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
小朋友8歲,平時學習很自律,對自己的外在也比較看重,很愛幹淨。
而且,在家裡願意幫助父母做家務,去親戚朋友家做客的時候,也很規矩得體。
但唯一不好的地方是:不願意收拾自己的房間。
優點很多,可唯獨自己的房間特别亂。
為此,父母多次跟他溝通,希望他能夠收拾一下自己的屋子。
結果這個小朋友3句話反駁,讓父母啞口無言。
1、又不髒,我自己的房間住着舒服。
2、我的朋友都能夠接受我的房間,也沒有說什麼。
3、習慣了,找東西順手就能找到。
有理有據,邏輯清晰。
不得不說,一個8歲的孩子邏輯能力這麼強,思維充滿理性,語言充滿邏輯。
怪不得讓他的父母無言以對。
而在這個帖子下面,網友的觀念有兩種。
第一:不需要過度關注,讓孩子自由成長就好了
有些網友認為:
既然孩子這麼小,他的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就那麼強,這一點兒“不算缺點”的缺點,根本就不需要上綱上線。
既然他願意收拾自己的衛生,還願意幫忙做家務,那他自己的房間,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如果父母過度督促、勉強,甚至是教育孩子,要求孩子收拾房間。
也許孩子會接受這個意見,但他的内心一定是不高興的。
因為孩子會覺得,他總是“被勉強”,久而久之,就會降低他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追求的精神。
竟然他覺得舒服,為什麼父母不能尊重他的意見呢?
第二:小時候就應該培養孩子的習慣,約束他的“放縱”
也有一些網友認為:
這件事并不簡單,小時候不願意收拾房間,長大後或許會養成更多壞習慣。
“我自己的房間,自己住着舒服就行了,跟你們無關。”
看上去是獨立,自由,堅持己見。
實際上,這個小朋友卻有些自私;倘若将來在外面讀書,工作後租房子生活,難道也能如此“自我”嗎?
他應該考慮周圍人的感受,而不能隻在意自己的感受。
就像一個人在大街上“光着膀子”,雖然并沒有什麼規定說不允許,但他的道德感是很差的。
兩個觀點,兩種聲音。
父母與子女,到底該如何相處?
通過這個帖子,讓我十分感慨。
第一:父母與子女,應該平等而不是勉強
作為父母,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
孩子的未來,一定是你無法想象的,你隻能做他背後的人,不能成為他的引路人。
你可以指引他,引導他朝着正确,善良的方向前行;但是,你卻不能阻礙他奔跑的腳步。
你的子女雖然是你的子女,卻不屬于你,你們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且互相尊重的。
父母越是勉強孩子,就越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尤其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更不應該勉強他。
這讓我想到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羅密歐與朱麗葉”。
心理學上就有個“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指的是:
越是被父母反對的感情,就越是堅固;因為父母的反對和壓迫,會導緻孩子産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而祝英台跟梁山伯之間,不也是如此嗎?
祝英台的媽媽,苦口婆心地告訴她:
“你不要嫁給窮小子,不然以後的日子會很苦,我是用自己這一生的經驗告訴你,你一定要聽我的。”
結果呢?
祝英台嘴上說着“好好好,是是是”,可最後,倆人不還是情真意切,誰也無法分開?
第二:保持關系融洽的方式,是“降低期待值”
父母一定要學會“降低期待值”。
什麼是期待值?
寄予在孩子身上太多的期待和希望,當事與願違,父母很容易失望,進而對孩子造成言語上的打擊和傷害。
最簡單的例子:讀書。
你會發現,有些孩子平時很努力,無論是讀書還是寫作業都很用心;但是,每次考試的時候,他的成績都一般。
但也有一些孩子,他們平時看上去沒有努力學,可每次考試成績都很不錯。
你說,這中間的差距在哪裡?
你的子女,不一定要長成“參天大樹”,倘若他們無法到達那個高度,做一朵花,一根小草也是很好的。
當你學會降低期待值,保持一顆平常心,也就能以更平和的心态與孩子相處。
父母需要做的是引導,而不是“一手操辦”;需要給孩子信心和贊美,而不是嘲諷與貶低。
第三: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我們可以變得更好
回到上文帖子中的故事:
小朋友很優秀,他身上的優點很多,但他也并不是完美的。
正因為不完美,才顯得“真實”;等孩子長大了,他會逐漸改變自己的觀念和習慣。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引導。
比如說:
父母平時在家的時候,養成打掃衛生,收拾房間的習慣;這一切,孩子都是看在眼裡的。
并且,試着引導孩子:“你的房間也是家庭的一部分對不對?我覺得,如果你将房間布置得更有創意,那我們的家庭氛圍感會更濃郁。”
先以身作則,再用語言贊美引導孩子,這才是父母應該做的。
有些父母習慣用“高高在上”的語氣,批評的對話教育孩子。
“你為什麼不收拾房間?”
“你看看你的屋子,實在是太髒了,看着就讓人心煩。”
父母煩躁,孩子也同樣煩躁。
如果一個人能夠維護好家庭關系,那麼他将來在愛情、友情,人生以及事業上,都會有很強的能力與底氣。
今日話題:如果孩子不願意收拾房間,你會怎麼做?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