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是人們最基本的能力了,可以說在人們的心目中,這些“技能”是不需要訓練的,是生來就會的。
但其實,這些事情對于寶寶來說還真的不容易,就比如說如廁這件事,不教孩子,孩子還真沒辦法做好。
記得之前小侄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第一天,老師就給嫂子打來電話,嫂子拿了套孩子的衣服就奔幼兒園去了。
等到嫂子回來一問才知道,原來小侄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自己不會如廁,結果到了廁所半天沒脫下褲子,最後拉在了褲裆裡面,老師發現之後急忙就給嫂子打了電話,讓嫂子就拿孩子的衣服去學校給孩子換上。
這件事對于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既耽誤了孩子上學,也耽誤了老師上課,還耽誤了嫂子上班,同時還是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之後,因為小侄子所在幼兒園有很多孩子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所以,老師就非常重視孩子的如廁訓練問題,并且,讓家長要引導孩子養成如廁的好習慣。
當然,家長也是十分地配合,畢竟哪個家長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也擁有和小侄子一樣的“光輝”經曆了。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寶寶大小便合适呢?這點很多家長都不是很清楚。
其實,在寶寶一周半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大小便了,太早太晚都不好,這個時間剛剛好。
因為寶寶一歲半之前,膀胱等大小便系統發育還未完全,還不具備如廁能力,而如果晚了,寶寶會形成對尿不濕的依賴,不願意脫下尿不濕大小便。
不過,每個孩子的成長發育不同,家長不能光看孩子的年齡,就着急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
這是真急不得,家長不妨找到适合的時機訓練孩子,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當寶寶腿部力量比較強,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蹲下、站起來等能力時,說明寶寶已經具備大小便的能力時,父母就可以開始進行訓練了。
但是,不同的家長在教自己的孩子如廁時,所使用的方法又都是不同的,不過無論怎麼不同,都少不了“兩示範四訓練”,因為這是教孩子如廁的核心因素。
●兩示範,寶寶模仿學得快
教孩子如廁,一定要注意選擇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而進行示範就是一種很好的行為,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強,正确的示範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加清晰明了的認識。
而這些示範中,有兩種示範是比較重要的:
為孩子示範如廁的場景
孩子小時候拉尿都是在紙尿褲裡面的,所以腦子裡面根本沒有廁所、馬桶等如廁場景的意識。
所以,家長首先就需要給孩子示範如廁的場景,讓孩子知道廁所的作用,馬桶是幹嘛的等等,也要讓孩子了解洗手間的一些設備作用,從而讓孩子了解到如廁這件事。
當然,在示範的時候,為了方便孩子理解,可以使用真實場景、繪本場景、玩具場景等來輔助示範,從而讓孩子 更好地理解。
為孩子示範如廁的流程
想要讓孩子自主地學會如廁,那麼,一整套的如廁流程是需要展示給孩子的。
如果家裡是兒子的,可以由爸爸示範,如果家裡是女兒,可以由媽媽來示範。
當然,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加全面地看到如廁流程,還可以采用一些玩具道具、繪本故事,以及幼兒教學視頻等來輔助示範。
注意,示範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真正地了解整個如廁的步驟,隻要達到這一點,那麼我們的示範就算是合格的,至于孩子是否擁有如廁的能力,就需要我們進行訓練了。
●四訓練,提升寶寶學習如廁的進度
訓練孩子如廁的時候,也有幾個比較重要的訓練項目,各位家長一定要注意。
訓練孩子對于如廁場所的認識
想要孩子順利地如廁,就需要讓孩子認識到什麼地方是可以如廁的。比如男孩子要進男廁所、女孩子要進女廁所、男女廁所的标識是怎樣的、在家上廁所要找馬桶等等,從而讓孩子知道自己身處不同場合的時候,應該去哪裡解決自己的便便。
訓練孩子自己穿脫衣物的能力
比如小侄子上廁所的時候拉褲子,并不是小侄子不知道應該去哪便便,而是小侄子到了廁所之後脫不下褲子,最終導緻拉褲子的情況發生,所以,家長一定要訓練孩子自主穿脫衣物的能力。
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要積極地引導孩子自主地穿脫衣物,平時早上起床、晚上睡覺的時候讓孩子自己 穿脫衣物,告訴孩子扣子怎樣扣、拉鍊怎樣拉、褲子怎樣脫等等,要有耐心,要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快速地學會穿脫衣物。
訓練孩子正确擦屁屁的能力
擦屁屁這件事看似簡單,但其實并不簡單,很多孩子在自主擦屁屁的時候,如果沒有經過訓練,是根本擦不好的。
因此,在訓練孩子擦屁屁的時候,要注意這幾點:
訓練孩子如廁後的衛生意識
在上完廁所之後,家長們還需要訓練孩子的衛生意識,比如如廁之後的沖廁所、洗手等,這樣一是能夠保持廁所衛生,二是讓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衛生習慣。
另外,家長還需要注意訓練孩子如廁時的衛生意識,讓孩子知道廁所的地面,以及其他設備可能是比較髒的,在便便的時候不要随意地去觸摸廁所的地面等位置,尤其是在公共廁所的時候。
寫在最後
如廁這件事看似很簡單,但是對于孩子來說真的不簡單,家長要認真地、有耐心地、一步步地去教孩子如廁,這樣孩子才能夠形成正确的如廁習慣,才會實現“如廁自由”,減少一些尴尬的出現。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