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來斤拂手瓜苗。”老闆很年輕,三十歲這樣,手腳麻利的抓菜,看看稱,多了,抽出一小抓,再看看,還拿出兩根,“5塊1”。我遞過去六元,他把又舊又爛的九毛零錢連菜放攤邊上就去招呼别人了。剛才買了魚,得配些西紅柿和辣椒,本可以就在這個攤買齊的,但是沒了心思。走到經常買的那家挑揀,“7塊3,給我7塊就好了。謝謝!”老闆娘常年笑眯眯的,裝袋的時候還多撿了個辣椒進來,“丫頭放假了嗎?她吃不了辣,這辣椒就是去腥味,不辣的。”見縫插針的不忘和我套近乎。明知道她賣的就是比别家貴,怎麼就心甘情願的跑她家來買?
還有一家賣豆腐的,每次買豆腐絲都是上那。不是她家的豆腐絲比别家的好吃,也不是比别家的便宜,是她注意細節。先拿個小籃子套上塑料袋,然後拿夾子把豆腐絲夾進去,再量稱。顧客遞過來的錢,找補是格外拿個籃子接送,全程沒有拿手接觸錢。我曾問她怎麼不像别人那樣,省得那麼多的繁瑣,她說,豆腐嫩,隻能用手輕輕拿,如果轉而拿手去接錢找補,自己都嫌,别人豈不是更嫌?
雖說是小生意,有的人門庭若市,有的人卻是門可羅雀。為什麼?俗話說的好,人做好了,事自然就水到渠成,無關小生意還是大生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