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讨耳尖放血治療眼科疾病的療效。選擇2011年1月-10月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眼科門診麥粒腫患者208例,随機分為治療組104例和對照組104例。急性卡他性結膜炎患者46例。
104例治療組經耳尖穴放血後,治愈例數與對照組有明顯差異,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耳尖放血後,患者即感到眼灼熱感減輕,局部腫脹緩解,眼睑有輕松感。
中醫學認為:耳為宗脈之所聚,人體十二經脈和十五絡脈皆彙聚于耳,與耳氣血相貫,耳穴與機體的五髒六腑、四肢百骸通過經絡相關連。
耳尖穴是針灸臨床常用的耳穴穴位之一。最常用的刺法是點刺放血,又稱之為放血療法,具有清熱解毒、消堅散結、降壓止暈等作用。主治:高血壓、目赤腫痛、發熱、急性結膜炎、麥粒腫等。故耳尖穴行點刺放血法,能有效刺激耳穴,調節髒腑功能,平肝熄火,平衡陰陽,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治療方法:患者取坐位,醫生先洗淨雙手,用安爾碘消毒耳輪處皮膚,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夾住耳廓頂部,右手持三棱針以穩、準、輕快對準耳尖穴(耳尖穴在耳廓向前對折的正部突起處)快速刺入皮下1-2mm,出針後,雙手在其周圍擠壓,并用消毒幹棉球擦去血,放血3滴,每取一側耳穴,雙耳交替,3天為1個療程,并囑患者當日之内勿将傷口弄濕,以防感染。
麥粒腫
麥粒腫是眼科門診常見的外眼疾病,是睑闆腺組織急性化膿性炎症,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尤其以偏食兒童易罹患此疾,且易反複發作。本病自初發期至潰膿期,無論中西藥治療或切開排膿手術,均給患者生活和心理造成不便及痛苦,因此應早期根治以控制炎症發展。
資料
早期麥粒腫共診治208例,分兩組,本組104例為治療組,對照組 104例,本組男患25例,年齡15-46歲,女患79例,年齡5-57歲,青年人發病者居多。
療效标準
痊愈:經治療1次後,1-2d眼睑硬結完全消失,無疼痛,無異物感。
有效:經治療1-3次後,局部充血、水腫消失,但觸之有硬結,在4-6d内症狀完全消失。
無效:經治療3次後,局部充血、水腫、疼痛,觸之硬結等症狀變化不明顯。
結果
本組104例早期麥粒腫患者,經耳尖穴放血後,治愈例數與對照組有明顯差異,耳尖放血後,患者即感到眼灼熱感減輕,局部腫脹緩解,眼睑有輕松感。
經一次治療,本組治愈人數1d 40例,2d 45例,3d 11例,4d 5例,5d 3例;治愈率100%。對照組1d 3例,2d 18例,3d 48例,4d 30例,5d 5例。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
急性卡他性結膜炎
急性卡他性眼結膜炎多由肺炎鍊球菌、葡萄球菌、細菌等引起的常見傳染性眼病、又稱急性結膜炎;中醫稱之為天行赤眼,俗稱紅眼病,暴發火眼,多發病于春秋季節,具有流行性。
資料
本組46例病例中,男30例,女16例;年齡最大60歲,最小6歲;病程最短12h,最長4d。全組病例均有發病迅速,患眼顯著結膜充血、刺癢、澀痛、有異物感、畏光流淚、分泌物多等典型症狀;部分患者伴有頭痛、微熱、口幹、咽痛、便秘、鼻塞、流涕等症狀。
療效标準
痊愈:眼結膜充血、紅腫、澀痛、異物感、多眵、畏光流淚等症狀全部消失者。
好轉:症狀、體征均減輕、但未完全消失。
無效:症狀無改善或加重。
結果
46例治療後,痊愈42例,好轉4例,其中1次治愈18例,2次治愈20例,3次治愈4例。
護理要點
1.指導患者保持眼部清潔衛生,切忌用手揉搓眼睛,兒童患者叮囑家長監督執行。
2.膿腫尚未充分形成時,不宜切開, 更不可擠壓排膿或用針挑破,否則可使感染擴散。
3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4.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及過度疲勞。
5.避免使用他人化妝品,以免交叉感染。
6.針刺不宜太深,切忌穿透耳廓或耳廓軟骨。耳尖穴偶有皮下出血,無需特殊處置。
總結
耳尖放血是通過刺激穴位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中醫常用治療方法,主要作用退熱、消炎。實驗研究和臨床表明,運用耳尖放血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供養、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靈樞·口問》雲:“耳為宗脈之所聚”。《雜病源流犀燭》亦雲:“肺主氣、一身之氣貫于耳”。《素問、髒器發時論》也指出:“肝病者,虛則耳無所聞”。皆因耳尖穴是經外奇穴,具有消炎止痛,清熱解毒,疏風通絡,平肝明目的作用,是治療眼病的奇穴。耳尖放血操作簡便、療效快,費用低,值得臨床推廣。
文章内容由衛計委防盲治盲培訓基地轉載分享,如有侵權,請留言衛計委防盲治盲培訓基地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