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3 21:20:15

文|小椰子

01

最近,小某書上有則熱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全網熱議的一塊虎皮蛋糕)1

發帖人說,她最好的朋友,哭着跟她打電話,僅僅因為一塊虎皮蛋糕。

朋友很想吃超市裡賣的虎皮蛋糕,16塊錢一斤,但她媽媽不允許。

她的家境其實也不會很差,買一斤蛋糕綽綽有餘,但她媽媽就是覺得不值當。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全網熱議的一塊虎皮蛋糕)2

她卑微地請求,就買半斤可不可以,但依舊被拒絕,軟磨硬泡了一周,她媽媽都沒同意。

在這種家庭氛圍的影響下,她也是習慣性地苛待自己:

19歲以後她就沒再過過生日,因為覺得特地過生日太浪費了;

就連買蛋糕都是買植物奶油的水果蛋糕,因為覺得動物奶油的太貴了,不值得。

發帖人對此深有感觸,因為她從小受到的也是這種苦難教育,凡事都以省錢為第一要義。

仿佛總有個聲音告訴她:你不值得太好的東西,不可以大手大腳,你隻配選擇最便宜的。

很多家長是在物質匮乏的年代裡長大的,覺得苦難造就了他們勤儉、節約、會吃苦的好品質。

但正如王小波所說:“人是一種會騙自己的動物,我們吃了很多無益的苦,虛擲了不少年華,所以有人就想說,這種經曆是崇高的。”

家長們總是喜歡鼓吹“苦難教育”,但其實很多痛苦根本毫無意義,還會給孩子留下深遠的陰影。

在這種教育觀念洗腦下長大的孩子,總是會對“享樂”抱有一種負罪感,以及深到骨子裡的自卑。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全網熱議的一塊虎皮蛋糕)3

02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提問的家長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他說:“兒子每天坐兩個多小時公交車上下學,我想讓他吃點苦作為寶貴的鍛煉。

怎麼樣才能讓他理解我良苦用心呢?”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全網熱議的一塊虎皮蛋糕)4

他的兒子才剛上初中,學校離家的距離,坐公交車單程需要足足2個小時。

每天要花上4小時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兒子會抱怨簡直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而這在家長的嘴裡則變成了“不算遠”、“想鍛煉他吃苦耐勞精神”。

家長覺得兒子不理解自己的用心良苦,還說:“當年我在農村,每天步行上下學走很久我也沒說過什麼啊。”

我真的不懂,這種根本沒有意義的“苦”,究竟能鍛煉出孩子什麼樣的品質?

每天犧牲了4小時毫無意義的時間,拿這些時間用來補覺、學習、運動不是更好嗎?

評論區裡點贊最高的回答,一針見血地說出了這位家長的問題所在: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全網熱議的一塊虎皮蛋糕)5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問題是,什麼叫苦?

坐2小時公交車,乃至忍饑挨餓、酷暑嚴寒、人後算計、人前白眼,這些其實不叫苦,叫窮。

很多窮人以為自己在受苦,其實隻是在受窮,受苦有用,受窮沒用,受一輩子窮,最後可能還是會窮,一直窮。

就算你讓孩子堅持坐十年公交車,也不過增加了不到一萬小時的乘車經驗。

這玩意兒要是有用,當年那些售票員下崗之後就不會找不到工作了!

那什麼叫苦呢?認準一個目标,不管别人如何懷疑、否定、譏諷,自己從不放棄,從不動搖,咬牙堅持,這種叫苦。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标,放棄娛樂,不刷劇、不玩遊戲、不參加沒有意義的社交活動,不做沒有價值的消費,堅持自律,堅持向前,這種叫苦。

這種苦,會讓人變得越來越強大,吃這種苦,才有意義。

可太多人,甯可受窮,也不願意吃這些苦。”

深以為然。很多家長的問題,就在于錯誤地定義了苦難的價值。

真正有價值的“苦”,是一個人為了達成目标,不惜排除萬難、熬住寂寞,自發地甘願忍受的“苦”。

而毫無意義的苦,根本不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到任何作用,苦難就是苦難,不會變成資本。

03

家長盲目給孩子“制造苦難”的另一個副作用,就是會讓很多孩子在長大後,“報複性補償”自己童年缺失的快樂。

前幾天,就有這樣一個話題上了熱搜:“大家都有過哪些童年報複性補償行為?”

評論區裡,2萬多條評論,看得人唏噓不已: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全網熱議的一塊虎皮蛋糕)6

“小時候把我心愛的小熊,逼我讓我親手從窗戶扔出去,每次想起它都會偷偷掉眼淚。

現在我買了一屋子像它的小熊,個個像它,個個不是它。”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全網熱議的一塊虎皮蛋糕)7

“小學時候,冬天隻有一件秋衣一件毛衣穿,上課坐在窗邊冷得發抖,現在瘋狂愛買厚厚的衣服。”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全網熱議的一塊虎皮蛋糕)8

“小時候爸媽奉行窮養觀念,導緻我開始有自己可支配的錢以後就瘋狂消費,完全存不下來,物欲非常強烈。”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全網熱議的一塊虎皮蛋糕)9

“今天拿到了自己賺錢買的平闆,等快遞的時候真的高興死了。

拿到之後拍了好幾張照片,但開機之後卻不知道該用它幹什麼,貼好膜就靜靜地放在那裡。

大家都說我浪費錢,隻有我自己知道,我在彌補我的遺憾。人終會因為年少不得之物困其一生。

而童年時期沒有接受過“苦難教育”的小孩,長大後很少會出現這樣的“報複性補償行為”: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全網熱議的一塊虎皮蛋糕)10

“小時候不缺物質,外公極其愛護我,我媽也提醒我買東西就挑好的貴的買,不要瞎買。

長大後就越來越樸素,不愛花錢,隻買真正需要的東西。”

強行讓孩子為了吃苦而吃苦,不僅不能鍛煉出孩子美好的品質,反而容易在他們心中種下“匮乏”的種子,長大後瘋狂地給自己補償。

貶低甚至排斥孩子追求快樂的天性,将忍受苦痛本身作為教育的目的,可以說是錯得離譜。

04

希望這個時代仍在盲目追求“苦難教育”的家長,能夠明白統計學和心理學上的2個概念。

①幸存者偏差(Survivor bias)。

二戰期間,英國軍部提出了這樣一個課題:“在轟炸機哪個部位裝上裝甲,能夠提高本方飛機的防禦能力?”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全網熱議的一塊虎皮蛋糕)11

很多研究人員都提議,在彈孔最密集的機翼部分加上裝甲,能夠提高飛機的防禦能力。

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統計學教授沃德,卻在仔細分析之後,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虎皮蛋糕是什麼原理(全網熱議的一塊虎皮蛋糕)12

要在彈痕較少的機尾和座艙加強防護,才是降低飛機被擊落風險的正确選擇!”

為什麼?那些平安返回的轟炸機,機尾和座艙受到攻擊少,并非因為它們不易受到攻擊。

恰恰是因為,凡是在這兩個部位遭受到嚴重攻擊的飛機,都沒能成功返回。

這就是統計學上的“幸存者偏差”:僅僅依靠幸存者做出判斷是不科學的,那些被忽視了的非幸存者才是關鍵。

追求打擊教育、苦難教育的家長,常常會拿出主持人董卿的例子。

但他們隻看到那個功成名就的董卿在台上侃侃而談,卻沒看到千千萬萬個沒能成功的“董卿”,因為家長的殘忍而在童年時期就被毀掉了。

②内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所謂的内在動機,指的就是:你做這件事的驅動力來自你的内心,而不是外部的獎勵或要求。

自我決定論提出,如果人做某件事能同時滿足自主的需要勝任的需要以及歸屬的需要,那麼他就比較容易孕育出做這件事的内在動機。

比起讓孩子體驗苦難,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發掘自己内心真正的興趣所在。

當孩子為了自己的目标,不管多難都咬着牙堅持,主動吃學習的苦、自律的苦、成長的苦,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吃苦”。

很喜歡《活着》中的一段話:“永遠不要相信苦難是值得的。苦難就是苦難,苦難不會帶來成功。

苦難不值得追求,磨煉意志是因為苦難無法躲避開。”

希望被盲目的“苦難教育”所禍害的孩子,少一點,再少一點。

共勉。

作者:小椰子,個人成長領域作家,文章全網閱讀量過億,關注我,用獨特視角解讀社會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認知升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