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社區治理貢獻社工力量?社會工作作為社區治理創新的專業力量,不僅是創新社區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重要舉措,是現代社會為應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問題而形成的職業活動,社會工作與社區治理存在高度的關聯性,其作用日益凸顯目前,全國各地社工站建設正在加快推進,截至2022年6月30日,我國已經建立2.5萬餘個基層社工站,7個省份實現了鄉鎮(街道)社工站全覆蓋,全國約有5.3萬名社會工作者駐站開展服務“十四五”時期,還要進一步推進社工站建設,将社會工作專業力量不斷融入社區治理實踐,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參與社區治理貢獻社工力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社會工作作為社區治理創新的專業力量,不僅是創新社區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重要舉措,是現代社會為應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問題而形成的職業活動,社會工作與社區治理存在高度的關聯性,其作用日益凸顯。目前,全國各地社工站建設正在加快推進,截至2022年6月30日,我國已經建立2.5萬餘個基層社工站,7個省份實現了鄉鎮(街道)社工站全覆蓋,全國約有5.3萬名社會工作者駐站開展服務。“十四五”時期,還要進一步推進社工站建設,将社會工作專業力量不斷融入社區治理實踐。
營造社區生活公共空間。社區公共空間是居民在社區内開展公共生活的空間,它不僅是居民人際交往的場所,也是社區居民開展教育、娛樂、議事等活動的精神家園。社區公共空間與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包括老人棋盤室、書畫展覽廳、社區活動室、居民議事廳等都是社區居民在社會工作者引導下組建和創造的公共空間。在這樣的空間裡,社區居民可以培養發展各種興趣愛好,可以進行協商議事,也可以通過社區長輩講述社區曆史故事,向年輕一代傳遞社區特色曆史文化,有利于傳承和發展社區文化,培育居民的社區歸屬感,提高居民的社會資本,增強社區凝聚力。
一方面,社會工作要以需求為本拓展社區公共空間。社會工作者立足于社區,圍繞社區文化生活、環境保護、垃圾分類、物業維修、社區照護、幼兒托管等服務需求,鍊接社會公益資源,設計和創建以社區文化傳承、自組織培育、居民協商議事等為目的的社區組織,促進社區居民形成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另一方面,社會工作具有促進社區鄰裡互助、提升社區公共空間的功能。社會工作者通過有意識地設計和開展促進居民之間交往互動、互相幫助的項目和活動,推動社區形成人際交往頻度高、深度強、廣度大的社區生活公共空間,倡導社區鄰裡之間增加互動交流,促進社區鄰裡之間相互了解和相互幫助,當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身邊都會有鄰居伸出援手。
激發社區居民志願精神。志願精神是指在不收取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自覺自願地為他人和社會開展服務的精神,其核心是把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視為緊密結合、不可分割的整體,這也是社區公共精神的核心。志願精神是社區治理的寶貴資源和内在動力。一是招募志願者骨幹。社會工作者長期駐紮在社區,對社區居民比較了解,熟悉每一棟樓、每一個單元的樓長和居民骨幹,對于那些有時間有能力有精力參與志願服務的人,可以通過同理、接納、鼓勵、支持等專業技巧進行溝通和交流,鼓勵社區骨幹和關鍵力量組建社區志願者服務隊,引導他們自主開展志願服務。二是擴大志願者隊伍。充分挖掘社區的曆史文化資源,将曆史文化資源轉化為推動居民參與志願服務、奉獻社區的動力,激發社區居民的主體意識和參與主動性,吸引更多社區居民參與志願服務。三是制定志願者激勵制度。通過設計激勵性的制度,如志願服務積分制度,引導和激勵更多居民主動參與志願服務。通過開展各種志願服務,比如社區電器維修、理發等,使社區居民意識到自身不隻是服務對象,還可以成為服務主體,通過服務他人提升自我價值,培育社區公共精神。四是志願者評估。主要是傾聽志願者的訴求,發現志願活動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工作,避免志願者流失。
培育社區公益慈善文化。公益慈善文化是以利他主義為價值觀核心,以平等互助為原則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範,這是社區公共精神高度發展的結果。社區舉辦的義賣、義診、捐贈等公益活動本身就是對公益慈善文化的宣傳。鼓勵社區居民參與這些公益慈善活動,不僅可以發揮閑置物質和資金的利用價值,發掘居民的才藝和潛能,而且可以培育居民樂善好施的慈善觀念,發揚樂于奉獻的慈善精神。社會工作者除了可以發動社區志願者,帶領熱心居民,發揮社區内部的資源優勢,促進社區居民參與慈善,提高社區自助能力,還可以鍊接社區外部資源,牽頭社會公益慈善組織或企業進駐社區,從而培育社區公益慈善文化。
一方面,要鼓勵和培育社區居民的慈善捐贈意識。通過依法設立社區慈善捐贈市場,鼓勵社區居民将家中閑置的物品捐贈給社區慈善捐贈市場,該慈善市場通過依法集中售賣居民的捐贈物品得到資金,将資金用于社區公共事業,包括為社區公共空間的建立和社區志願服務活動的開展提供資金和支持。除此以外,還可以組織有文藝創作特長的社區居民攜自己的才藝作品參加公益慈善市場的售賣,所得資金在尊重居民意願的基礎上捐贈給社區的公益慈善項目,用于社區居民的公共需求和社區慈善事業。社區長期開展慈善捐贈活動或公益市場售賣,社區居民通過耳濡目染,做到身體力行,有利于慈善捐贈意識的形成。
另一方面,要以居民需求為基礎鍊接社會慈善資源。社會工作者在對社區居民進行需求評估的基礎上,從物業服務、環境衛生、協商議事、扶老護幼等類别中選擇社區居民最集中最迫切的需求進行前期調研、項目策劃、項目設計等,然後通過鍊接社會資源,為項目匹配合适的慈善資源,吸引社會慈善資源進駐社區。比如以社區社會組織為平台,通過實施關愛社區獨居老人項目,社區志願者和居民骨幹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工作者鍊接社區外部的公益慈善資源,協同行動,對社區獨居老人開展陪伴服務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