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後,登車離開中衛,前往西夏王陵。從中衛到銀川,一反從蘭州到中衛的景觀,車窗外地勢平坦,田疇遍布,綠樹、莊稼随處可見,成片的玉米、小麥、油葵、水稻長勢良好,一片蔥茏,這就是有名的銀川平原。
銀川平原位于賀蘭山與鄂爾多斯高原之間,經黃河及平原湖沼長期淤積而成。由于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引水方便,利于自流灌溉。早在2000年前就已發展灌溉農業,有秦渠、漢渠、唐徕、惠農等渠。産水稻、小麥、油菜、玉米、胡麻等,号稱“塞上江南”。
這就是黃河的功勞,這就是黃河的恩澤,沒有黃河,就沒有這塞上江南。在這大西北的高山荒漠旁,雖地處半幹旱區,卻有江南風光般的肥沃土地,這裡的對比是強烈的,大漠金沙、黃土丘陵,水鄉綠稻、林翠花紅,這裡不僅都可以領略到,而且還會驚奇地發現,這兩種不同的景色,融合的竟是那麼巧妙,交織出這麼一幅“塞上江南”的五彩畫卷來。
十點多,便到了西夏王陵景區。西夏王陵墓群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在方圓40平方公裡的山麓曠野中,九座帝王陵布列有序,140餘座陪葬墓星羅棋布,氣勢宏大,莊嚴而神秘。
走進陵區東側西夏博物館,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和曆史遺物的陳列,展示了西夏王國的興衰曆史。
西夏是中國曆史上由黨項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間在中國西部建立的一個封建政權。唐朝中和元年(881年),拓跋思恭占據夏州(今陝北地區的橫山縣),封定難節度使、夏國公,世代割據相襲。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國時便以夏為國号,稱“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1032年李元昊繼夏國公位,開始積極準備脫宋。他首先棄李姓,自稱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諱為名改宋明道年号為顯道。開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後幾年内他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軍名,創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并頒布秃發令。并派大軍攻取吐蕃瓜州、沙州(今甘肅敦煌)、肅州(今甘肅酒泉、嘉峪關一帶)三個戰略要地。這樣,元昊已擁有夏、銀、綏、宥、靜、靈、會、勝、甘(今甘肅張掖)、涼(今甘肅武威)、瓜、沙、肅數州之地,即今日的甯夏全部,甘肅大部,陝西北部、青海東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區。
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稱帝,建國号大夏。宋朝讨伐讨伐不利。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接蕭關(今甯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占地兩萬餘裡。完全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大敗宋遼後,元昊日益暴橫淫縱,甚至将兒子甯令哥的妻子納為妃子,被子殺死,政局内部動蕩,宋神宗派兵五路攻夏無功,西夏國力也大虧。後向金國稱臣。蒙古崛起,不斷派兵襲擾。1227年西夏終于全部淪陷,蒙古兵在西夏王陵附近挖地三尺,盡皆破壞,以至于從明朝開始曆朝均未在西夏王陵附近獲得過多少有價值的物品。1227年最後一個西夏王李睍投降蒙古。成吉思汗去世後,密不發喪,以免西夏反悔。李睍囑被殺,黨項被滅族,至此西夏滅亡。
此處值得稱道的是,西夏成長滅亡的曆史展現,是由蠟像人物實景與平面背景有機結合而形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場景,在現代燈光的輔助下逐一呈現給遊人,幾十個場景較為直觀地展現了西夏曆史演變過程。
頗有感慨:一是這些在曆史上雄據西北,建立了兩百多年王朝的黨項人,從地緣上還與我們有關,因他們祖先就是從四川遷移而來的,而七百多年的今天,我們卻在這裡了解他們潮長潮落,最後整個民族消亡的曆史。二是黨項族在西北的崛起,也是中原朝庭的無能與養虎為患所緻,最終讓他們逐漸壯大,造反獨立,成為了自己的強敵;三是這麼強盛的一個民族,竟然被自己統治者的昏庸、殘暴與腐朽所戕害,最終被蒙古人滅族,此應為每個民族之教訓。
看完展示,便頂着正午的驕陽向李元昊王陵走去。那是一個突兀在平地上的大土堆,許多遊人都不願意去到它跟前,太陽大,路途熱,不過就是個土堆。我要去,來這裡,就應親臨它的遺迹,憑吊一下自己的幽幽之思吧。
前往行人不多,一條觀覽大道泛着騰騰熱氣,烈日下,王陵平地而起,孤獨地聳立,背面是連綿起伏的賀蘭山,頗為莊嚴肅穆,也有些孤獨與神秘。來到近前,王陵上原本豪華的建築早已被戰火焚毀殆盡,看到的隻是大大小小,深深淺淺的洞眼,以及從上到下彎彎曲曲的溝槽,那或許是原先華美陵園焚毀後的遺存,以及日曬雨淋沖蝕而成的時光皺紋吧。可憐一代雄傑,現今也不過就是這麼一堆孤獨而突兀的黃土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