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誕禮俗
1、壽誕日的稱謂
一年一度的生日叫“散生”或“小生”,一般不祝壽。一般年齡在五十歲以上者的生日,才可稱之為“壽”。男性稱為“椿壽”,女性稱為“萱壽”。
五十歲稱為“知命之年”,六十歲稱為“耳順之年”或“花甲之年”,七十歲稱為“古稀之年”,對七十、八十、九十歲的老人,古代稱“耄”或“耋”,其中八十歲稱為“米”壽,百歲稱為“期頤”。
此外,七十七歲稱為喜壽,八十八歲稱為米壽,一百零八歲稱為茶壽。
2、壽誕的禮儀
禮儀因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禮儀的中心意義在于祝福、慶賀健康長壽。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過半百也不能做壽,因為中國有“尊親在不敢言老”的習俗。
小孩子過生日舉辦家宴慶賀,要吃面條,稱喝“長命湯”。生日忌喝“米湯”或“黏粥”,不然會“一年糊塗”。孩子過生日這天不受打罵。
壽誕禮儀一般在四十歲以上甚至更晚才開始舉行,各地風俗不同。有的地方則不論年齡,隻要添了孫子,留了胡子就可以慶壽。但相同的規律是,年齡越大越隆重。
傳統壽禮有一套儀規:先要設壽堂,擺壽燭,挂壽幛,鋪排陳設,張燈結彩。壽堂正中坐壽星老人,親友、晚輩都要拜壽。輩分不同,禮數有别。平輩往往隻是一揖,子侄輩則為四拜。
3、祝壽者的禮儀
送祝壽禮物
當代祝壽禮物主要有三種:
一是送紅包;
二是送物品;
三是送喜慶禮品。鮮花是送長壽花或萬年青,花枝數以“九”為宜。傳統祝壽禮品還有壽桃、壽面、壽燭、壽糕等。
語言
語言以祝賀、頌揚為主。容易引起争論的話題不宜在祝壽活動或宴席上讨論。
服飾
宜選用色調明快、含有吉慶之意的紅、黃等色,切忌穿全黑、全白的服裝,也忌穿黑白相配的服裝。
行禮
同輩抱拳打躬,晚輩鞠躬,兒孫輩跪拜禮。
回禮
主人家贈給客人一些回禮,稱為“敬福”。
婚嫁禮俗
一、古代婚禮六禮
1、納采
俗稱“提親”、“說媒”,不是送彩禮。采是采擇、選擇的意思,是女家謙虛的說法。納采是男方請媒人向女家送禮求婚的儀式。
當子女到婚嫁年齡,父母便開始為其提親、議婚。首先是男方家長覺得某家女孩不錯,便直接提出求婚或請媒人從中牽線說和。如果女方的父母覺得某家男孩不錯,不能直接求婚,轉托第三者去提親。或有媒人發現某家男孩和某家女孩非常合适,可往來于雙方,向雙方父母提親。
“昏禮下達,納采用雁。”
昏即婚,大雁是候鳥,适時選擇其所。納采用雁。象征順乎陰陽往來之意。後世納采也有用魚、鹿等。
納采禮物不以财物為重,而是以物寄情。如果女方收下,說明這門親事有了眉目。
2、問名
男方派遣的使者在納采禮之後,請問女子生母之名,以分清女方是嫡出還是庶出,并問明女子本人名字、排行及出生年、月、日、時等情況,用來占蔔婚姻的吉兇。問名也以雁作為禮物。
3、納吉
男方在祖廟占蔔,預測婚姻是否吉順。獲得吉兆後,派使者帶着雁到女家報喜,稱為納吉。行納吉禮後,婚約正式确定。若占蔔得兇兆,則無須再行納吉之禮。
4、納征
又稱為納成,即向女方送聘禮。男方要送給女方家玄續束帛和俪皮等作為聘禮。玄續束帛就是紅黑色與淺紅色的帛五匹,其中玄三匹、續兩匹。俪皮是成對的鹿皮。
5、請期
男方家經過占蔔推算,選擇好吉日,派使者帶着雁作禮物,去征求女方的同意。
6、親迎
到了婚期,新郎乘着黑漆車親往女方家迎娶新娘。前面有人執燭引導,後有兩輛從車及準備給新娘乘坐的車跟随。行禮而出,新娘随行。新郎親自駕車,請新娘上車,再由專門的駕車人代替新郎趕車上路。新郎乘自己的車,快馬加鞭,先到自家門外等候。新娘到達,由新郎接進家門,設宴共食,并進行規定的共牢、合卺禮儀。
共牢禮儀是指舉行婚禮時,新婚夫婦共吃祭祀後的牲畜的肉,象征夫妻從此以後尊卑相同。
卺,就是瓢,把一個瓜剖成兩個瓢,新郎和新娘各拿一個,用來飲酒,共飲漱三次。匏瓜味苦,用其裝酒必是苦酒,所以合卺禮不但象征夫婦合二為一,而且也有讓夫婦同甘共苦的意思。
舉行共牢、合卺禮儀之後,要把剩餘的飲食撤到另外一屋設席,女方的送親人把新郎所剩的食物吃掉,男方的迎親人要把新娘所剩的食物吃光。
宴席撤去後,新郎要親自摘下新娘頭上的纓。纓是一種絲繩,為男女确定關系的信物,女子訂婚後用它束發,到成婚時才由新郎親自解下。
第二天清晨,新娘要拜見公婆,至此,新娘稱為男家正式的一員。
7、回門
回門是婚禮的最後一項禮儀。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女婿感謝嶽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去的時候新郎不能空手,禮品要有四樣。回門當日返回,舊時有新婚一個月内不空婚房的習俗。
二、婚俗禁忌
1、同姓不婚
舊時人們為了防止同血統的人婚配,就以姓氏來區别血統。一是認為對後代的健康不利,二是認為同姓人結婚會帶來災亂。
2、異姓不婚
人們相信,有些姓氏的人是同一個祖宗,如南方認為周蘇連、陳胡姚、徐餘塗等異姓間不能通婚。
3、異輩不婚
4、忌門第懸殊
門當戶對,指男女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背景以及經濟狀況相當。
5、禁忌表親婚
6、婚齡禁忌
忌年齡過大
老不娶少妻
年齡之差的禁忌
忌違反長幼順序
ps:碼字不易,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