速度”兩大類。
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切向速度”就是恒星相對于我們具有在“上、下、左、右”中的某一個方向的速度,而“徑向速度”則是恒星相對于我們具有在“接近、遠離”中的某一個方向的速度。
“舒爾茨之星”之所以會引起科學家的注意,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我們看來,這顆恒星幾乎不具有“切向速度”,而它卻具有相對較快的“徑向速度”(約為82.4公裡/秒),并且其方向是遠離我們,所以如果将時間回溯的話,那在過去的某一個時間點,這顆恒星就曾經距離太陽很近。
在發現“舒爾茨之星”的異常之後,科學家通過這顆恒星的距離、運動方向、速度以及銀河系的引力場等數據對其進行了細緻的建模,在運行了上萬次的模拟之後,得出的結果是:在大約7萬年前,這顆恒星有98%的概率曾經闖入過太陽系,其與太陽的最近距離約為5.2萬個天文單位,大概就是0.82光年。
按照這種模拟結果來看,當時“舒爾茨之星”與太陽的距離就已經不足1光年了,要知道太陽系真正的邊緣其實是“奧特星雲”,這是一個巨大的球狀星雲,其半徑至少有1光年,而這也就意味着,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顆恒星就曾經實實在在地入侵了太陽系。
然而隻憑計算機模拟就說太陽系曾遭到另一顆恒星的入侵未免太過草率,想要提升這種說法的可信度,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科學家推測,“舒爾茨之星”以及它的伴星的總質量可以達到太陽質量的15%左右,如此大的質量所産生的引力,必然會對運行在太陽系外圍的小天體産生明顯的影響,以至于在7萬年之後,我們依然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迹。
根據這種思路,科學家開始緻力于搜索那些可能存在的軌道異常的小天體。後續的研究表明,這樣的小天體在太陽系中真的存在,并且其數量還不少,迄今為止,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大約400個小天體都具有誇張的雙曲線軌道,這與太陽系中小天體常見的橢圓軌道大不相同。
科學家認為,這些小天體無疑為上述的模拟結果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可以想象的是,在大約7萬年前,“舒爾茨之星”攜帶着它的伴星入侵了太陽系,并在距離太陽不足1光年的位置上與太陽“擦肩而過”,而在其引力的影響下,一部分與它距離較近的小天體的運行軌道就出現了明顯的異常。
幸運的是,此次事件似乎并沒有對地球造成什麼傷害(否則地球上可能就沒有人類了),相比之下,我們更關心太陽系在未來會不會再次遭到其他恒星的入侵,然而一個不好的消息是,科學家發現有一顆恒星正在向太陽系逼近。
這顆名為“格利澤710”(Gliese 710)的恒星在天空中位于巨蛇座,距離我們大約62.3光年,其質量約為太陽的57%,半徑約為太陽的58%,基于已知觀測數據的分析結果表明,它将在大約140萬年後抵達太陽系附近,并有86%的概率闖入太陽系的“奧特星雲”。
當然了,我們也不必為此太過擔心,畢竟還有長達140萬年的時間,在發展了如此漫長的時間之後,相信人類的科技已經足夠發達,應該可以化解來自“格利澤710”的威脅。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