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企新成立子公司能不能去

國企新成立子公司能不能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4-28 00:37:26

我多篇文章中講了那種“一個人當作一個軍隊”的工作,有一定的試用期風險,尤其轉正後的日常工作難度,因為支援太少,且一人多勞,幹活和責任都逃無可逃,标志性的文章是《那種“很鍛煉人”的工作,能不能去?》。

招聘職位之所以産生,或者說某崗位之所以開始招人,大部分原因是有人跳槽了該崗位就空缺了下來,類似機器上的某個螺絲脫落或者需要更換。還有少部分原因,則是新産生的崗位,甚至新建立的事業部,有了新公司,類似新設備上自然要螺絲。一個人被當作一個部隊用,這種情況顯然是後者為主。

此外,因為就業困難,或者所謂的内卷加劇,包括市場競争更激烈,尤其政策風險也不斷增加,導緻體制内的工作成了就業市場的寵兒。大家看下圖,比較形象。

國企新成立子公司能不能去(國企新成立的子公司)1

都快密集恐懼症了,但不得不說這圖表達得很形象。現在不但有編制的吃香,那些沒編制的也開始緊俏,甚至我都鼓勵大家在中小城市的,也可以先去做合同甚至外包工了。标志性的文章就是《什麼叫半體制内工作,如何進去?》。

本文主要講以上兩者的交集部分,國企子公司/孫公司新崗位能不能去,你從标題也能感覺到。

誠然,無論哪種體制性質,都會有新成立的事業部、新子公司、新部門包括新崗位。我們如何區分好壞呢?尤其有多個工作機會選擇之時。

簡單的方法就是我這裡寫的,尤其再打分法,《有個工作機會,跟目前的工作打分差不多,選哪個?》。也會有人打不出來分,或者打分還是差不多,那我們就要根據企業性質去做個戰略判斷了。

我們去一家公司,當然在意的是長久發展,至少也是相對穩定的,肯定不是期待一入職就想走或者被裁或者待不下去。跳槽戰術要符合整體職業戰略,别多了短期小幾個月的職業經曆,那是我們履曆中不好看的部分。實際上本文就是解決類似下圖這位群友的尴尬。

國企新成立子公司能不能去(國企新成立的子公司)2

很多男孩蠻帥,女孩挺漂亮,但簡曆不漂亮。大家看下為何不漂亮。簡曆不挂在臉上,他、她就覺得不是長相。

其實體制外有更多新設的事業部、新公司,這就有了新崗位。我舉例,比如阿裡先開發了國内的電商淘寶,後來無數資本進場。

比較大的騰訊也來做電商,叫做拍拍,這拍拍大概堅持了五六年,但還是甩賣了,最終有沒有倒閉,得看新股東有沒有資金和水平繼續運營。所以你假如在2011年進了騰訊旗下新子公司拍拍,那你此後就遲早要被辭退或者變賣,因為2015年這個事業部關了。

今日頭條也準備做電商,就2017年前後建立了自己的電商公司,品牌取名為“值得”還是“好易購”還是什麼“魯班購物”的,估計現在也差不多了。其實不止這點,後面還有很多事業部包括子公司,都很短的壽命,包括跟知乎競争的叫“悟空問答”,也就三四年壽命,結束了。相關的人員比如悟空問答涉及到200個職位,則大概20人回了總部,其他180人算作裁員。

阿裡還做了線下的知名快消事業部之一,叫做盒馬鮮生,這是将菜場和飯店合二為一的形式,目前國内很火。但其他巨頭也曾經好幾家嘗試過,我告訴大家美團就做過,叫什麼小象鮮生,也就2年撐不下去倒閉了。美團該子公司最多時也在上海招了幾百人,後來都坎掉了。

我為何知道呢?因為我們有群友被小象鮮生從傳統連鎖店挖過去,不久就以能力不行被辭退了。其實哪裡是能力不行,那幾百個員工都能力不行?你應該說老闆能力不行。但要說本質,當然是市場風險的問題,不是你有錢就能入行做生意的

市場風險誰也逃不過,阿裡也很多失敗案例,包括某些金融業務,包括模仿今日頭條的圖文推送等文化事業部,還有線下無人售貨、人臉識别、直播、社交軟件、招聘以及電影、訂票、房産、汽車、石油等等相關事業部以及子公司,都有很大概率的失敗可能。

企業做大了後就要涉足新的産業,除了市場風險後面更大的叫做政策風險,比如你要涉足一個啥産業,不但不了解行規,你都不了解政策趨勢,就注冊公司、招了人,哪知道不是市場不好,而是政策不允許。都不用舉例,那十幾家搶着要做買菜團購的公司,盡管母公司是巨頭,被一點名批評,基本都關了,相關的人員主要去向自然是失業。大家可能不清楚,這些巨頭很多進入房産、早教和培訓市場的,包括京東、頭條等都有涉及,結果自然是關了......

以上一句話總結,民企私企外企等體制外公司,因為要拓展市場和開拓新業務,他們必然要去嘗試建立新公司,這就是企業創業,也叫跨行、轉産、壯大、多元。這個過程,主要受到市場風險和政策風險以及社會趨勢甚至科技進步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現在的突發公關事件也是危機之一,導緻成功率比較低。所謂成功,我這裡暫且定義為成立并存活6年以上且盈利

國企新成立子公司能不能去(國企新成立的子公司)3

這個道理,作為老闆或者大股東都懂,最終該新公司的成功率在當下中國,也就大概10%的樣子。但員工不懂,員工還是不成功便成仁的二元思維,以為成敗對半分,50%的成功率。

有錢有人有生意經驗有關系且組織架構健全的企業去創業,也才十分之一的創業成功率,這裡大家就能理解我說的個人創業2%低成功率的原因了。

話再收回來,我們如何應對這種體制外巨頭新建事業部、新建子公司的新崗位呢?我的建議主要看年齡和工資

年齡方面,你35歲之前可以進去,因為根據統計,22-34歲體制外的人,本身就平均1-2年換一次工作,而巨頭的新子公司從注冊到解散大概要3-5年時間,有些8-10年才關閉。後二者的時間都長于你這個年齡段的平均跳槽周期,你還在乎什麼呢?

此期間你的想法都會變化,我們常見一個年輕人三個月不到就徹底推翻了自己的結論,也常見當初入職前各種比較和珍惜這次就業機會的,哪知道半年不到他、她就跳槽了。

這類似糾結選哪個對象糾結了半年,結果談戀愛隻花了半個月就分手了。也好比你洗澡隻花了5分鐘,哪知道你選擇洗澡時候聽什麼歌花了50分鐘

所以,年齡不大的時候不要糾結。反之你35歲開外,特别已婚有娃上有老的,尤其另一半不上班或者工資低的,這你得謹慎,别進去了就被辭退。

當然,工資是你上家的2倍以上,也可以試試。

大家可能不知道,80%以上的辭退是客觀原因也就是企業的原因,個人表現差或者消極怠工等隻占據那20%不到的辭退案例。

那麼,這麼高的企業辭退風險,我們怎麼辦呢?我們求職時,當然選擇入職不大容易倒閉或者裁員、辭退員工的公司尤其單位。

  • 沒有一個單位是不裁員的,隻是相對性,我們将一家公司一年内全部員工全換人了,叫做100%的人員流動率:
  • 那在中央國家機關流動率可能也就2%,省級機關算5%,市縣8%,鄉鎮算15%吧;
  • 則事業單位正式員工我們按照10-15%流動率去評估,央企也有個大概15%上下;
  • 國企總平均算15-20%流動率;
  • 外企500強也差不多20%流動率,類似一年下來10個同事有2個換成了新面孔;
  • 中小外企大概30%流動率;
  • 互聯網巨頭、華為等正常大概40%人員流動率;
  • 民企上市公司以及台企大概50%;
  • 小民企小私企夫妻老婆店和創業公司,那流動率就高了,大概70%;
  • 還有超過100%的你難以想象,也就是大多數崗位一年之内換了2-3個人,這叫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主要出現在保險、直銷、房産中介等行業,這些企業有可能達到100%-300%甚至500%的流動率,人海戰術,類似一家快餐店薄利多銷、跑量,一次開飯時間翻台率達到了四五次之多。

國企新成立子公司能不能去(國企新成立的子公司)4

以上,我們說互聯網巨頭的人員流動率是40%,那互聯網巨頭的新建子公司人員流動率多少呢?一般是翻番,就是60-80%的樣子,接近普通創業公司的水平。

所以大家謹慎進入互聯網巨頭的新開子公司,因為你包括你所在的公司就是個實驗品,股東也知道存活率10%都不到,但還必須告訴你超過100%的成功概率、雞湯滿滿,否則你不會來啊。

然後,我們說國企總平均算15-20%流動率,那國企子公司呢?大緻也翻番,30-40%的人員流動率。那國企新建孫公司呢?繼續翻番,60-80%流動率

以上這句子公司孫公司的,一般人無法理解,你看下圖就清楚了。我們這位帥哥群友就入職了一家國企的下屬公司A。

他們的集團母公司人員流動率就15%-20%的樣子,群友所在的子公司A流動率大概30%-40%,子公司B流動率大概也30%-40%,那個孫公司C就流動率高了,大概60-80%;所以職位最不穩定的是C公司的員工,接着C公司的這位總經理,然後是A公司的員工我們的這位群友,接着是群友的領導A公司的CEO。

當然,如果這倆CEO/總經理都有關系,會被收回總部,我們群友海投進去的,一般來說在子公司和孫公司被撤銷時,群友就會被裁了;但是裁員并不是辭退,所以如果總部不準備撤銷A公司,則群友更安全,因為領着軍令狀的他的領導也就是A公司CEO會被換人,屆時群友就換了另外一個領導。

群友當下六神無主,根本不知道工作如何做,方法就是多說計劃、願景、遠景,但少做事甚至不做事,就一個字,“熬”,熬到A被C趕走,或者熬到A被換人即可,要麼你連合C将A搞走

國企新成立子公司能不能去(國企新成立的子公司)5

以上問題,雖然關系有點繞,但群友是從外企跳進去,目前他的文字你還能看得懂,再過一年,你體制外的人就看不懂了,因為ABC公司和人員會被各種集團總、公司、分公司、事業總、分廠總、分管總、部門總等等文字所取代,你更加看不懂了。

不多說了,回到文章一半标題:國企新成立的子公司,也算國企嗎?

當然算,隻是流動率大,倒閉概率也不小,類似體制外的外企、互聯網巨頭總部的員工了。工作風格跟體制内差不多,企業都體制外文化,也會裁員。

國企新成立子公司能不能去(國企新成立的子公司)6

下半個問題:能不能去?

要具體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比較深,還需要2分鐘閱讀時間。

我們做部門領導的,有些年度預算要做,其中有些培訓費、團建費用和招待費預算,今年得用掉,你不用則明年的難申請或者申請不了多少。所以,我會鼓勵員工去花這個錢,回來報銷。

我們做采購的,無論在哪種企業,有時指定供應商從我自己注冊的貿易公司購買一些螺絲螺母小零件,為何不讓供應商直接在市場上購買呢?我主要是賺個差價,供應商給我個面子。但我這公司X還是得注冊,否則就成了灰色收入,無根無據的現金入賬,容易被查到和抓進去。

也有膽大的,讓供應商直接賣東西給自己的公司Y,然後自己将自己的貿易公司Y加進合格供應商名錄,也收取20%的毛利。這樣就厲害了,比如如此操作的采購額一年1個億,那貿易公司Y的毛利一年大約就1600萬元。

以上,為我的X和Y甚至我建的一個小工廠Z工作的員工,就是我的公司員工,我為了各種項目會注冊各種類似的公司,簡稱項目公司,制造業每個項目一般都3-5年壽命,所以壽命一到這些企業我就會注銷或者轉産或者停工、等待未來再用。為我這幾個公司打工的員工注定來了就待這麼幾年,注定屆時項目結束要被辭退。

所以,人數越少的公司,尤其項目公司,大家不要去,尤其你歲數大的中年人,容易倒閉和關門。

再來,我們工廠,産線經常調整布局,包括設備經常買回來閑置不用,後來還要花時間花精力将它們賤賣了,那麼,為何會如此呢?

我們是500強大公司,工廠的廠長沒有決定供應商的權力,人事權也隻有申請和使用權,沒辦法自己做決定,采購、财務、關務、研發、設計等都在總部,廠長隻剩下運營工廠的權力。但其中有這個設備購買、治具和模具購買、廠服、班車和垃圾處理等權力,包括産線布局和廠房内部裝修,他可以多裝修幾次。

以上這些動作,廠長每做一個,公司就要花一些錢,每個花錢的項目都類似一筆生意,都有供應商和賣家,這就是後者的銷售額。而這樣的銷售額選擇供應商時并不需要三方比較和比價,所以,廠長就從這些不斷翻新廠房、重新布局産線、招人裁人、設備買了再賣等等多次重複的項目中去獲得個人好處。

當然,有人問這麼瞎花錢,萬一被查呢?一般他會做各種報告證明他一年為公司省下來了比如2000萬,所以花了800萬去改善是值得的,是應該被鼓勵的

再來,我們園區地面、布局、花花草草等,也經常各種修路、翻修,有時一年修好多多次,這就是返修和日常維保工程,你不弄明年該部分預算就少了沒有了。所以,連旁邊的路,也不斷每年返修,人工湖的黑色天鵝都換了好多隻,要的就是不斷換,換也是項目

以上寫了這麼多,某公司最後要搞得大的,要搞個斐信據說要跟微信競争,不得了,海口很大,你也知道不大可能成功。但是上面預算批下來了,可以建立斐信總部,全國各地建立分公司,招兵買馬,各色人等都想進來,因為是大公司的子公司。

2年後,人員大緻成形了,招了全國2000個人,這是一家郭資背景的創業公司。但是肯定是虧損不賺錢的,撐了3年,終于在第6年繃不住了,2000人中大概200個來自總部還回了總部,屬于子公司A的類似關系戶800人會安排一部分去其他事業部,大部分辭退,屬于孫公司B的1000人還好是外包的,直接通知外包人力公司拉回去,不要了,至于人力公司是否跟他們解除合同,那我們就管不了了。

最終,這家跟微信競争的集團下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就大概6-7年的總壽命。人員從無到2000人規模,再恢複到0,花了7年時間,第8年才掃尾結束。但總計花出去了20個億,每一分錢都是幹幹淨淨的,實在的,都有出處甚至發票,可以通過任何内審和會計審核。但我虧損你不能怪我啊。

事已至此,我覺得集團子公司你還是可以去去的,孫公司得謹慎;郭企的創業公司尤其互聯網公司,就算了,盡量别去,因為本身就已經規劃好了要關閉的項目;郭企的主業附帶公司,有實際用途的,可以去,比如上海汽車成立的上汽金融公司,這就可以去,但上汽搞一個Q-Q跟騰訊競争,這就是笑話了,最多7年必然關閉,明知失敗還去為之,這是别人的目的,跟你無關。

最後,大家記住,郭企的互聯網事業部、互聯網分公司,别去,大概率就是前述項目公司。但是,郭企的互聯網部門,是可以去的,因為他們也需要數據分析師、程序員、新媒體、網站維護、公衆号、微博甚至直播,相對于互聯網巨頭公司中你的同學,你要閑5-9倍,當然可以去。

大家自我斟酌吧,結合個人情況做取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