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呢,桌面級的CPU一般都是沒有後綴的,如I5 7500、Ryzen 5 1400,不過也有一些有後綴的,不過大部分都是帶K,比如I7 8700K,或者帶X的,如I9 7900X、Ryzen 5 1600X,還有帶G的,如Ryzen 5 2400G,還有一款I9 7980XE。
特别是筆記本的CPU後綴字母特别多,而且幾乎每款筆記本的CPU都有後綴,有M、Y、H、M、Q這些,還有些筆記本CPU還會用這幾個字母組合,如I5 7300HQ、I5 8250U、I5 4200H。
這是為什麼呢?廠家總不可能寫着來玩的,那麼這些字母有代表着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讓大家更加了解電腦,對大家購買電腦的時候幫助還是很大的哦。
intel桌面級CPU
K:代表此款CPU是不鎖倍頻的,是可以超頻的,用戶可以通過超頻來提升CPU性能(需要搭配可超頻的主闆)。
X:intel帶X的CPU很少,是extreme,也就是代表着“極限“。隻有當時intel的旗艦級CPU才有可能帶X,代表同一時代性能最強的CPU。
AMD桌面級CPU
K:在AMD CPU中和Intel一樣,是不鎖倍頻的,是可以超頻的,如:AMD 速龍 X4 860K,AMD A10-7870K。
E:是FX系列的CPU的節能版,如FX 8370E CPU是 從FX8370的4.0/4.3GHz頻率降低到3.3/4.3GHz,功耗也從125W降低到95W。
X:AMD帶X的CPU支持完整的XFR超頻(需要搭配高端X370主闆支持),也就是超頻潛力比AMD不帶X的更大。
G:AMD第二代銳龍處理器。Ryzen 5 2400G,帶有G的為有自帶核心顯卡。
B:是AMD的低功耗商務版本,如A10 PRO-7850B,下限能耗少10W,GPU頻率降低。
M:是AMD的移動版,目前筆記本CPU市場基本都是Intel天下,AMD的産品極少,不過随着AMD的銳龍的出現,筆記本配置AMD的CPU應該會越來越多的。
筆記本CPU
U:為低電壓,功耗隻有15W,一般用于超級筆記本和輕薄筆記本中。
Y:為超低電壓,功耗隻有10W,一般用于二合一的産品中。
H:為BGA封裝,就是說CPU是直接焊接到主闆上的,所以CPU是沒法自由更換或者升級CPU。
M:為标準電壓的CPU,一般功耗是在30W以上的,不過每一代的CPU的功耗可能都不一樣,表壓CPU是市面上的主流産品。
Q:一般為四核CPU,不過i7系列的CPU在筆記本上可能就不一定是四核了,有一些屬于低電壓或者超低電壓的CPU是雙核四線程的。
X:為旗艦級CPU,一般都是四核心八線程的CPU。
HQ組合:為四核處理器并且該處理器是直接焊接在主闆上的,無法更換與升級,一般用于一些高端的遊戲本。
MQ組合:為BGABGA封裝的四核處理器,它是像桌面級處理器一樣插在CPU插槽中,所以可以自行拆卸、更換CPU。
XM組合:為旗艦級的四核處理器,一般隻有頂級的遊戲筆記本才會使用,并且該處理器還能更換還可超頻(隻有在供電充足和散熱充足的情況下可以超頻)。
總結
個人觀點:桌面級的cpu購買可以根據使用需求來決定,如:遊戲玩家可以購買帶K或者帶X的高主頻CPU,日常辦公玩家購買正常的CPU就可以了,看日常的軟件多開程度來選擇CPU的核心數量。
筆記本的CPU購買,日常辦公購買标準電壓的CPU就可以,核心數根據需求來決定,想要續航能力的則可以選擇超低電壓的或者低電壓的CPU,想後期方便升級CPU的可以購買CPU可以更換的筆記本,遊戲玩家可以買标準電壓的CPU,有錢可以搞旗艦級的CPU,主頻盡可能的選擇高主頻。
個人建議:買筆記本玩遊戲的朋友最好不要買AMD的CPU(純屬個人建議,不是A黑),買台式機的朋友想要性價比的話可以入手AMD的銳龍CPU,若是想要極緻的玩遊戲最好入手Intel的高主頻CPU。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