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熱的夏季中什麼不可或缺?風扇必然要占有一席之位。而随着科技與設計師的“進步”,市面上風扇的品類也越來越多,除了較為常見的傳統立式和台式風扇以外,更有空氣循環扇、無葉扇、塔扇、空調扇等等,技術的不同外觀的不同,稱呼也随之增多。但無論風扇怎樣變化,其核心功能依舊是以蒸發人體水分讓人體感到“涼爽”感,順便還能促進室内空氣流通。
現在我卧室中一直用的就是一台空氣循環扇,主要是與空調相配,達到屋内快速降溫,加速周遭空氣流動的目的。因為其噪音值也較低的關系,我也常用它來伴眠。
不過它的體積過小的關系,并不太适合在客廳中使用。客廳更适合那種外觀看着雅緻,更高大上的風扇,如塔式風扇、無葉風扇等。為何我不推薦傳統的立式風扇?隻因其無葉設計讓安全性變得較高,對家中小孩來說不存在扇葉割手的問題。
接下來咱們就來分享一款我最新入手的塔式無葉風扇--飛利浦(PHILIPS)無葉風扇 ACR5164BF,希望能對近期有風扇添置計劃的小夥伴有所幫助。
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的包裝較大,但整體倒還不算重,約7KG左右,一口氣搬上5樓無難度。箱内的防護措施做得不錯,機身除了用保護袋進行包裹外,頭中尾三個部分均有用厚實的泡沫對其進行固定。
因為是一體機身設計所以并不需自行組裝,内裡的配件也顯得較少,除去說明書以外就隻還有一個遙控器。
遙控器共有六個按鍵,可對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的開啟/關閉、風速、左右搖頭、定時、息屏、等離子和風類模式進行控制。以我的使用經驗來說,風扇一定要選帶遙控器的産品,這樣對于家中有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也更友好些,而純智能APP控制型風扇就更适合年輕人了。
顧名思義,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的外型自然是塔式設計,整體高度約110cm左右。白與黑的搭配,直立式的造型,讓其很容易融入到各種家居環境中。而中下部的腰線設計,無疑是一個點晴之筆,它除了讓機身不會顯得臃腫以外,也無形中在簡約的外觀中增添了一絲雅緻感。
此外,在機身的頂部也設計了一圈電鍍銀環,反光度較高,會将周遭的環境色映上去。
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将所有控制面闆放在機身的頂部,8個觸摸鍵環繞在顯示屏四周。按鍵功能上與遙控器上的一樣,包含着風扇的開啟/關閉、風速大小、左右搖頭、定時、息屏、等離子和風類模式等。或許是因為按鍵放在頂部的關系,因此并沒有設計童鎖功能。
與傳統風扇不同的是,這款飛利浦塔式風扇為無葉雙出風口設計,内部為渦輪風道。單看風道的朝向走勢應該是聚攏型的,具體還得體驗後才能定論。不過,無葉設計倒是不必擔心扇葉的割手問題,使用安全系數高,對小孩沒有危險性。
在頂部的後方設有一個隐藏式的提手位,便于用戶搬運風扇時使用。實際提起來後可感覺到風扇的底盤較重,不會像傳統風扇那樣有頭重腳輕的現象,
機身的後底部可看到一個蜂窩式的進風口,并可隐約看到内部的濾網位。
其實網罩殼的打開方式很簡單,隻需雙手扣着兩側的凹槽,稍許用力往外一拔即可輕松取下進風口網罩殼。
内部濾網使用闆式結構,梯形外觀應該是定制設計,暫時沒查到替換濾網的價格。以我使用空淨的習慣來說,大約1個月左右就可用毛刷對濾網進行清灰操作,這樣可以增加其使用壽命。
選無葉風扇就是一個選電機的過程。拿掉空氣濾網後,我們可以透過栅格處隐約看到内部電機。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采用的是鋁質直流變頻電機,功率40W,風輪尺寸93*590mm,出風量可達到168.6m³/H,其主要特點是噪音最低不足30dBA,耗電量每小時也僅0.04度左右。
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共有24檔風速,用戶可通過觸摸頂部的“ ”“-”鍵逐檔位調節。或許是因為檔位過“細”的關系,風扇在開機時會默認處在中間的12檔,這樣無論是增是減都相當方便,而且正中的屏顯還會顯示當前的環境溫度,供用戶參考調節。
在“風類模式”中,我們可以在正常風、自然風和睡眠風等三種風類間切換。其中正常風就是常規的定檔風量,風速不會變化,而自然風和睡眠風均會自動變檔。如在默認的12檔風量下,自然風模式會模仿自然的風感,風量會自動大小變化,如同清風吹過,撫摸皮膚。
此外,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還支持“等離子”功能。開啟後内部的等離子發生器會開始釋放正負離子,風感會傳出淡淡的清新味道,讓整個人的心情都變好了,如家有寶寶和孕媽的話,建議可以一直開啟。
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支持45°、60°和90°三個角度送風擺動,能夠大範圍地覆蓋空間環境,輸送面較廣。配合空調使用時,可以快速将冷氣送至屋内遠角處,加快房間降溫。
至于“息屏”功能其實很少能用到,畢竟屏顯放在機身的頂部,不容易刺眼,而且風扇默認帶有3分鐘自動熄屏設定。
作為一款高端風扇,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也支持APP的接入。根據說明書提示,下載一個名為“拓感”的應用。登錄賬号後,完成首次的添加配對,整個過程很簡單,隻要手機打開藍牙開關即可自動查找。
添加成功後,我們就可以在手機端對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進行控制了。應用的控制界面要相較遙控或機身面闆的更直觀,無論是模式、擺風角度還是風速檔位都能快速調擇,不必逐檔加減,包括定時調節都方便了許多。
出乎意料的是,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居然還支持“天貓精靈”,這點在說明書或官方宣傳頁上并沒有突顯,不知算不算一個彩蛋,我也是在無意間發現的。
适配“天貓精靈”的過程同樣簡單,打開後會自動跳出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選擇後即可成功激活。
配對後的界面與前面的“拓感”應用相差較遠,我個人感覺“天貓精靈”的控制界面更簡潔,也更人性化。風速檔位和定時時長均可以直接拖動,調節更快也變得更直接。而且在接入“天貓精靈”後,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還可支持語音指令,無論是開啟還是關閉,模式調節,風速大小,定時開關等,均可用口令對其控制。
如我們要将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的風速調至20檔,那麼隻需說出“天貓精靈,将客廳風扇風速調至20檔”,然後就交給天貓精靈了。此外,隻要“天貓精靈”不下線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就能遠程控制,哪怕出門在外也能通過APP對其進行操控閉,從此再也不必擔心出門太急而忘了關風扇了。
這款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的出風口整長約572mm,貼上紙條後可見在出風口處是聚攏型的走勢。
使用風速計在風扇前橫向移動後,也證實了機身的兩旁是無風的,隻在移到正面時風速才開始轉動。
根據官方數據,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可達到7.8m/s風速,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通過之前所記錄的某空氣循環扇風速值來看,其最大檔風速為5.6m/s左右,已遠超傳統風扇最大檔(3.5m/s)。那麼7m/s以上風速又是怎樣的呢?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是否真的能達到這個數值?畢竟因為出風口的關系,無葉風扇在整個行業内的實際風速值都不是很大。
将風速計放置在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前,然後記錄下12至24檔位間的風速值,至于1至11檔我很少用到就偷懶不測了。
通過記錄我們可以看到,默認的12檔風速達2.69m/s,而最大的24檔風速可至7.06m/s左右,與官方宣傳稍許有些差距。但考慮到實驗環境與檢測儀器的差别,成績也在合理範圍内。
對比風級參考,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的最大風檔已達“和風”級别,風速相當可觀,遠超家用傳統風扇。
此外,在測試過程中還發現出風口的上下兩端與中部的風速會略有不同,中部的風速最大,而兩端的會弱一些些,但24檔也達到了5.5m/s的風速值,與我家中的空氣循環風扇相比正好相同,風的貫穿力夠強勁。
那麼噪音值如何呢?我們将分貝儀放置在風口處,然後同樣記錄下12至24檔的數值。其中12檔的噪音分貝為43.8dBA,最高檔達到了70dBA以上,相當于一般說話的聲響範疇。
但考慮到我們并不會真的貼在風扇上使用,所以離開半米左右再次收集噪音值。此時12檔降到了36.8dBA,最大的24檔也回到正常的60dBA,噪音值降幅較大。那麼問題來了,一檔是多少呢?在夜深人靜時收集一檔噪音值為26dBA,在30dBA範疇以内,完全符合夜裡睡眠時的需求。
除了一檔以外,2至5檔的表現也均在30dBA以内。在低噪靜音這一塊,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做得相當不錯。
在功率方面,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的實際表現要比官方标識得更低。官方宣傳是40W功率,但我在正常風模式下親測最大檔功率隻有30W。
而且最大檔的每半小時耗電隻有約0.014度,換算至1小時那麼也不會超過0.03度,低耗節能表現十分優秀。如果整天15小時常開也就0.45的電量,也就不到0.3元電費。直流變頻的低耗節能,真心無話說,效果過于優秀。
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有别于常見的塔式無葉風扇,他的噪音值很低,一改我對于塔式風扇的“暴躁”印象。它所吹出來的風感柔和,迎面直吹也不會有頭痛與難受感,5檔以内都很适合睡眠使用。
此外,直流變頻電機确實省電,作為整個夏天幾乎都不停歇工作的産品來說,省電就是省事。目前隻要待在廳裡我都會開着它,風速定在16檔,并開啟等離子模式,循環清風覆蓋,風聲也不會打擾到電視節目的播放,納涼有方。
而濾網和等離子設計,也讓其區别于常見的冰晶塔式風扇。它更專注于空氣的除菌和淨化效果,對于家中有母嬰和敏感人群更友好。
當然,沒有任何産品是完美的,飛利浦塔式無葉風扇也有幾個值得改進的地方,如送風擺動角度不能達到120°甚至更大,說明書與宣傳頁也并沒有注明其支持天貓精靈,造成了用戶的困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