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種樹郭橐駝傳文言知識歸納

種樹郭橐駝傳文言知識歸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5-03 13:58:19

種樹郭橐駝傳文言知識歸納(經典文言文賞析)1

原文

陸機少時,頗好遊獵,客獻快犬,名曰黃耳。

機羁旅①京師②,久無家問,因③戲語犬曰:“我家絕④無書信,汝能赍⑤書馳取消息不?”犬喜,搖尾作聲應之。機試為書,盛以竹筒,系之犬頸。犬出驿路⑥,尋⑦路南走⑧,遂⑨至機家。

犬銜筒作聲示之,機家開筒取書,看畢,犬又向人作聲,如有所求。其家作答書,内筒,複系犬頸。犬既得答,仍馳還洛。計人行程五旬⑩,犬往還裁⑪半月。

後犬死,遣送還葬機村,村人呼為黃耳冢。

注釋
  1. 羁(jī)旅:寄居異鄉。羁,停留。
  2. 京師:指西晉的京城洛陽。
  3. :于是。
  4. :絕對,全然。用在否定詞前面。
  5. 赍(jī):攜帶,持。
  6. 驿路:驿道,古代陸地交通主通道。
  7. :沿着,順着。
  8. :跑。
  9. :終于,到底。表示最後的結果。
  10. :十天。
  11. :同“才”。
譯文

陸機年輕的時候,很喜歡出遊打獵,有位門客獻給他一隻跑得很快的狗,名叫“黃耳”。

陸機寄居在京城洛陽,很久沒有收到家中的書信,于是對狗開玩笑地說:“我的家中全然沒有書信,你能帶着我的書信跑回去取消息嗎?”狗高興地搖動尾巴,叫着表示答應。陸機就試着寫了一封信,用竹筒裝着,系在狗的脖子上。狗走出家門來到驿道上,沿着大路向南奔跑,最終到了陸機的家。

狗用嘴叼竹筒并發出聲音,陸機的家人打開竹筒取出書信,看完信後,狗又對着家人叫,好像是在要求家人回信。陸機的家人寫了回信,放在竹筒内,又系在狗的脖子上。狗得到回信之後,于是飛奔着返回洛陽。按照人的行程計算,往返需要五十天時間,但狗往返才用了半個月。

後來狗死了,陸機将它運回村中安葬,村裡的人稱為“黃耳冢”。

種樹郭橐駝傳文言知識歸納(經典文言文賞析)2

文言知識

種樹郭橐駝傳文言知識歸納(經典文言文賞析)3

說“尋”:“尋”的本義是“古代長度單位,一般八尺為尋”。

“尋”在文言文中還有以下常見釋義。

  • 指“沿着,順着”。如上文中的“尋路南走”。又如,《琵琶行》:“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 指“找,尋找”。如《桃花源記》:“尋向所志,遂迷,不複得路”。
  • 指“探究,研究”。如《王維吳道子畫》:“一一皆可尋其源”。又如,“耐人尋味”。
  • 指“不久,随即”。如《桃花源記》:“未果,尋病終”。
文化常識

在我國,養狗的曆史悠久。在浙江河姆渡遺址發掘出狗的化石,表明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開始馴養狗了。

在春秋戰國時期,狗還被列為六畜之一。

種樹郭橐駝傳文言知識歸納(經典文言文賞析)4

黃耳傳書的故事在多種古籍中均有記載,後來人們就用“黃耳傳書”來比喻傳遞家信,也稱為“黃犬書”“黃犬傳書”

陸機的家位于吳郡,就是現在的江蘇省蘇州市,距離洛陽約1000公裡。“黃耳”隻用半個月的時間就跑了個來回,真的是神速,堪稱最早的“快遞員”了。

在古時,除了“黃耳”之外,狗還有其他别稱。如:

  • 尨(máng),指多毛的狗。如《詩·召南·野有死麕》:“無使尨也吠。”
  • 茹黃,指良犬。如《呂氏春秋·直谏》:“荊文王得茹黃之狗,宛路之矰,以畋於雲夢。”
  • 韓盧,指良犬。如辛棄疾的《滿江紅·和範先之雪》:“記少年,駿馬走韓盧,掀東郭。”
  • 豺舅,狗的俗稱。如《爾雅翼·釋獸二》:“世傳狗者豺之舅,豺遇狗,辄跪如拜狀。”
人物故事

陸機,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他父親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名将陸抗,爺爺則是吳國丞相陸遜

種樹郭橐駝傳文言知識歸納(經典文言文賞析)5

陸機是西晉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他的章草作品《平複帖》,距今已有1700餘年,是中國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迹,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種樹郭橐駝傳文言知識歸納(經典文言文賞析)6

下面講述一則與陸機有關的典故。

洛陽紙貴與陸機辍筆

左思是西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出身寒門。左思在長大後,才華漸漸顯現出來,他耗費十年時間寫成了著名的《三都賦》。

文章寫好後,左思将文章送給當時的文學家張華品評。張華越讀越喜歡,并拿去給當時的學者皇甫谧看。皇甫谧讀後大為贊賞,親自為文章寫了序言。

《三都賦》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洛陽,人們争相傳閱抄寫,一時間竟讓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價格大漲。

這時陸機剛到洛陽不久,也正在寫《三都賦》。當他聽到左思已經寫出來時,很不以為然,他還曾嘲笑左思:“真是什麼人都敢寫《三都賦》啊,我倒要看看他能寫成什麼樣,要是寫得不好,我就用它來封酒壇子。”

可是等到陸機親自看了左思的《三都賦》後,卻非常歎服,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寫都不可能超過左思,就将自己的《三都賦》手稿燒掉,以示辍筆。

這就是曆史上的“洛陽紙貴”和“陸機辍筆”。

出處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我愛文言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