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作為一名青年團員的使命擔當

作為一名青年團員的使命擔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2 04:29:21

作為一名青年團員的使命擔當? 往事曆曆,如在昨日近40年的教育生涯,一路走來,支撐我的最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于我而言,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師生謀幸福、為學校謀發展記得初到建西學校時,校舍簡陋、資金短缺、生源外流,可以說學校是舉步維艱、困難重重怎麼辦?是得過且過,還是勇往直前?是怨天尤人,還是做出改變?當時年富力強的我,就想着組織把我安排到這個崗位上,就是對我的信任,相信我可以闖出一片新天地,我不能辜負組織的厚望,也不能辜負學校師生的期望,必須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帶領學校走出困境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自古華山一條路為了給建西的師生創造一個良好舒适的工作學習環境,我四處奔走籌集資金,時常碰壁吃閉門羹,籌措的資金杯水車薪但我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怕困難、不怕吃苦,越是遇到困難,越是激發我的鬥志我一邊籌措資金,一邊改造校園,把滿腔的熱情全部投入到工作之中,弄得自己整日灰頭土臉、汗流浃背,愛人也埋怨我沒時間照顧剛出生不久的女兒我的努力大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我的帶動下,建西的老師們主動出錢出力,利用課餘時間拔草平地、拆除舊校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西的校容校貌得以根本改變,為之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奮鬥是青春最靓麗的底色,沒有奮鬥的青春是遺憾的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除了發揚埋頭苦幹的精神,更要敢“闖”、敢“沖”、敢“拼”,用改革的精神破解難題建西學校是五廠聯合辦學,學生多是廠礦子弟,校風、學風、教風一度堪憂,大家都在問,建西的方向在哪裡?   1996年,我競聘成為建西學校校長後,秉着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幹勁,從抓學風、養教風、樹校風入手,在借鑒兄弟學校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着手建立系統、科學、完備的學校管理體系,實現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依靠制度治校辦校的管理框架在堅持剛性制度的同時,融入柔性的師德教育加以引導,進一步細化規範了學校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實行職能部門、年級組、教研組多線性、全程模式管理,同時推出了“教師競争上崗”“中青教師培養”“教師技能展示”“課改教研”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學校的辦學質量穩步提升,社會認可度逐步提升,學生的教育質量也逐步提升   行者常至、為者常成在擔任三所學校主要負責人的歲月裡,我始終保持着敢闖敢拼、敢想敢幹的工作勁頭,所開展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均受到師生、家長與社會的一緻贊揚因為遇見,所以感恩  學生時代的我曾擔任過班長、團支部書記,“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早已植根于我的心中時至今日,作為校長,我始終把“務實”作為成事之道,把本領用在“能幹事”上、把功夫下在“幹成事”上,事必躬親、親曆親為   在學校工作的近40年裡,不管個人事情有多大,我總是把學校工作放在第一位,從未因私事耽誤過學校的事幾十年如一日,形成了早出晚歸的習慣,天不亮就出門到校看學生出操、早讀、巡視校園,夜深了,查完自習、宿舍,處理完案頭工作才離開校園我主動放棄周末和節假日,一有空就深入班級、年級部、教師辦公室,與學生、老師談心談話,了解情況、解決問題,走遍學校的每個角落每周的工作例會,我都會提前認真準備,既總結成績,也反思問題,事無巨細安排好下一步工作在籌備學校大型活動時,我準确把握活動的方向,做好協調保障等工作,既充分釋放學生的天性,又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遇到困難學生,我會積極資助并倡導師生獻愛心,幫學生及家長渡過難關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   因為遇見,所以感恩人們常說,教師是陽光下最神聖的職業我很慶幸,也很榮幸能夠從事教育這個行業,看着一批又一批學生成長成才,我很欣慰,我的努力終究沒有被辜負每個人都是照亮自己的鏡子  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師範生,為了能與時俱進,跟上當前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特别是當好火車頭,做好引路人,我深知,必須始終把提升自身思想修養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及時認真學習黨的最新理論和教育管理理念   首先是自學我平時注重摘抄學習筆記,撰寫學習心得,剪貼重要文章目前,我個人藏品中最多的就是讀書筆記本、備會筆記本、工作日志和報紙剪貼本所有筆記本、記錄本封面都有編号和時間段,每一篇摘錄或剪貼處都标注有出處和摘錄時間,類别分明,一目了然   其次是聽課聽課是很好的學習渠道,尤其是參與到老師們的評課議課中,受益良多我堅持 “見縫插針”聽課,從聽課中,不僅掌握了教師的課堂基本素養、教學新理念的落實、課堂整體駕馭能力和學生的課堂表現等情況,同時對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了鞏固,對非專業知識有了認知   第三是修身“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始終是我堅守的座右銘,廉潔自律是我堅守的铮铮誓言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樹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的信念,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效率,做到了慎獨、慎欲、慎權、慎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建團百年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裡,我将自身成長故事分享給大家,希望各位團員牢記為民情懷,汲取奮進力量,做一個擁有大視野、大格局、大情懷的共青團員,成長為勇于擔當的新時代先鋒和表率,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建設青春之中國、奮鬥之中國,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王月書,曾任建西學校(火炬中學前身)團總支書記,1990年兼任長豐公司團委副書記現任長治五中黨委書記、校長],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作為一名青年團員的使命擔當?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作為一名青年團員的使命擔當(王月書牢記使命)1

作為一名青年團員的使命擔當

往事曆曆,如在昨日。近40年的教育生涯,一路走來,支撐我的最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于我而言,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師生謀幸福、為學校謀發展。記得初到建西學校時,校舍簡陋、資金短缺、生源外流,可以說學校是舉步維艱、困難重重!怎麼辦?是得過且過,還是勇往直前?是怨天尤人,還是做出改變?當時年富力強的我,就想着組織把我安排到這個崗位上,就是對我的信任,相信我可以闖出一片新天地,我不能辜負組織的厚望,也不能辜負學校師生的期望,必須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帶領學校走出困境。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自古華山一條路。為了給建西的師生創造一個良好舒适的工作學習環境,我四處奔走籌集資金,時常碰壁吃閉門羹,籌措的資金杯水車薪。但我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怕困難、不怕吃苦,越是遇到困難,越是激發我的鬥志。我一邊籌措資金,一邊改造校園,把滿腔的熱情全部投入到工作之中,弄得自己整日灰頭土臉、汗流浃背,愛人也埋怨我沒時間照顧剛出生不久的女兒。我的努力大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我的帶動下,建西的老師們主動出錢出力,利用課餘時間拔草平地、拆除舊校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西的校容校貌得以根本改變,為之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奮鬥是青春最靓麗的底色,沒有奮鬥的青春是遺憾的。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除了發揚埋頭苦幹的精神,更要敢“闖”、敢“沖”、敢“拼”,用改革的精神破解難題。建西學校是五廠聯合辦學,學生多是廠礦子弟,校風、學風、教風一度堪憂,大家都在問,建西的方向在哪裡?   1996年,我競聘成為建西學校校長後,秉着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幹勁,從抓學風、養教風、樹校風入手,在借鑒兄弟學校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着手建立系統、科學、完備的學校管理體系,實現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依靠制度治校辦校的管理框架。在堅持剛性制度的同時,融入柔性的師德教育加以引導,進一步細化規範了學校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實行職能部門、年級組、教研組多線性、全程模式管理,同時推出了“教師競争上崗”“中青教師培養”“教師技能展示”“課改教研”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學校的辦學質量穩步提升,社會認可度逐步提升,學生的教育質量也逐步提升。   行者常至、為者常成。在擔任三所學校主要負責人的歲月裡,我始終保持着敢闖敢拼、敢想敢幹的工作勁頭,所開展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均受到師生、家長與社會的一緻贊揚。因為遇見,所以感恩  學生時代的我曾擔任過班長、團支部書記,“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早已植根于我的心中。時至今日,作為校長,我始終把“務實”作為成事之道,把本領用在“能幹事”上、把功夫下在“幹成事”上,事必躬親、親曆親為。   在學校工作的近40年裡,不管個人事情有多大,我總是把學校工作放在第一位,從未因私事耽誤過學校的事。幾十年如一日,形成了早出晚歸的習慣,天不亮就出門到校看學生出操、早讀、巡視校園,夜深了,查完自習、宿舍,處理完案頭工作才離開校園。我主動放棄周末和節假日,一有空就深入班級、年級部、教師辦公室,與學生、老師談心談話,了解情況、解決問題,走遍學校的每個角落。每周的工作例會,我都會提前認真準備,既總結成績,也反思問題,事無巨細安排好下一步工作。在籌備學校大型活動時,我準确把握活動的方向,做好協調保障等工作,既充分釋放學生的天性,又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遇到困難學生,我會積極資助并倡導師生獻愛心,幫學生及家長渡過難關。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   因為遇見,所以感恩。人們常說,教師是陽光下最神聖的職業。我很慶幸,也很榮幸能夠從事教育這個行業,看着一批又一批學生成長成才,我很欣慰,我的努力終究沒有被辜負。每個人都是照亮自己的鏡子  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師範生,為了能與時俱進,跟上當前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特别是當好火車頭,做好引路人,我深知,必須始終把提升自身思想修養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及時認真學習黨的最新理論和教育管理理念。   首先是自學。我平時注重摘抄學習筆記,撰寫學習心得,剪貼重要文章。目前,我個人藏品中最多的就是讀書筆記本、備會筆記本、工作日志和報紙剪貼本。所有筆記本、記錄本封面都有編号和時間段,每一篇摘錄或剪貼處都标注有出處和摘錄時間,類别分明,一目了然。   其次是聽課。聽課是很好的學習渠道,尤其是參與到老師們的評課議課中,受益良多。我堅持 “見縫插針”聽課,從聽課中,不僅掌握了教師的課堂基本素養、教學新理念的落實、課堂整體駕馭能力和學生的課堂表現等情況,同時對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了鞏固,對非專業知識有了認知。   第三是修身。“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始終是我堅守的座右銘,廉潔自律是我堅守的铮铮誓言。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樹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的信念,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效率,做到了慎獨、慎欲、慎權、慎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建團百年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裡,我将自身成長故事分享給大家,希望各位團員牢記為民情懷,汲取奮進力量,做一個擁有大視野、大格局、大情懷的共青團員,成長為勇于擔當的新時代先鋒和表率,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建設青春之中國、奮鬥之中國,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王月書,曾任建西學校(火炬中學前身)團總支書記,1990年兼任長豐公司團委副書記。現任長治五中黨委書記、校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