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俗話說:每個寶寶的生日,其實都是母親的受難日。
在經過長達十個月的孕期折磨之後,孕媽要迎來的不光是寶寶出生時的欣喜,更有分娩時在鬼門關的“打轉轉”。盡管現在的醫學技術已經足夠先進,可不管是順産還是剖腹産,對于孕媽來說都意味着痛苦的開始。
- 選順産:孕媽不光要承受宮縮的痛苦,還要冒着分娩時的實際疼痛。
- 選剖腹産:雖說逃過了分娩“這一劫”,可手術結束就宣告了孕媽痛苦的開始。
那麼對于準媽媽來說,這兩種分娩方式到底應該選擇哪一種?過來人寶媽的回答或許能給孕媽提一個醒。
同樣是生育,順産疼還是剖腹産更遭罪?過來人寶媽的話聽完淚目
▷ 過來人說順産,那種痛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2年前同事張姐順産生下了寶貝女兒,出生隻有5斤重的寶寶卻足足讓她疼了三天三夜,從見紅隐隐約約還能承受的痛苦,到夜晚每隔十幾分鐘的一次陣痛,張姐可以說是全程咬牙忍下來的。
可相比較于寶媽的堅持,腹中的寶寶卻仍然“賴着不走”,24個小時過去了隻開了一指。痛感也從十分鐘一次變成了五分鐘一次,又從五分鐘變成了三分鐘一次。
就這樣整整熬了幾個小時,就連丈夫的手也被張姐緊握得失去了血色。心疼妻子的丈夫甚至一度想要改成剖腹産,可最終還是被妻子給拒絕了。
就這樣,在堅持了很長時間後,張姐終于平安地生下了女兒。别看現在孩子已經兩歲了,張姐回想起當初分娩的場景,還是會覺得不寒而栗:
“女人啊,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痛苦,都在孩子身上了。”
▷ 剖腹産是不是就輕松一些?真相沒有你想得那麼簡單
90後表妹是一名新時代女性,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也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懷孕之後就做了一個決定:剖腹産。
同樣都是生娃有條件選擇,為什麼不選擇讓自己少受些罪的方式呢?
于是離預産期還有3天的時間,表妹就施行了剖腹産手術,經過短短2個小時大胖兒子就出生了,看着懷裡的孩子表妹激動不已,看來當初選擇剖腹産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可是回到病房醫生要求下地活動排氣,瞬間巨大的痛感襲來,原本病床和地面隻有一尺的距離,對于表妹來說卻猶如一萬光年遙遠,腳面遲遲都不能落到地面。
不僅如此,為了加速子宮的收縮排出惡露,護士每天定時來按肚子,這個過程要遭的罪,可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明白的。
生娃前順産痛入心扉,生娃後剖腹産劇痛難忍,兩種方式都不好受
說到這裡,或許很多準媽媽就會問哪種分娩方式會更痛一些?其實,這兩種方式不能直接對比,一個是生前受罪一個是生後遭殃。
有一種形象的說法是,順産的疼是痛痛快快地,疼過一次就好了,可剖腹産的疼則是像鈍刀子割肉,不管是生娃前生娃後,都有遭不完的罪。
當然,也有的人順産時間段痛感也較小,貌似還沒有怎麼疼寶寶就出生了,隻能說這類寶媽比較幸運,能夠在生娃時躲避生不如死的陣痛,真的是修來的福氣。
相比之下,剖腹産的痛自然是躲不過,經曆了8層傷口切合還要承受壓肚子、排氣等劇痛,後期身體恢複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生娃到底是選擇順産還是剖腹産?不要擅自做決定
其實,有些時候準媽媽為了避免陣痛想要剖腹産,這樣的想法本來就是不理智,生孩子這件事隻能選擇“先痛”或者“後痛”,絕對不可能選擇不痛。
因此究竟選擇哪種分娩方式,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定奪。
孩子胎位不正、頭過大、過重或無法入盆,這些情況很容易發生難産造成危及母體和胎兒的情況,剖腹産是最好的選擇。
相反,如果胎兒和産婦都符合順産的條件,那麼無疑選擇順産是最有利的,這樣不僅利于寶寶的健康成長,也可以讓産婦後期恢複更快一些。
對于一些其它特殊情況,孕媽應該及時咨詢專業的醫生,這樣才能助力健康分娩,全力保證媽媽和寶寶的生命安全,而不是為了黃道吉日或者減少痛苦而選擇剖腹産。
對于生娃這件事,你覺得哪種方式更好呢?歡迎在評論區讨論分享
ps:本文圖片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