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提質增效讓學生成長?“我們必須追問:如何以精微的設計,去打開學生深度學習的大門;如何以深度學習的邏輯,去統領學習方式的探索,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更深層次的知識,并轉化為自己的素養和創造力,運用到生活與學習的真實情境中?”這是浙江省甯波市四眼碶小學教研組長們的一份新任務——精讀有關“深度學習”的優秀教研成果,圍繞核心學習内容、學科核心思想方法、有效教與學活動設計、全過程持續性的發展評價四方面梳理各科目本學期聚焦的主題,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課堂提質增效讓學生成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必須追問:如何以精微的設計,去打開學生深度學習的大門;如何以深度學習的邏輯,去統領學習方式的探索,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更深層次的知識,并轉化為自己的素養和創造力,運用到生活與學習的真實情境中?”這是浙江省甯波市四眼碶小學教研組長們的一份新任務——精讀有關“深度學習”的優秀教研成果,圍繞核心學習内容、學科核心思想方法、有效教與學活動設計、全過程持續性的發展評價四方面梳理各科目本學期聚焦的主題。
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不上課外培訓,僅靠課上能學好嗎?”“雙減”後,關切的聲音背後,是家長對學校、對課堂能否守好“主陣地”的期待。在新課标指引下,學生學習生活發生了系統性變化,家長、學生對校内課程及資源要求更高了。課堂該如何提質增效,以确保學生在“吃得飽”的同時“有營養”“更高效”?記者進行了采訪。
1.智育類課程:提質增效更精心
“作者怎樣把對母親的愛與對人民的愛、對革命事業的忠誠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準備“回憶我的母親”這一課的教學時,陝西楊淩第一實驗學校語文教師魏小鳳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引導學生精讀課文。
課堂提問問題設計要精簡、牽一發而動全身,這是魏小鳳新學期“改教案”的一個新原則。“如果還按過去課堂上‘文章寫了母親的哪些事’‘表現了母親怎樣的品質’來分别提問,學生往往會覺得煩瑣無味,學習積極性也降低了。所提問題要少而精,讓學生真正進入到課文中,感受到文章的美,從而獲取新知。”
《景陽岡》裡的開懷暢飲、武藝高強,《草船借箭》裡的胸有成竹、神機妙算……四川鄰水縣鼎屏小學五年級同學們在學習完關于四大名著的幾篇課文後,用表演的方式将課文“演”出來。活動前,學生自由分組,鑽研課本,揣摩人物心理、性格、語言特點,反複讨論所扮演角色的語氣、動作、細節,活動當天,大家神采飛揚,演出了人物的喜、怒、哀、樂。
“語文新課标提出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孩子們在收獲快樂的同時,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物形象,拉近了文本和心靈的距離,培養了學生組織活動、口語表達、舞台展示能力,鍛煉了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精神。”指導教師表示。
“在學習《爬山虎的腳》時,我引導學生觀察校園裡的爬山虎,孩子們經常特别興奮地和我講起‘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課文的語言對他們而言不再生疏,變成了學生自己的語言。學習《狐假虎威》一課時,我給小組布置了課本劇表演的作業。孩子們通過不斷揣測狐狸和老虎的語言、動作、神态很快就體會到了‘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半信半疑’等詞語的含義。有了這樣的經曆,學生不但更關注課本了,而且更加熱愛生活了。”吉林省前郭縣哈薩爾路小學教師劉暢介紹。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雙減”政策,各校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利用課後服務時間,開展勞動教育與實踐、科學探究、藝術類、體育類等種類多樣的社團活動,充實學生們的課餘生活。 光明圖片
在昆明市盤龍區盤龍小學,數學課在“雙減”後也變了樣。二年級同學成為“小小設計師”,通過平移、旋轉、軸對稱等運動,設計出各種漂亮的圖案;三年級同學繞着商場跑步探究“商場是什麼形狀的”,更好地理解了封閉圖形周長的概念,并探索求不規則圖形周長的方法;五年級孩子們通過制作“幸運大轉盤”體會數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的數學知識,并選取超市轉轉盤、抽撲克牌等促銷方式分析,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變化發生在更多學校的更多課堂。在四眼碶小學,數學組立足學生思維起點,整體構建教學環節,設計調整教學策略,引領學生思維向深處發展;科學組教師立足兒童視角,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和學習任務,在探索“有意義”的同時,兼顧課堂“有意思”;道德與法治組教師充分研讀相關教育類書籍,尋找法律教學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雙減’之後,學校是教育主陣地已成共識,而課堂教學如何提質增效,卻并不像回答‘什麼樣的課是一堂好課’那樣簡單,也不能隻用是否增強了師生互動、開展了小組讨論、運用了項目式學習等進行評價。”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郅庭瑾分析,“改變課堂不應隻停留在行為層面,更須指向底層邏輯或深層認知。從這個層面上講,決定‘雙減’成效的重中之重,在于課堂教學改革如何真正以學生素養培育為導向,切實實現育人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如何真正認同零起點教學,切實針對不同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如何真正地基于綜合素質,切實從知識背記、解答偏題怪題走向思維培養和能力提升。”
2.藝術類課程:上法多樣受歡迎
“紅日升在東方,其大道滿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懷,承一脈血流淌;難同當福共享,挺立起了脊梁;吾國萬疆以仁愛,千年不滅的信仰……”在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小學,一曲激昂人心的《萬疆》在教室裡奏響。用來演奏這熟悉旋律的樂器卻不一般,手鼓、沙錘、響闆、排箫等簡易樂器都是學生們平時把不用的瓶蓋、水瓶、吸管收集起來改造成的。
“音樂課堂豐富多彩,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打擊樂活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我們用心發掘,就地取材,和孩子們一起創造性地制作出适合課堂的打擊樂器。這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思維力,在運用練習中還培養了學生的節奏感,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創造力。”學校教師表示。
用更易于被學生接受的形式講樂理,是“雙減”後不少音樂教師的共識。在洪都小學,教師讓音樂與圖畫相結合,引導學生根據音樂的走向畫出旋律線,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感受音樂中的旋律起伏,體驗美、享受美。在鄭州市金水區南陽路第二小學,教師在節奏練習環節将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形象地比作鴨子的叫聲,由“小鴨子”到步履蹒跚的“老鴨子”,加深學生對節奏的理解。
美術課堂同樣更為貼近學生。長沙市實驗小學徐英老師在執教一年級《我跟月亮做朋友》時,結合低年段孩子好奇心強、愛玩、愛動的特點,讓同學們采用組合粘貼的方式來裝扮月亮,愉悅有趣的體驗有效提升了孩子們的創作熱情;三年級《趣味動漫》課中,陳靜頤老師将繪畫、制作和遊戲相結合,以孩子們熟悉的孫悟空形象直觀地演繹故事進行導入,有趣的指偶表演激發了全班同學的興趣。孩子們制作完成後,教師通過單獨或合作的形式進行編故事表演,引導學生分析評價,不僅讓孩子自信地評價自己,還引導他們關注和欣賞别人的作品。
“老師,我能不能給西瓜加上眼睛?”“沒問題!你畫吧!”長沙實小的朱芝軍老師執教二年級美術,他認為,達到教學要求的同時,尊重孩子的個性、維護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十分重要。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蘇丹表示,為進一步讓藝術類課程提質增效,應鼓勵高校開發更多關于藝術史重要人物、作品的精簡本權威讀物、教材配套材料供學生進一步閱讀,“對于藝術技術訓練、技法練習環節,可以更多采用錄像教學、共享課堂的形式;在其他育人環節,美術教師也應該積極‘走上台’,參與到課外興趣小組、社團活動等校園活動之中,同其他學科教師一起指導學生活動,例如設計的機器人在實用的同時是否美觀?美術教師可以把把關,這樣就能将隐性同顯性結合,打造‘大美育’。”
3.體育、勞動課:新課表裡增量多
秋季新學期,課表上變化更為明顯的,要數體育課和勞動課了:體育課節數增加了,學生有了更多時間“擁抱操場”;勞動課也獨立出現在課表,正式成為“課程大家庭”的一分子。
記者了解到,“雙減”後,确保每一位“外小娃”都有一項拿得出手的球類運動,成為浙江東陽外國語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新目标。“我們以三年為一輪,一年級剛入學,學校安排專業的羽毛球老師帶着孩子們學羽毛球,持續三年。二年級孩子以網球為主,而三年級的健兒們則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負責教師說。
為解決體育課程教學中“蜻蜓點水、低級重複、淺嘗辄止、半途而廢”的常見弊端,根據師資情況與體育教師專業特長,内蒙古鄂爾多斯東勝區學苑小學在3-6年級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實行“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形式,開設了男子足球、女子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五個體育課堂選修班。
浙江東陽第二實驗小學體育教師周媛媛表示,過去家長有一種觀念,認為“文化課都忙不過來了,哪有時間搞體育鍛煉”。但現在,家長這種觀念已慢慢轉變過來,“實際上,隻要時間安排合理,學習文化課和學習體育課并不矛盾。體育課上得好,反而有利于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很多學生跟我說,上完體育課出一身汗,一天都感到很精神。”
在浙江杭州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同學們用一場全校勞動技能比賽,拉開了新學期的帷幕。六年級的孩子們比賽的是釘紐扣,他們的任務是将紐扣釘在自己的校服上。“之前釘過紐扣,是我最喜歡的一條裙子上的紐扣掉了,我向奶奶學習了一些方法,沒想到今天用到了!”一位學生講道。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因地制宜,進行了校本化的勞動課程體系設計。“四年級新學期第一堂勞動課學習的内容是大白菜栽培,我們通過諺語讓同學們了解種菜要遵循時令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并帶着同學們用‘三明治堆肥法’将果皮、蛋殼等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做成肥料。在校内的小菜園,同學們則學習松土、澆水和施肥的技巧,進行種菜初體驗。”學校教師表示,這樣的勞動課不但教學生種植技術,更與科學學科進行了跨學科融合,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培養他們環保節約的意識和理念。
“體育課、勞動課在課表中增加權重,體現了‘五育并舉’,豐富了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各地各校對于新增課程、課時如何上有了一些探索,但也應反思,一些做法還比較表面,反映不了它們作為必修課的本質和基本教學結構。”吉林省教育廳科學育兒指導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專家組成員趙士英分析說,“例如,把單純的勞動或幹活誤解為勞動教育,學生僅僅經曆了勞動過程,掌握了某些勞動技能,不能等同于勞動教育。今後,除了明确教育目标,還要有反映勞動教育的特殊過程、方法、策略,課堂全過程應該有專門的、整體性的設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