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甘肅省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

甘肅省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7 22:21:46

甘肅省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青春作伴好還鄉)1

紅網時刻新聞9月19日訊(通訊員 劉傑華 鄧飛旋)“我想畢業後重返家鄉,為家鄉特産代言,把靖州的‘山果果’都變成老百姓緻富的‘金果果’。”9月15日,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的黃詩雨同學在談及畢業理想時,充滿對家鄉的憧憬。

今年暑假,黃詩雨和同學趙乙榮報名參加了靖州縣委組織部、團縣委組織的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嘗試直播間帶貨靖州土月餅,這次實踐活動的大獲成功,堅定了她們畢業後重返家鄉的決心。

為引導青年充分了解家鄉發展,把個人奮鬥目标融入家鄉發展。暑假期間,靖州縣從230名報名者中選出130名返鄉大學生,開展12次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增強了大學生對家鄉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助力青年人才招才、引才工作落實見效。

甘肅省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青春作伴好還鄉)2

“青春作伴”讓返鄉大學生暑假“拒絕躺平”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寨牙鄉岩腳村是個侗族村寨。這裡的山村沒有興趣班、輔導班,大人每天都在地裡幹農活。

“山裡的小朋友同樣渴望學習,但沒有太多的平台,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注。”靖州縣寨牙鄉鄉長舒清說。

暑假期間,通過團縣委的招募,返鄉大學生們來到寨子裡,給孩子們開設繪畫、防疫、安全等知識課堂,還帶領他們清理村内道路的垃圾并進行分類。孩子們熱情高漲,每天都積極參加。

“拒絕躺平”,是靖州衆多返鄉大學生的暑假新态度。

甘肅省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青春作伴好還鄉)3

為豐富少年兒童的暑期生活,靖州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人才發展服務中心、共青團靖州縣委、縣婦聯、縣公安局交通管理中心聯合發起 “七彩假期·情系未來”暑期志願服務活動。

返鄉大學生們為中小學生提供學業輔導、閱讀指導、青春自護、親情陪伴、素質拓展、安全教育、思想引領、心理輔導、科技創新、藝術素養等課程;帶他們到消防隊、村史室、紅色教育基地、博物館等地參觀;在大街小巷、森林公園、景區内、河道旁等地,開展“垃圾清掃”“垃圾分類”等志願服務。

“七彩假期社會實踐是我們運用真知、發現真知,服務基層、奉獻基層的大舞台。”來自懷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返鄉大學生志願者石靜軒說,實踐活動讓她深深體會到了老師的不容易,也為今後的教學積累了經驗,她立志:“畢業之後回到家鄉,為靖州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快樂的日子總是十分短暫,以往漫長的假期今年轉眼即逝。返鄉大學生志願者們用專業的知識和赤忱的熱心,幫助少年兒童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收獲了快樂,度過了一個别樣的暑假。

甘肅省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青春作伴好還鄉)4

多彩實踐活動播下返鄉種子

一筆一畫繪清廉,一牆一隅化美景。在渠陽鎮土橋社區,來自懷化師專的大學生志願者揮舞着靈動的畫筆,一幅幅清廉主題的牆繪呼之欲出,讓原來“光秃秃”的大白牆變成了“廉潔牆”。

“天地蒼蒼,乾坤茫茫,中華少年,頂天立地當自強。”在“田鋪心村屋場會暨戲曲進鄉村”惠民演出活動的現場,返鄉大學生們帶來了精彩的朗誦《少年中國說》,展現了自己作為青年人的朝氣蓬勃,讓現場的觀衆們熱血沸騰,激動不已。

“叔叔,接到莫名其妙讓你投資之類的電話千萬不能相信,一定要謹防電信詐騙和養老詐騙。”在靖州縣太陽坪鄉,來自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的返鄉大學生楊曉倩正在給太陽坪鄉的村民們進行防電信詐騙和養老詐騙的科普。

在渠江河畔和飛山水庫景區,返鄉大學生們穿上志願者馬甲,帶上清潔工具和垃圾袋,對雜草、落葉、生活垃圾以及綠化帶中的塑料雜物等進行地毯式清掃。來自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劉根全撿拾了8袋垃圾,他興奮地說:“家鄉真美,我們要好好報護這青山綠水!”

甘肅省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青春作伴好還鄉)5

“隻有讓青年了解家鄉、熱愛家鄉,才能吸引他們回鄉發展,為家鄉發展做貢獻。”靖州縣委組織部人才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鄧飛旋說。此次“返家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靖州聚力鄉村振興,動員返鄉大學生深入鄉村開展黨史知識宣傳、統計調研、非遺傳承、義務支教等活動,了解靖州特色主導産業;聚力志願服務,圍繞疫情防控、生态保護等中心工作,推動志願者有效融入基層社會治理;聚力群衆需求,更好服務留守兒童,組織義務家教活動,引導返鄉學子面向群衆開展防溺水、禁毒、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知識的宣傳教育。

“家鄉人民對鄉村振興充滿期待和熱情,讓我們更有信心了。”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在甘棠鎮入戶走訪了該鎮建國村、樂群村、塘頭村、甘棠村等村後,結合所學專業為農村道路提供了科學規劃建議,村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讓返鄉大學生們很受鼓舞。

湖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賈翊祯的家鄉在新廠鎮,今年是第三次參加“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并完成了論文《非物質文化遺産視角下靖州雕花蜜餞的傳承研究》。

如今,即将畢業的賈翊祯決定回靖州工作。她說:“是實踐活動在我心中播下了返鄉的種子。”

甘肅省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青春作伴好還鄉)6

“歸屬感”紮緊大學生回報家鄉的情感紐帶

“歸屬感”,是靖州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馮顯衛為返鄉大學生提供實踐服務時最看重的一點。

“原來靖州有這麼多新型産業,我一定要回靖州!”大學生趙乙蓉激動地說。“家鄉的高新産業發展得那麼好,工作環境那麼好,我學的是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後我也想回家鄉發展。”來自長沙航空職業學院的“返家鄉”大學生陳馳恨不得馬上畢業!

為進一步吸引優秀青年學子助力家鄉發展、參與家鄉建設,靖州縣委組織部、共青團靖州縣委組織了46名“返家鄉”大學生,參觀靖州産業開發區。

在馮顯衛看來,要讓“返家鄉”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主動參與、傾情奉獻、俯身基層,了解靖州、熱愛靖州,沉澱對靖州的真摯情感,埋下畢業後“反哺靖州”、助推靖州發展的種子,考驗的是實踐活動的“舞台搭建”。

為此,靖州出台的“智彙潇湘·鴻雁之約”系列活動方案把關鍵詞設成了“青春興靖”,将“新時代文明實踐”“七彩假期”“巡河淨灘”“防詐禁毒”“直播助農”等志願服務項目與“青春興靖”活動融合共通,擴大參與面,關心基層“熱點”,幫助特殊群體,為群衆提供精準化服務。

甘肅省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青春作伴好還鄉)7

“好的活動項目,才能将大學生的智能和潛能發揮出來。”馮顯衛說。

“歸屬感”紮緊了“返家鄉”大學生回報家鄉的情感紐帶。

團縣委在“返家鄉”大學生中成立臨時團組織,開展主題活動,讓大學生有組織依靠,形成有事找團幹的融洽氛圍。

各地黨委政府和實踐單位也給予團組織極大支持:提供實習崗位,購買保險,為部分學生提供餐食、住宿,發放“暖心能量包”等。

盡管目前活動暫告一段落,但單位團幹部仍然與大學生保持着聯系,在微信公衆号上不斷推出“返家鄉”大學生的故事,同時建設“返家鄉”人才庫,及時報送給組織部門。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不管走得多遠,家鄉永遠是最眷戀的歸宿。來年暑假時,又一場莘莘學子與家鄉的雙向奔赴将如期啟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