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近期,為加快推進我市夜間經濟發展,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更好地滿足人民群衆品質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費需求,我市将圍繞前門和大栅欄、三裡屯、國貿、五棵松等地标,藍色港灣、世貿天階、簋街、合生彙、郎園、食寶街、荟聚、中糧·祥雲小鎮、奧林匹克公園等商圈,上地、五道口、常營、方莊、魯谷、梨園、永順、回龍觀、天通苑等生活圈,通過延長部分軌道運營時間、縮短夜班公交發車間隔、增設出租揚招站和停車位、進一步挖潛停車資源等措施,多措并舉為“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提供便捷交通保障,助推消費升級,助力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建設。
周五周六1、2号線延長運營時間
據悉,每年5月至10月,每逢周五工作日及周六休息日,軌道交通1号線和2号線将延長運營時間。
其中,1号線雙向延長運營時間1小時,沿線各站末班車發車時間均在00:30以後。延長後1号線西向東方向末班車蘋果園次日00:30發車,次日1:26到達四惠東站;東向西方向末班車四惠東次日00:30發車,次日1:25到達蘋果園站。
2号線雙向延長運營1.5小時,沿線各站末班車發車時間均在0:30以後。延長後2号線西直門-複興門-東直門-積水潭方向末班車西直門次日00:30發車,次日1:12到達積水潭站;積水潭-東直門-複興門-西直門方向末班車積水潭次日00:33發車,次日1:15到達西直門站。
延長運營期間發車間隔為20分鐘,進一步為消費者前往長安街沿線及二環周邊的夜京城消費場所提供便利。目前,地鐵運營單位正在進行相關準備工作,并将于7月19日正式實施延時運營方案。
同時,4号線、5号線、8号線、10号線、13号線等軌道線路末班發車時間均在23點以後,運營時間基本都在19-20小時,基本覆蓋食寶街、荟聚、奧林匹克公園及上地、回龍觀、天通苑等商圈及生活圈,方便市民地鐵出行。
祥雲小鎮開通專線、延長線路
目前,途經“夜京城”地标的公交線路共計110條,其中常規線路(5:00—24:00)共計96條,夜班線路(23:20—4:50)共計14條,涉及站位近40處,均可為市民提供24小時公交保障服務。途經“夜京城”商圈的公交線路共計182條,其中常規線路161條,夜班線路21條,涉及站位約100處。除順義區的中糧祥雲小鎮和藍色港灣周邊沒有夜班線路外,其他地區均可實現公交出行24小時服務。
為保障順義區中糧祥雲小鎮公交出行,計劃8月初開通“祥雲專線”(天竺鎮譽天下小區站——後沙峪鎮聚通嘉園小區站),由後沙峪聚通嘉園小區出發,途經中糧祥雲小鎮、地鐵梨花坎站、地鐵新國展站至天竺地區,運行時間為早5:50至晚24:00。此外,計劃8月初将順58路(悅樹灣—聚通嘉園)終點站延長至後沙峪天裕昕園小區。順58路的延長不僅方便趙全營、高麗營、後沙峪等本地居民前往中糧祥雲小鎮的出行需求,同時與地鐵後沙峪站無縫接駁,方便北京市區居民前往中糧祥雲小鎮。近期還将根據客流需求優化增加銜接祥雲小鎮的公交線路。
夜班公交方面,我市36條夜班公交運營時間為23:20-4:50。市交通部門通過縮短既有夜間線路發車間隔,為市民夜間公交出行提供便利。發車間隔時間調整後,23:20-24:00發車間隔20分鐘,24:00-1:00發車間隔30分鐘,1:00-3:40發車間隔40分鐘,3:40-4:10發車間隔30分鐘,4:10-4:50發車間隔20分鐘。同時,加強客流監測,最大斷面客流滿載率達到80%以上時即增加運力,并結合實際情況優化公交站位,研究在中糧祥雲小鎮新開夜班公交線路,完善與延長運營時間的軌道交通站點的接駁,多措并舉保障市民夜間公交出行。
首汽、奇華、金銀建調度中心加強調配保障
重點區域設置出租車揚招站
為進一步做好出租行業夜間經濟交通服務保障工作,首汽約車平台将在“夜京城”地标、商圈及生活圈設置電子圍欄,并向出發地為圍欄内的訂單配置優惠券。駕駛員在21:00後承接圍欄内訂單,也可獲得夜間保障獎勵。同時升級改造平台司機端功能,系統根據實時及以往需求展示熱點商圈,通過調配增加周邊駕駛員數量,駕駛員可根據調度信息,一鍵導航至調度位置,前往到商圈進行保障。
奇華、金銀建調度中心将通過大數據系統對夜間需求進行預測,采用優先調派策略,向駕駛員推送調度信息。奇華調度中心系統于19:00-24:00期間,每小時在地标、商圈及生活圈内進行一次運力檢索,發現車輛數量少時,向駕駛員推送需求信息,引導駕駛員前往商圈運營。
此外,在重點區域設置出租車揚招站。利用現有15處揚招站(共66個專用停車位),為三裡屯、國貿、世貿天階、五棵松、簋街提供出租運輸保障,同時計劃新增10處揚招站(共38個專用停車位),為前門、朗園、合生彙、藍港、奧林匹克公園、中糧·祥雲小鎮提供出租車運輸保障。
加強運維調度 試點入欄結算
維護共享自行車停放秩序
在“夜京城”地标和商圈中,部分地區緊鄰地鐵站,共享自行車停車資源緊張,為保障這些地區共享自行車停車秩序,避免亂停亂放現象,市交通部門嚴控停放車輛總數,同時嚴格要求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高峰期要求企業加強調度,清理違停車輛,同時在世貿天階附近進行入欄結算試點,營造健康有序的運營環境。
在“夜京城”生活圈中,停車區域處于高峰期超飽和狀态,為保障共享自行車停放秩序和居民出行需求,市交通部門要求企業18時之後重點清理居民區堆積車輛,加大車輛運維力度,增加夜間值守崗位,不定時巡查夜間車輛停放情況,維護停車秩序。同時在客戶端APP标注停放區,引導市民停放至停放區,對停放區進行電子圍欄入欄結算。
推進道路停車改革 加大執法力度
既有挖潛、錯時停車 改善停車環境
目前,我市正推進道路停車改革,中心城區已全面實施,實現電子收費全覆蓋,夜間(19點至次日7點)小型車均為每2小時1元,不足2小時無需付費,方便市民夜間停放。市民停放車輛時須停車入位,不得壓線、跨位停放,公安交管、各區停車管理部門也将加大執法和治理力度,規範停車秩序和運營秩序,營造良好的出行環境。
同時,為充分滿足地标、商圈的出行停車需求,市交通部門已組織各區結合停車位供需情況,逐商圈、地标進行研究。計劃通過深入挖潛地标、商圈周邊既有空間潛力,利用居住區邊角地、内部道路、待建土地、臨時空閑場地、拆違騰退空間,在不影響消防的前提下,挖掘一批停車位,以便利市民停車。同時鼓勵地标、商圈周邊公共建築的停車設施在具備安全、管理條件的情況下對外開放,實行有償錯時共享。
全方位、立體化提供交通信息服務
智慧交通助力夜間出行
為更好地向公衆提供夜間出行信息,市交通部門已将夜間交通保障信息在相關APP及高德地圖、百度地圖進行了更新。市民可通過北京交通、北京實時地面公交、地面公交e路通、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手機APP實時查詢全市軌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包括夜班公交)車輛運營時間及換乘信息。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李博 編輯 張建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