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數據發展前景?日前,神策數據宣布已經完成了4400萬美元的C輪融資,由華平投資,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神策數據發展前景?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日前,神策數據宣布已經完成了4400萬美元的C輪融資,由華平投資。
神策是我們持續跟進的公司,2015年9月第一次報道,當時主打的是私有化部署,之後在2016年4月神策數據完成4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當時公司30多人,除北京外,還在上海開設了辦事處,企業客戶有40多家。2016年底公司完成1100萬美元B輪融資,由DCM領投、紅杉中國跟投。
過去一年,神策可以說發展的非常快,根據業内人士透露,公司已經有大幾千萬收入。36氪跟神策數據CEO桑文鋒聊了聊,總結下來有幾點邏輯可以思考:
“用戶定位很重要,過去一年我們從互聯網做到了互聯網+,”桑文鋒聊起,“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像O2O這種行業,死亡率很高,對于我們來說續約率就是問題。客單價也上不去,定價高點,客戶總覺得自己能開發,實際上成本遠不止給我們付的軟件費。”那時,神策的單價在10萬元起。
2016年底,神策數據開始着手互聯網+企業,就是那些集團型客戶。
首先瞄準的是金融、零售類泛交易類客戶,“有交易意味着對數據很重視,當然,他們的付費能力也相對較高”。比如,銀聯已經成了神策的标杆客戶,内部的市場人員在用,主要看用戶漏鬥轉化,産品研發在用,主要看産品設計叠代情況,用戶運營也在用,主要看用戶畫像、宏觀數據。
但傳統客戶的數據底子薄,神策就需要出方案做最基礎的采集,效果不見得來的那麼快。将數據流獨立出去,無非是采集、傳輸、建模存儲、查詢分析、數據可視化/反饋五個步驟,采集、反饋跟業務有緊耦合性,所以工具是否好用、采集的是否精準就很關鍵。這時候PaaS平台的價值格外凸顯。
“其實,銀聯是從其他友商那裡切來的,客戶告訴我們,對方交付隻有4-5成,實際很難落地,并且,總想拿數據,慢慢的合作重心從系統建設偏到了數據上。”桑文鋒透露,服務中大客戶後,招标時遇到的對手也上“檔次”了,例如TalkingData、百分點,甚至東軟集團。
大客戶的錢不好賺,神策派了專門的項目經理駐場,還有分析師随時響應、梳理需求。并且大客戶需要私有化部署,兩個月一次大的版本叠代,中間每周有小版本升級。“大幾十萬的項目,投入了幾個人月,算下來,也就是剛回本。”桑文鋒始終堅信,跟大企業的合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建立信任比什麼都重要。
2017年,神策搭建了專門的大客戶服務團隊。
“直接丢給大企業一套工具,用不起來,企業内部的架構、業務模式的梳理、溝通推進都是問題。”神策開始從埃森哲等管理咨詢公司挖人,客戶成功+分析師+項目經理,搭配下來,總算是摸索出了一套方法論。
大抵如此,在另外一家銀行客戶,神策提供服務中,20%是咨詢。所以,現在桑文鋒又琢磨着組建咨詢團隊,“不過,回到财務上,還是标準化産品賺錢”。
紅杉還投資了一家BI公司“觀遠數據”,雖然主打是可視化,但也有通用的分析模版,在一些場景中看上去跟神策相似。“就像王興說的,不要太關注邊界。肯定會有交集,但他們側重可視化,我們側重用戶行為分析,更多會是合作關系。”桑文鋒補充,神策也會在BI方面加強,畢竟關系到用戶體驗。
同樣是“邊界”問題,神策沒給自己設障。不僅用戶行為可以分析,其他的數據也可以采集分析。
在電力行業,客戶讓神策搭建了一套數據平台,采集傳感器等數據進行分析,這聽上去更像是“昆侖數據”等工業大數據類項目在做的事情。
這背後的邏輯是,撇去用戶行為分析,神策的基礎數據分析能力,還可以應用在其他場景。目前,神策選擇了金融、電商零售、在線教育、文娛、企業服務等五個領域。
拿企業服務來說,神策推出了一套解決方案,幫To B的産品監測客戶使用情況,從而促進産品叠代和服務。再比如百度視頻,神策做了基于内容的個性化推薦。
對外,神策通過數據為客戶開源截流。對内,桑文鋒認為,公司就應該是效率機器。
神策30%的客戶采用SaaS,70%采用的是私有化部署。标準情況下對接需要2-6周,部署在30分鐘,而大客戶的流程往往要3-6個月,除了在産品的松耦合上做功課,神策還搭建了一套工單系統,盡可能降低服務過程中的溝通成本,通過手機解決一些現場的問題。
現在,神策團隊100多人,單人産能在70萬元左右,據桑文鋒透露,行業的平均水平在3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輪融資後,除了在研發、服務、團隊的投入外,神策将拆分一支小規模基金用于上下遊産業的戰略投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