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四時田園雜興關于春日的詩

四時田園雜興關于春日的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6 01:39:08

早春田園詩詞四首,一年景象在春光,春風二月三月時

公曆和農曆的混搭,中國的春天,來得分外迷蒙而熱鬧。

按照農曆,公曆的三月往往還是農曆的正月或者二月,但是從節氣來講,公曆往往有具體的時間應對農曆的節氣,比如立春就在公曆的二月三日到五日,驚蟄在公曆的三月五日到六日。所以公曆的三月往往應對節氣的仲春,農曆的二月,是最美的最蓬勃的春天。

隻是當代人總會疑惑,這到底算三月還是二月呢?但總的來說,這是最美春風二月三月天。

四時田園雜興關于春日的詩(春日田園詩詞四首)1

年節之後,才是真正中國人春天的開始,因為那些喧嚣和祝福都已經結束,正式沉浸在春的時光裡,開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春天不再是願望,而是實打實在溫度裡,在空氣裡,在身邊。

“牧童見人俱不識,盡着芒鞋戴箬笠。

朝陽未出衆山晴,露滴蓑衣猶半濕。

二月三月時,平原草初綠。

三個五個騎羸牛,前村後村來放牧。

笛聲才一舉,衆稚齊歌舞。

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騎牛又歸去。[唐] 隐巒《牧童》

古代的農村孩子隻有少部分有學習讀書的機會,年節之後,就是他們開始農村工作的階段,或者體力和技術的原因并不能從事太多的農活,但是牧牛牧羊,順便摘些野菜,撿些幹濕柴火回家,也算替家裡減輕了負擔。

孩子氣的活潑往往以牧童短笛的方式出現在春天的煙雨裡,給了春天的原野以活潑的朝氣。

四時田園雜興關于春日的詩(春日田園詩詞四首)2

牧童騎在牛上,牛走在煙雨裡,可是天地裡的人都帶着鬥笠穿着蓑衣,這些成年也開始在雨中下地幹活,這證明春天時光緊促,搶春耕,翻天地,正式辛勞工作的開始。

小孩子火氣大,而且長個子,是很少使用雨具的,隻是看到雨後天晴,就按耐不住出去的心,大人的雨具上還滴着水,他就騎着牛去放牧了。

這正是雨水充足,平原草綠的三月二月天呀。

小夥伴騎着牛前村後村一轉悠,河灘上放牛去吧!就馬上招來三五夥伴,因為自家的牛也愛吃肥美的春草啊,冬天沒有綠草,牛靠貯存的幹草過冬,已經掉膘了呀。

其實三五個人,五頭牛,已經足夠壯觀。都說長安少年踏青騎馬英姿勃發,但是初春看孩子們嬉笑放牛,那才是最天真的蓬勃。

小孩子就是一台戲,一個吹笛子,其他的孩子就演戲跳舞,或者是模仿才過去的年節裡大人們的狂歡,小孩子的模仿加想象,永遠生動而不疲憊。所以不知不覺已經黃昏了,而且牛也吃飽了。這應該肚子也餓了吧,又騎着牛集體回家。估計約定着明天再來。

看起來很美。這是古中國農耕社會的場景,孩子在玩耍中成長工作,也成為很多人童年天真無拘束的回憶。

隻是這樣的孩子們在古中國多半長大變成農民,變成為了生活彎腰的閏土。和他們的父輩一樣,過了童年就下地從事艱苦的種地,為一家的溫飽和生存成為磨子上的驢。

四時田園雜興關于春日的詩(春日田園詩詞四首)3

“春風二月三月時,農夫在田居者稀。

新陽晴暖動膏脈,野水泛灩生光輝。

鳴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飛。

碧山遠映丹杏發,青草暖眠黃犢肥。

田家此樂知者誰,吾獨知之胡不歸。

吾已買田清颍上,更欲臨流作釣矶。”宋朝歐陽修《歸田四時樂春夏二首》

剛才談到的是孩子牧牛,早春二月三月,正是大人們忙春耕最辛苦的季節。

歐陽修此時是買田當了地主,但是他這首詩既寫了田園春光之美,也寫了農民的辛苦。隻是一年之季在于春,為了生活和希望,農夫哪裡閑得住,美麗的春風二月三月天,他們多半在田地裡,而不是悠閑在家裡。

經過了一冬的沉寂,雨水和陽光讓土地肥沃而滋潤,那田野裡的水蕩子也因為漲水在陽光下潋滟生輝。烏鴉在屋頂上呱呱叫着,布谷圍繞着桑林翻飛,遠山的杏花紅成一片,吃足了青草的黃牛,正在太陽下養精力,翻田犁地可要個好體力好精神哦!

歐陽修當然開心,因為他終于做了回地主。這滿山的沃土和農耕有他的收成。他正打算去釣魚。隻希望他是一個好地主,風調雨順,那些收獲是農民創造的,他隻是提供了資本。

四時田園雜興關于春日的詩(春日田園詩詞四首)4

“一年景象在春光,底事今年春反常。

四十日來無點雨,二三月裡卻多霜。

麥苗病燥飯虧料,桑葉死寒蠶絕糧。

天下蒼生不堪命,但看人事即陰陽。”宋朝陳著《戊寅三月十一日為桑麥說苦》

這首詩才是真正田園詩,因為直面了田園農民的辛苦和災難。

一年的收成就看春天,看一年春天的風調雨順。但是今年卻反常。那四十多天沒有雨,二三月還氣溫偏低,多霜降。麥苗沒有水,病黃枯幹,已經預料今年的口糧都已經虧了,而桑樹死于寒冷,蠶根本沒有飼料。天下的老百姓靠什麼活着呀,你看看這情形隻怕人都有性命陰陽的危險。

宋朝之後,氣候偏冷,南宋整體國土偏南,況且還有這樣氣候不調引起的災荒,有資料顯示,正是這樣的時候,導緻北方遊牧民族無法自給自足,才用侵略擴張的方式劫掠中原。

而南宋因為制度和利益關系,對外無法抵抗侵略,對内,無法有效解決天災帶給人們的苦難,最後國家滅亡。

這首詩寫出了古代農民的痛苦,靠天吃飯,當大面積災荒産生時,沒有有效的救援,也勢必産生一系列社會問題,最終會沖擊統治基礎。

四時田園雜興關于春日的詩(春日田園詩詞四首)5

“種桃三百樹,随處有開花。

來年三二月,便是武陵家。”宋朝 姜特立《種桃》

但是中國農民又是最善良和忍耐的人,為了希望活在當下,隻要有土地,就想辦法利用和耕種,四海無閑田,能夠利用的地方也會栽種果樹,哪怕是貧瘠的山地。

隻為來年開花結果,過上陶淵明一樣溫飽而知足的田園生活。

所以最辛苦的是農民,最該歌頌的也是農民。願意年年春風化雨,風調雨順,願意我的國,我的民,年年春風,繁榮昌盛!

四時田園雜興關于春日的詩(春日田園詩詞四首)6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