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考新名著閱讀改革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已經全面鋪開,名著閱讀考查篇目和考查方式,準初三和初一、初二的初中生都要做好準備了!參照名著閱讀書單,教育部在經過大浪淘沙反複甄選後,找到精品,耐讀的讀物,并遵循學生的年齡水平,以豐富的内容,合适梯度,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可根據已有的閱讀水平自由選擇。下面為初中黨準備了一份暑假閱讀大餐。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古人雲:“腹有詩書氣自華。”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讀書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品格、健全人格,讀書可以給孩子提供拼搏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力量,讀書可以讓孩子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
但許多學生的閱讀還存在着“少慢差費”,即讀的量少,讀得慢、效果差、時間浪費等不理想的狀況,具體說來,是因為閱讀中還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一.讀而不記
閱讀隻為看熱鬧,消磨時間,滿足好奇心,書漫無目的地看過了,也就忘了。沒有記憶的閱讀是無效的閱讀,是“白讀”。青少年是閱讀的黃金時節,也是記憶的黃金時代,要口讀心記,适量背誦,多背誦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多積累一些終身受益的文化知識。
二.讀而不思
閱讀的過程應該是質疑問難、聯想比較的過程。有的文章較深,不少地方不懂,有疑難,自然要質疑。有的文章深入淺出,一讀就懂,似乎沒有疑難,其實許多疑難我們還沒有發覺。不妨"于無疑處生疑",不能淺嘗辄止,滿足一知半解。
三.讀而不寫
在邊讀邊思的過程中,有了很多感受、體會、心得與靈感,這些思維的火花稍縱即逝。有的同學卻沒有動筆寫下,多麼可惜!它們是寫作時珍貴的"百寶倉庫"呀。所以,要養成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可以摘錄,可以做劄記,也可以寫讀後感。
四.讀而不悟
許多同學閱讀隻求讀懂,不求感悟,不求緻用,不能把作者的人生經驗化作自己的心靈體會,或者隻有感覺而無理性的認識,沒有心靈的巨大震撼,沒有對人生對社會的深層審察,這樣的閱讀就不能完成從有字書向無字書的轉換。
五.讀而不選
逮到什麼讀什麼,毫不選擇,随波逐流,率性而讀,這是初中生閱讀易犯的通病。
現代社會信息多源,書海茫茫,讀之不盡。故初中生的閱讀一定要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進行,嚴格篩選。語文大綱規定了初中生必讀的文學名著,初中生必背的文言詩文,這些為我們明示了閱讀的範圍和方向。
六.讀而不博
初中生的閱讀還有單憑喜好和隻講功利的"偏讀"病,偏愛武打、言情小說,偏愛作文選,怕讀古代文言文,怕讀現代科技文。其實讀書不妨雜一點,面廣一點,博約結合,這樣都能文理兼通,全面發展。
書是良藥;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
書是益友;臧克家說:"讀過一本書,像交了一位益友”。
書是窗戶;高爾基說:"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
書是世界的一個窗口;人們就是通過這許許多多的窗口去認識世界的。
書就是一艘船;它載着人們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
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
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
暑假已經接近尾聲。讓我們抓住暑假的尾巴,把以上的好書都讀起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